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青城文昌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城文昌阁,又称魁星楼,位于中国山东淄博市高青县青城镇,原青城县县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内容

文昌阁属于中国道教建筑。所祀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文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灵,后来为道教所承袭。旧时多为知识分子所崇祀,以为可以保功名。元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将梓橦帝君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以后,两者遂合而为一。由于这些缘故,历代封建文人对其顶礼膜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昌与关帝一道被尊称为“文武二圣”,祭祀文昌帝君的礼仪犹如祭祀关圣帝君,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隆重的祭礼。届时县官们率领僚属、乡宦、生员,穿朝服、设仪仗行九拜之礼,供奉五案祭品,有“帛一、牛一、羊一、猪一、果品五笾、豆各十”[1]


青城镇历史悠久,唐代称青平镇,金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始置青平县,后改青城县。元代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筑圆周形青城城池,周长3华里,高2丈余,护城河深一丈余,城有4门,东为望海门,西为通济门,南为仰岱门,北为拱辰门。后在城墙东北角建小北门,称“迎恩门”,在东南角建小南门,称“诏文门”。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增设瓮城。经过三代多次整修,青城逐步成为一座功能完善、整齐划一的古代城池。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在城外筑起宽5米、周长3411米的防洪大堤,堤上遍植桃树杏树。每到春季,环城数里花香浓郁,美不胜收。后因战乱失修,城垣逐渐残破。1939年3月,日本侵略军占领青城,在城墙上修筑炮楼,拉铁丝网,县城遭受严重破坏。建国后青城曾为高青县委、县政府驻地,后为青城区、公社、镇政府驻地。庆(云)淄(川)路纵贯南北,是广(北农场)青(城)路的终点。

建筑结构

文昌阁为塔式,楼基为砖石结构,楼基以上为三重檐木结构主体。

基座为正方形,高7米,边长10.8米[2],基座下为宽4米,高5.3米的十字形卷拱门洞,东西南北两条大道在楼底垂直交叉通过。

主体第一层以直径30厘米的圆柱支撑飞檐,二层为暗层,中间以砖砌四壁直达三层,绿瓦珠顶,楼通高20米,四个高高翘在空中的檐角,皆系有铜铃,微风吹动,“叮咚”悦耳。造型雄伟,工艺精湛。风清日丽时,在三层上往南可望邹平之黄山、青龙山,北可望黄河之水。

视频

青城文昌阁 相关视频

009期文脉青城之文昌阁

参考文献

  1. 古镇谷亭风雨沧桑文昌阁 ,搜狐, 2018-1-25
  2. 青城文昌阁:一城地标 一方文脉,中国山东网 ,20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