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青衣大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衣大桥

图片来自imagejoy

青衣大桥是第一条连接青衣的行车桥,全长为610米,离海面高度26米,供车辆和行人使用。通车初期桥面为双线不分隔道路。

介绍

青衣大桥的落成,是为了配合荃湾新市镇青衣部份的发展。1970年代起,青衣开始发展,而且在该岛设立设施的中华电力香港水泥国际标准货箱美孚石油、高富石油、标准石油等公司推动下,香港政府决定兴建青衣大桥。上述各公司组成的“青衣大桥有限公司”集资1800万港元,政府提供750万港元为建设费用,由金门建筑承建。大桥于1974年2月28日落成启用,耗资1700万港元。当时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主持开幕仪式。

随著青衣发展人口增加,大桥的交通容量逐渐饱和,经常挤塞。有时还会因为邻近葵涌货柜码头的交通意外而令青衣对外交通完全中断。于是居民要求兴建另一座大桥作分流。1987年,青荃桥(青衣北桥)落成,青衣大桥于是称为“南桥”。

另一方面,由于青衣大桥设计负荷未能应付后来大幅增加的交通需求,青衣工业和货柜码头后勤设施的发展亦导致有大量重型货车出入。以致青衣大桥桥面下堕(当时电视新闻有现场拍摄桥面凹凸不平状况),令居民关注安全问题。

1989年2月至1990年4月青衣大桥进行第一次维修,期间须间歇性全线封闭。

1997年,青葵公路通车,部分来往港岛车辆转回青衣大桥前往。

1999年12月至2000年7月路政署曾对青衣大桥进行第二次维修。

2007年6月15日,运输署把青衣大桥的车速限制放宽至每小时70公里[1]

由于邻近货柜码头,青衣大桥曾多次被出入货柜码头的货船碰撞,导致桥边轻微损毁。后来政府禁止高度超过17米的船只穿越蓝巴勒海峡,并禁止船只于大桥附近作业。政府亦于桥座外以乱石堆砌人工岛,以防桥座被船只撞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