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霍华德·舒尔茨

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1952年7月1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曾任星巴克董事长、CEO。2018年6月4日,霍华德·舒尔茨宣布辞职,未来可能涉足政治,或将参选美国总统。

霍华德·舒尔茨
原文名 Howard Schultz
出生 (1952-07-19) 1952年7月19日(71岁)
美国纽约
国籍 美国
职业 星巴克董事长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霍华德·舒尔茨 国籍 美国
外文名 Howard Schultz 出生地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
出生日期 1952年7月19日 毕业院校 北密歇根大学


人物经历

1952年,霍华德·舒尔茨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美国北密歇根大学毕业。

1975年,进入施乐公司工作。

1982年,成为星巴克的市场部和零售部经理。

1986年,离开星巴克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咖啡店。

1987年,舒尔茨召集了一批投资者买下星巴克公司。

1992 年,星巴克在美国上市。

1999年,星巴克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了中国大陆第一家门店。

2006 年,舒尔茨于跻身《福布斯》400富豪榜,身家在10亿美元以上。

2018年6月4日,霍华德·舒尔茨宣布辞职。

个人生活

霍华德·舒尔茨,来自贫民区的犹太人家庭,在纽约布鲁克林区长大。他与家人挤在一个狭窄的小公寓里,与兄弟姐妹分享着一张小床。屋外地面肮脏不堪,飞往肯尼迪机场的飞机在上空无情地吼叫。这里除了犹太人外,还居住着来自意大利爱尔兰非洲的移民。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舒尔茨度过了童年生活,同时也造就自己强悍性格,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人物故事

故事一

舒尔茨经常讲述一件他小时候发生的事。有一天当他一进家门,就发现自己那位靠打杂工维持生计的父亲躺在了床上,原来他的脚踝断了。从此他也失业了,由于没有医疗福利,家里的经济更加拮据。“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幕,我父亲是个快垮掉的蓝领工人,父亲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工伤赔偿,什么都没有。他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没有受到尊重,这使他觉得很辛酸和愤怒。所以我下定决心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雇员身上。”舒尔茨说。这也就是为什么连许多兼职的星巴克员工都享有全部医疗福利的原因。

是美式足球让舒尔茨有机会走出布鲁克林。后来舒尔茨被北密西根大学的野猫球队录用了,并且获得了奖学金,由此也成为家里第一位上大学的人。虽然北密西根大学的冬天异常的寒冷,至少舒尔茨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故事二

听一个人说故事,你可以了解他的心事。在星巴克,霍华德·舒尔茨说的是牛奶的故事。每天,星巴克都要售出数百万杯的拿铁和卡普奇诺,消耗大量的牛奶。为了保证咖啡的品质,舒尔茨禁止门店使用前一天剩下的奶泡。这也意味着,星巴克每天都得把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牛奶倒入下水道。于是,聪明的店长们开动脑筋,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他们在蒸馏机里打上刻度,这样就能掌握奶泡的用量。“我们还能想出多少类似的‘刻度线’?”舒尔茨说:“现在,发明这条线的人已经成了传奇的一部分。”  这一方法本稀松平常,但在舒尔茨眼里却带上了传奇色彩。星巴克数年来迅速扩张,在管理上一直奉行放任自流的政策。舒尔茨靠直觉行事,他的星巴克走的是一条别人很少走的路。

故事三

“你真的去过这么多星巴克吗? 你是星巴克最忠实的顾客!” 霍华德·舒尔茨满脸意外,嘴里啧啧不停。2006年12 月11日下午,近年来频频访华的星巴克全球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 在复旦大学演讲 。数百名学生挤满了光华楼吴文政报告厅。一位学生站起来给这位咖啡帝国的掌门人一个意外。这位男孩子说,他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会光顾当地的星巴克,并盖上该店的印章。舒尔茨似乎并不相信:“是吗?”这个学生立刻拿出一本贴满了星巴克分店印章的册子。舒尔茨听说过有人在星巴克门口跪下感谢这个城市有星巴克,也曾经目睹过日本一家门店前大清早就排长队买咖啡的情形,但并没有听说过收藏星巴克门店印章的人。满脸惊讶的舒尔茨快步从讲台走下去,接过册子,问道:“需要我在上面签名吗?”

