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霍彦威(872年-928年),字子重。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人。唐末至五代时期名将,唐末名将霍存养子。

霍彦威少年时遭遇战乱,被霍存收养为子,后随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后梁太祖)征战有功,在后梁初年累官右监门卫上将军。

乾化三年(913年),协助东京留守朱友贞(后梁末帝)杀死篡位者朱友珪,自洺州刺史升至邠州节度使,任内成功抵御岐国进攻。梁晋争霸期间,他以郓州节度使对抗晋国,屡遭失败,被降授陕州留后。

龙德三年(923年),后梁灭亡,霍彦威向后唐庄宗投降,得到宽赦,赐名李绍真。之后跟随大将李嗣源(后唐明宗)平叛潞州、北御契丹,深受其信任。同光四年(926年),邺都兵变发生,霍彦威力劝李嗣源同意乱军请求,回师攻取大梁,随后入主洛阳称帝,史称“旬日之间,内外机事,皆决于彦威”[1] 。旋即出镇平卢军,累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李绍真天成三年(928年),霍彦威去世,年五十七。册赠太师、晋国公,谥号“忠武”。宋太祖时,配飨洛州的后唐明宗庙庭。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霍彦威                 出生时间         872年
                别 称         李绍真、晋忠武公[2] [2]                 去世时间         928年
                字 号         字子重                 官 职         平卢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所处时代         唐末五代                 出生地         洺州曲周县
                  爵   位          晋国公(赠)                  追   赠           太师,谥号:忠武

人物专题

人物生平

霍彦威是洺州曲周县人,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他少年时遭遇唐末兵乱,十四岁时在村落间被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帐下大将霍存掠得,霍存因其为人俊爽,于是养以为子。霍彦威年未弱冠,其声名已为朱全忠闻知,被朱全忠招致左右征战,屡立战功。曾经在交战中被流箭射中,自此瞎了一只眼。[3]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霍彦威自开封府押衙、右亲从指挥使、检校司空被授为右龙骧军使。次年,自右监门卫将军改授左天武军使,再升为右监门卫上将军。  

乾化三年(913年),与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袁象先等协助东京留守朱友贞杀死篡位者朱友珪,随后朱友贞继位,即后梁末帝。霍彦威因功被授为洺州刺史,转任河阳军(治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三十五里)留后。 [4]

乾化五年(915年),邠州留后李保衡背叛岐王李茂贞,举城归降后梁,末帝当即升霍彦威为邠州节度使,前往接收。同年五月,李茂贞派大将刘知俊领重兵来袭,霍彦威据城固守,长达一年多,岐军仍不能攻下邠州。在此期间,霍彦威每次俘获岐国士兵,一定将其放还,“秦人怀其惠”,于是不再侵扰。

后被改授为义成军(治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节度使,又移镇郓州,任天平军节度使兼任北面行营招讨使,统领大军,与晋军相持河上。后因屡次战败,被降授为陕州留后。

龙德三年(923年),晋王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政权,即后唐庄宗。同年底,庄宗奇袭灭梁,进入后梁都城汴州,霍彦威自陕州疾驰至大梁请罪,被庄宗下诏赦免。一天,庄宗在崇元殿宴请诸将,霍彦威与另两位后梁降将段凝、袁象先等参会。酒酣耳热之际,庄宗举酒致意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说:“此席上的宴客,都是我前年的劲敌,能在一天之间同时与我欢宴,是由于你任前锋的功劳。”霍彦威等闻讯惊恐,出席谢罪,庄宗说:“我与总管(指李嗣源)说笑而已,你们不用害怕。”借机赐他们御衣、器币等,君臣尽欢而罢宴,特赐霍彦威改名为李绍真。不久后,霍彦威返回邠州。

同光二年(924年),四月,潞州(今山西长治)小校杨立煽动军士据城哗变,霍彦威随李嗣源平叛,以功改授武宁军节度使。后再随李嗣源讨伐契丹,任北面招讨副使。霍彦威善于言谈,颇通交际,深受李嗣源器重。[5]

赵在礼在魏州作乱,李嗣源奉命讨伐,霍彦威也破其将赵太于邢州,与李嗣源在魏州会师。此时,军队发生哗变,逼迫李嗣源造反,李嗣源初尚不肯,军士一再胁迫,霍彦威、安重诲等人也都劝说,李嗣源只好叛变。将军皇甫晖等忌恨霍彦威,企图将其杀害,霍彦威用计开脱,安全护送李嗣源抵达魏县。

