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青白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白釉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青白釉,瓷器的一种,俗称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的瓷器,是北宋年间由景德镇当地工匠制作的。

元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鸡头壶,明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莲花口灯盏,清代著名的青白釉是乾隆年间的青白釉缠枝莲大罐。成色原理是以含铁量很低的氧化铁为着色元素。

简介

青白釉民窑与官窑瓷器之间,在同一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品种、造型、质量方面,尚有较大的差距。

外涩胎内印花的瓷器,按常理为半成品;外面的涩胎上应施以低温釉或加彩。在窑址遗存中见到方可理解为残次品,予以废弃;但在运河之畔的古城扬州出土,无法解释。

南宋 青白釉葵口瓶

模印这种装饰技法在宋元时期广泛使用,明初当不例外。从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美国、日本、英国等收藏的各种釉色,各种器型的所谓花来看"二色釉"印,纹饰精致清晰,绝大多数为云龙纹,有这种纹饰,众家都一致认同为洪武官窑器,那么是否存在花卉纹饰或其他品种。

从器型的制作上看,像这种精湛的制作技艺,能否认定为洪武官窑器物。

永乐官窑生产青白釉瓷器,在寂园叟的《陶雅》一书有所记载:"永乐影青脱胎碗,最为可贵。……永乐窑有一素碗,俨露瓷骨,以质薄如纸,而内有影青雕花者为上品。"说明永乐仿宋元青花釉较成功。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白釉暗刻花缠枝莲纹碗,胎质细腻,釉面肥润,色呈淡青,暗花纹饰隐约之间,显得幽雅恬静。由于永乐青白釉瓷器制作精美,以至于对明代乃至青代官窑制品,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评价

青白釉以含铁量很低的氧化铁为着色元素,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有白,故名。宋代景德镇窑始烧,胎质洁白细腻,刻、印暗花。安徽、福建、湖北等地瓷窑亦都有烧制,形成南方"青白瓷系"。

青白釉贴塑杂宝大梅瓶

青白釉为南方瓷系烧造的品种,是利用釉内少量铁成分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介于青、白釉之间的瓷器新品种,其典型产品胎薄、釉润,光照见影,俗称"影青",主要产地在江西景德镇、吉安、南丰及福建、云南、广西、广东、安徽、浙江等地,其中尤以景德镇产品为佳。

明代景德镇民窑颜色釉瓷器与官窑颜色釉瓷器一样,是在继承元代颜色釉瓷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比之下,明代瓷器无论从制作工艺,造型的优美程度,以及釉色品种的色彩上,明显比元代要丰富的多。遗憾的是,由于上述原因,民窑瓷器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情况的制约。[1]

参考文献

  1. 青白釉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