1982 年路过星巴克被店里飘出来的香味吸引的舒尔茨,当时肯定想不到,24 年后,会在中国遇到星巴克超级Fans。

事业的开启然而当他知道自己的足球生涯并没有什么奔头后,舒尔茨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学习上。1975年他获得商学学士学位后,便进入施乐的纽约分公司谋得一份销售员的工作,对于当时还要偿还学校债务的学生而言,算是一份美差了。可不久,他又跳槽到一家进口瑞典厨具的公司,成为该公司美国分部的副总裁。在销售产品时,他发现位于西雅图的一家叫“星巴克”的小公司在他那里购买了很多台煮咖啡器。他感到很好奇,便亲自到西雅图看个究竟。在那里他看到了专门销售现煮咖啡、香料及其他咖啡制成的调味品的星巴克。很快,舒尔茨就意识到,自己今后的一生都要和咖啡打交道了。当时的星巴克成立于1971年,一直精心经营咖啡豆、茶叶和香料,其规模不大,只有4家分店。当舒尔茨到来时,星巴克还只是专注于出售高质量的咖啡豆,没有想过提供饮料服务。“我来到这里,首先闻到了咖啡的芬芳,完全是原汁原味的那种。我感觉它就像未成品的钻石,而我则有能力把它切磨成璀璨的珠宝。”

1982年,舒尔茨毅然辞去年薪7.5万美元的职位,加入到星巴克,担任咖啡店的零售业务和营销总监。舒尔茨开始向西雅图的餐馆和咖啡店销售咖啡豆。一年以后,舒尔茨有机会去米兰出差。当他走入当地的一家咖啡吧,喝第一杯意大利香奶咖啡时,就形成了创办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星巴克的设想。“原来放松的气氛、交谊的空间、心情的转换,才是咖啡馆真正吸引顾客一来再来的精髓。大家要的不是喝一杯咖啡,而是渴望享受咖啡的时刻。这才是星巴克要做的。那时我真是心情澎湃,”他后来回忆说,“美国还没有这种东西,我预感到自己将会大有作为。”然而星巴克的创始人对舒尔茨的想法嗤之以鼻。无奈之下,舒尔茨于1985年离开了星巴克,在西雅图和温哥华开设一些小型的咖啡吧连锁店。两年后,他终于募集到了足够的风险资金,买下了星巴克的全部股份。进行这笔交易的律师就是老比尔·盖茨。舒尔茨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星巴克

“在自己的店子里他总会笑得拢不上嘴。”人们常常这样说舒尔茨。为什么不呢?

星巴克确实是个可以为之骄傲的地方。当舒尔茨来到星巴克,总会善意地和雇员、顾客打招呼。“星巴克是我第三个场所,”舒尔茨就座后总要来一杯咖啡,一边品尝,一边和旁人闲聊起来。“第一个是家,第二个是办公室,星巴克则介于两者之间。在这里呆着,让人感到舒适、安全和家的温馨。”舒尔茨说他正在试图在美国推行一种全新的“咖啡生活”。不管你是否认同他的这种经营理念,光是看看每周光临星巴克的人数——2500万人,就足以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2010年,舒尔茨退出CEO的职位,成为星巴克的董事长及首席策略家,这与他的同乡———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做法非常相像。他把CEO的职位给了年长他10岁的奥林·史密斯。为什么舒尔茨会这么做呢?“因为奥林能够胜任这个工作。”舒尔茨的回答十分简短。正是这一变动,舒尔茨才可以从预算会议等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脱离出来。“当初,只有雅皮士才肯光临星巴克,而现在,不需要做特别的市场宣传,客源量远远超出了我们能够估计的范围,包括老年人、年轻人,和各个种族以及各种背景的人,就像是全世界的人都冒了出来。”史密斯说道。

“我们的新式蒸汽加压自动煮浓咖啡装置大大加快了我们的服务速度,而我们的商品从来没有像目前这样具有竞争力。”史密斯自豪地说,“现在,我们有能力去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地方开设分店,而且加盟形式多样,也可以合资公司,可以是许可协议,或者是独资自营。”

财富统计

至2009年,舒尔茨加入星巴克已经有了22个年头,同时也铸造了自己的光辉形象。舒尔茨成为了一位十分富有的人,个人控制着1800万股份,市值达6亿美元。

同时,还是eBay的早期投资商,也拥有该公司价值数千万美元的股票。据估计,舒尔茨的个人净资产超过10亿美元。

社会评价

对于自己的私人生活,舒尔茨选择闭口不谈。他与妻子以及一对未成年儿女住在一个面积近600平方米的公寓里,从房间可以鸟瞰华盛顿湖;晚上,可以听见他儿子在自家后院的篮球架下投篮的声音。

舒尔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星巴克的发展势头。虽然外界对星巴克的预测众说纷纭,但舒尔茨的生意总是与众不同,他也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也许正是这点常常让别人低估了他的能力。从白手起家到风靡全球,星巴克的奇迹究竟可以持续多久?随着舒尔茨“第三个场所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相信人们都已经有了答案。

视频资料

【一语道破】霍华德·舒尔茨: 竞争激发更多回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