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秧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霍州秧歌 |
中文名:霍州秧歌 类型:融说、唱、舞于一体的传统舞蹈 起源于:宋代 俗称:秧歌家伙 流传于:山西省霍州一带 表演形式:清场,走场,混场 |
霍州秧歌俗称秧歌家伙。是一种融说、唱、舞于一体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于山西省霍州一带。相传起源于宋代,是村民娱乐的形式。
霍州秧歌的表演,突出鼓者,伴奏及其它舞者,忽如众心捧月,忽如百花争艳阳天。熔花鼓、舞蹈、歌唱于一炉,尤以鼓者头上之“缠丝子”表演,时而含苞待放,时而金蛇出洞,世称门身歌之一绝。1957年,中央歌舞团曾对霍州秧歌进行过专门采访和整理。库拔村秧歌表演队,也曾赴山西省太原市参加表演。
基本内容
中文名:霍州秧歌
类型:融说、唱、舞于一体的传统舞蹈
起源于:宋代
俗称:秧歌家伙
流传于:山西省霍州一带
表演形式:清场,走场,混场
表演人员
一般秧歌表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舞者,大约10人。有鼓手、老婆、书生、小丑、贷郎和伞舞者,以上6人。花身子,亦称女角4人。古时,此4人常有男扮女装者。手持云锣,且奏且舞,煞是婀娜。二是伴奏者,约4至6人。多用钗钹。尤以敲钗者,其高空至翻花,极受欢迎。鼓手是霍州秧歌的表演中心,故又称鼓老。
表演形式
其表演分“清场”、“走场”和“混场”3个程序。“清场”以个人说唱为主:先由持伞者即兴编说4句顺口押韵的吉祥话,接着演唱几段,然后公子、货郎、老娘和小丑轮流进行说唱表演,然后再由持伞者说白结束。“走场”是主要的舞蹈段落:鼓手擂击花鼓,舞动“缠丝”,[2]一阵“花梆步”冲进场内,做“漫头花”、“黑虎掏心”、“怀中抱月”、“苏秦背剑”、“大海捞针”等技巧动作,然后带领大家跑“蛇摆尾”、“剪子花”、“紫金缠柱”、“回荆州”等队形。“混场”以集体歌唱为主:表演者站成一字形或半圆形演唱,有一唱众和、齐声高唱,也有对唱。唱完一曲,变换一次队形,依次反复。
表演道具
当地群众赞誉它的表演特色是“霍县秧歌三件宝,缠丝、花鼓、小斗锣”。
缠丝、花鼓是鼓手的表演道具。缠丝是将长64厘米的藤条盘在10厘米的木盘内,用带系于舞者前额,其舞法有吐、甩两种。“吐”即舞者头向前平点,缠丝直线向前吐出;“甩”是将头向有猛一甩动,缠丝顺势绕头转圆圈。花鼓长24厘米,鼓面直径13厘米,舞者挎于腰间,既要头舞缠丝,又要快速地边击鼓边绕缠丝,同时击鼓还要变换掏腿打、撩腿打、跪地打等多种姿态,矫健敏捷,欢快风趣,技巧性高。“小斗锣”是“花身子”手持的道具。表演时,舞者左手托锣来回转动手腕,右手持锣板上下擦击锣心,绸带随之上下飞舞,伴以轻快平稳的“圆场步”,形成上俏下稳的特点。[2]
舞蹈伴奏
霍州秧歌,以鼓老为主,以云锣、钗钹伴之协之。打击鼓点牌子有:《流水》、《风搅雪》、《截断桥》、《三翻身》、《三探妻》、《狮子大张口》等。鼓手单独的表演,则技艺更高,难度也很大。有《缠丝单吐》和《缠丝双吐》,有《怀中抱月》、《嫦娥探月》、《苏秦背剑》、《黑虎掏心》、《回马抢》、《雀雀蹦》等。舞蹈表演有《剪子骨》、《龙摆尾》、《回荆州》、《缠穗子》,还有《二龙戏珠》、《双风戏水》、《进金缠桂》等。霍州秧歌的唱腔分硬调和软调两种。硬调高亢而嘹亮,软调则优美缠绵。硬调有《探亲》、《小观灯》等。软调有《萱花》、《破赤牛》等。秧歌歌者还有一特点是,鼓者,亦即领唱者,可见景生情、即编即唱。极易产生观者的共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