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青海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海湖流域盆地的腹部,三面环山一面河谷地,四周山峦起伏,东与东北部为日月山和团宝山,北连大通山,南傍青海南山,西接布哈河谷地,湖水面海拔3196米。青海湖及流域的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15′~38°20′,东经97°50′~101°20′之间,流域面积2.96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涉及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刚察、海晏2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保护区占整个流域面积的16.69%,以青海湖水体湿地、水禽候鸟及栖息地岛屿和湖岸湿地为主要保护区域,面积49.52万公顷。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4952平方公里,其范围包括青海湖整个水域及鸟类繁殖、栖息的岛屿、 滩涂和湖岸湿地,地跨二州三县,是青海省五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闻名海内处的旅游风景区。保护区始建于1975年,1976年建立管理站,1984年晋升为管理处,1992年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萨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东自环 湖东路、北自 青藏铁路、西自环湖西路、南自 109国道四至以内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管理,重点保护鸟岛、泉湾、沙岛、三块石、海心山和布哈河等各入湖口湿地的鸟类资源。管理局现有干部职工27人,内设办公室、科研保护科、旅游宣传科、森林派出所等机构,另建立鸟岛、泉湾、 黑马河、湖东、甘子河5个保护管理站[1]。
地理区划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4952平方公里,其范围包括青海湖整个水域及鸟类繁殖、栖息的岛屿、滩涂和湖岸湿地,地跨二州三县,是青海省五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闻名海内处的旅游风景区。保护区始建于1975年,1976年建立管理站,1984年晋升为管理处,1992年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萨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东自环湖东路、北自青藏铁路、西自环湖西路、南自109国道四至以内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管理,重点保护鸟岛、泉湾、沙岛、三块石、海心山和布哈河等各入湖口湿地的鸟类资源。
气候特点
保护区地处我国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的交汇地带,并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气候特点是干寒、少雨、多风、 太阳辐射强烈,气温日湿差较大,属于高原半 干旱气候区。湖区气温多年平均值为-0.7℃,最热月平均气温10.4~15.2℃,最冷月,月平均气温-31℃,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19~395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300~2000毫米,其中6~9月的蒸发量占全年总量的60%。每年12月至翌年3月湖面封冻,冰厚可达60~80厘米。
机构设置
管理局现有干部职工27人,内设办公室、科研保护科、旅游宣传科、森林派出所等机构,另建立鸟岛、泉湾、黑马河、湖东、甘子河5个保护管理站[2]。
视频
青海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青海省湿地资源--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湖网,2008-10-17
- ↑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青海湖景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