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后,霍彦威随李嗣源进入洛阳,带头率群臣劝进,李嗣源于是继位为后唐明宗,史称“旬日之间,内外机事,皆决于彦威”。大权在握后,霍彦威擅自逮捕将军段凝、温韬下狱,准备按律将其治罪。安重诲劝道:“温、段二人罪大恶极,背叛梁室,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现在主上(指明宗)平定内乱,希望安定天下,难道是您报仇的时机吗?”[6]

不久之后,霍彦威出为平卢节度使。当时掌握青州的指挥使王公俨拒绝调任登州,霍彦威就职后,将其擒获并斩杀。 宣武节度使朱守殷因叛乱被杀后,他派遣使者献两箭为贺,李嗣源也回赐两箭。霍彦威是武夫出身,不通治道,但随他出生入死的智囊淳于晏,颇通理政之道,故而霍彦威对淳于晏言听计从,少有过失。

天成二年(927年)冬,霍彦威入汴州觐见明宗,得到厚待,累加官爵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天成三年(928年)十一月,霍彦威病死于任上,享年五十七岁。讣讯奏至朝中时,明宗正在近郊,听到消息,“掩泣归宫”,为他辍朝三日,直到该月末仍不奏乐,以表示自己的哀悼之意。次年六月,下诏以三公礼仪安葬霍彦威,特赠太师,赐谥号“忠武”。

北宋乾德(963年-968年)年间,宋太祖诏令建后唐明宗庙于洛州,以霍彦威与工部尚书兼平章事任圜配飨明宗庙庭[7]

人物成就

  • 后梁末帝时代,霍彦威镇守邠州,抵抗岐将刘知俊的围攻。
  • 入后唐之后,随李嗣源平定潞州叛乱,在涿州击败契丹,又在赵在礼谋叛时破其将赵太于邢州。
  • 后拥戴李嗣源夺取,史称其“首率群臣劝进”,一时之间,“内外机事,皆决彦威”。随后改授平卢节度使,斩杀不愿移镇的王公俨。[1] 

人物评价

  • 李存勖:朕思在德胜寨时,霍彦威、段凝皆予(郭崇韬)之勍敌。终日格斗,战声相闻,安知二年之间,在吾庑下。 [8]
  • 康延孝:段凝素无武略,一朝便见大用;霍彦威、王彦章皆宿将有名,翻出其下。[9]
  • 李嗣源:故平卢军节度使霍彦威,勋名显著……。[10] (《故平卢军节度使霍彦威以三公礼葬敕》)

史料记载

  • 《旧五代史·卷六十四·唐书列传十六》 [1] 
  • 《新五代史·卷四十六·杂传第三十四》[11]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旧五代史·卷六十四·(唐书)列传十六.国学原典.2016-07-11
  2. [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3. 《旧五代史·霍彦威传》:霍彦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也。梁将霍存得之于村落间,年十四,从征讨。存怜其爽迈,养为己子。存,梁史有传。彦威未弱冠,为梁祖所知,擢在左右,渐升戎秩,亟立战功。尝中流矢,眇其一目。
  4. 《旧五代史·霍彦威传》:乾化三年,与袁象先同诛朱友珪,梁末帝授洺州刺史,转河阳留后。
  5. 《旧五代史·霍彦威传》:明年,从明宗平潞州,授徐州节度使。契丹犯塞,庄宗以明宗为北面招讨使,命彦威为副。彦威善言论,颇能接奉,明宗尤重之。
  6. 《旧五代史·霍彦威传》:从至洛阳,彦威首率卿相劝进于至德宫。旬日之间,内外机事,皆决于彦威。擅收段凝、温韬下狱,将置于法。安重诲曰:“温、段罪恶,负于梁室,众所知矣。今主上克平内艰,冀安万国,岂为公报仇耶!”
  7. 《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宗庙考十三》:明宗皇帝以中书令、赠太师、晋国忠武公霍彦威,工部尚书、平章事、赠太傅任圜配。
  8. 《旧五代史·唐书八·庄宗纪六》.国学大师.2019-12-23
  9. 《旧五代史·卷二十九·(唐书)庄宗纪三》.国学导航.2018-07-05
  10. 《全唐文·卷一百九》.汉典古籍.2019-12-23
  11. 《新五代史·卷四十六·杂传第三十四》.国学导航.201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