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铜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铜矛

战国青铜矛,出自中国战国时期,它是中国战国时期一种常规长兵器,在青铜矛的正反两面,中部和骹部,有多处小片的规则花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战国青铜矛

所属年代; 周

类别; 青铜器

特征; 三角形断面

所属博物馆; 五女山博物馆

所属地区; 辽宁本溪

文物鉴赏

战国青铜矛,是一种长兵器。在矛的正反两面,中部和骹(音:qiáo)部,有多处小片的规则花纹。该件青铜矛,在伴随主人下葬时,是先用丝织品包裹起来,然后与其他随葬品一起埋入地下。历经两千多后,其丝织品炭化无存,但它的印迹却清晰地留在了该件青铜矛上。中国在汉代就有繁荣的通往西域丝绸之路,当时的丝绸产量相当可观。中国养蚕织帛的历史还要久远,不但传说有嫘祖教人养蚕的故事,而且科学考古也发现了很多新石器时期的纺轮,见证了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发明纺织的年代,是基本可信的。在考古出土的商代青铜觚和青铜觯上,也曾发现有平纹结构的丝织品痕迹。

但作为实物出土,在2006年以前,仅仅见于一些汉墓,例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较完整的丝织品和衣裙等。直到2007年下半年,江西靖安东周墓葬出土了丝织品实物以后,作为一项重大发现,才发现了更早的、比一般丝织品"素"和"纱"更高水平的织物--彩锦。而从战国青铜矛上面的痕迹,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的经、纬线密度,而且看得出经线明显粗于纬线的双色锦的特征。

战国青铜箭头,即青铜镞。青铜镞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一直使用到汉代,后被铁镞替代。使用青铜镞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因为它是兵器,所以在战争中是最容易被优选和改进的。春秋之前的青铜镞基本都是双翼扁形镞,春秋中期开始,断面变为三角形三刃镞并且盛行,逐渐淘汰了两翼形的铜镞,因为镞是在飞行中杀伤目标。所以在初期,对于飞行之物,人类很容易联想到翼,双翼像鸟的翅膀,两边有刃,可以杀伤,所以铸出两翼形。但是在漫长的实战中人们发现有宽翼的镞容易受到风的自然影响,而影响准确性,双翼越宽受影响就越大。而将镞的断面改为等三角形,就减少了风的影响,提高了准确性,而且三角翼穿透阻力减小,杀伤深度加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1]

参考文献

  1. 青铜矛, 个人图书馆 , 20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