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韋伯定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韋伯定律是中國科技名詞,屬於科技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韋伯定律(心理學定律)一般指韋伯-費希納定律

韋伯-費希納定律是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間關係的定律。德國生理學家韋伯發現同一刺激差別量必須達到一定比例,才能引起差別感覺。這一比例是個常數,用公式表示:ΔI(差別閾限)/I(標準刺激強度)=k(常數/韋伯分數),這就是韋伯定律。 把最小可覺差(連續的差別閾限)作為感覺量的單位,即每增加一個差別閾限,心理量增加一個單位。感覺量與物理量的對數值成正比,也就是說,感覺量的增加落後於物理量的增加,物理量成幾何級數增長,而心理量成算術級數增長,這個經驗公式被稱為費希納定律或韋伯-費希納定律。適用於中等強度的刺激。

韋伯定律,即感覺的差別閾限隨原來刺激量的變化而變化,而且表現為一定的規律性,用公式來表示,就是△I/I=K(其中,I為原刺激量,△I為此時的差別閾限,K為常數,又稱為韋伯率)。

人物簡介

E.H.韋伯是德國萊比錫大學的解剖學教授,他因兩點閾和最小可覺差研究成為心理物理學的奠基者。

在韋伯以前,法國物理學家P. 布格爾曾做過一個測定眼睛對光線的敏感度的實驗,他不斷改變蠟燭和針孔之間的相對位置,使光線通過針孔投到遠處的屏幕上,發現為了在相鄰的陰暗區造成一個可以分辨的陰影,兩者的亮度至少必須相差64:1。布格爾的研究沒有產主任何有特殊意義的原理,但這中間孕育着「最小可覺差」問題的思想,它在韋伯手中變成了劃時代研究工作的一塊基石。

研究始末

韋伯的研究是從「肌肉感覺」開始的,他想了解肌肉的感覺機能對於輕重不同的重物能分辨到什麼程度。他用三套不同重量的重物對四個被試進行了實驗,發現辨別不是取決於兩個重物重量差異的絕對值,而是取決於這一絕對值與標準重量值的比例。在最優在條件下,重物之間的差異大約為29:30時能被明確覺察到。後來,韋伯又對其他感覺道進行了類似的實驗,得到了相同的結果,即對兩個刺激物的辨別能力不是取決於兩者差異的絕對值,而是取決於差異的相對值。他在實驗中還發現,「最小可覺差」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這個分數雖然隨着被試的感覺道不同而有變化,但對於一定的感覺道來說卻是不變的,因此他認為,我們可以為每一種感官確定其「最小可覺差」的不變分數。

研究意義

韋伯的實驗使當時的生理學家們認識到,在實驗室里探討某些歷來被忽視的純心理學問題是可行的,也是很重要的。韋伯提出的問題吸引了像赫爾姆霍茨、費希納等一批富有才能的人,同時他自己也鑽研了許多這樣的問題,並指出了系統研究這些問題的途徑。

後來,韋伯以前的學生、萊比錫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費希納把韋伯的研究結果轉變成了數學形式:ΔI/I=K,這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韋伯定律。在這個公式中,ΔI代表刺激的最小可覺差(J.N.D.),I代表標準刺激的強度,K是特定感覺道的定值,也叫作韋伯比例或韋伯分數。

韋伯定律的提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比較辨別能力的重要指標。如果要比較不同個體某一感覺道的辨別能力而所用的標準刺激又不相同時,就不能用差別閾限的絕對值進行比較,而要用韋伯比例來比較。另一方面,由於韋伯比例的倒數1/K可以用來作為感受性的指標,所以通過韋伯比例我們還能對不同感覺道的感受性進行比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