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出 处 :《后出师表》 体 裁 :成语 属 于 :褒义词 |
鞠躬尽瘁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拼音为 jū gōng jìn cuì,一般与死而后已连用,意思是弯着身子,尽心竭力,到死为止。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出自三国时期蜀汉诸葛亮所写的《后出师表》。
原文
《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
译文
弯着身子,尽心竭力,到死为止。
典故
三国的诸葛亮是有名的谋士,是让刘备势力持续壮大,成为三分鼎立之一方的智慧锦囊。他不仅才能出众,而且一心为国,成语鞠躬尽瘁就是由他而来。
在关羽丢失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刘备征伐东吴失败后,身为蜀国丞相诸葛亮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主张联吴伐魏。他平定南方的孟获以后,一直积蓄力量,准备北伐曹魏,为蜀国的生存争夺空间。
经过很长时间的修养生息,蜀汉已经恢复了国力,兵精粮足。诸葛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统率人马,攻打魏国。出师前,他给皇帝刘禅上了一道奏表,名曰《出师表》,劝刘禅虚心纳谏,重用人才,把心思都用在治理国家方面。
可惜的是,第一次北伐失败了,诸葛亮只得退兵,等待时机。过了几年,诸葛亮又决定北伐中原。当时,很多大臣觉得蜀国力量太小,老是这样动用军队,不是国家之福,因此反对北伐。
诸葛亮针对这种情况,又上表给后主刘禅,对当时的敌我形势进行详细分析,说明蜀汉和曹魏势不两立,你不去伐他,他就会派兵来对付你,倒不如主动攻打他,说不定还会找出一条生存之路。后主刘禅看了,表示全力支持诸葛亮伐魏。
这第二道表,史称《后出师表》。在这道表的最后,诸葛亮表示他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视频
诸葛亮临死前还想要看看自己的军队,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