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韓信背水一戰的傳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韓信背水一戰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背水一戰

別名: 井陘之戰

名錄類別: 民間文學

背水一戰,又稱井陘之戰,發生於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漢軍和趙軍在井陘交戰,漢軍大將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餘輕敵之心,擺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陣,鼓吹本軍將士奮勇作戰以求死裡逃生,並另調兩千輕騎趁隙奪取趙軍軍營並在軍營內插滿漢旗。趙軍想回營稍作歇息之餘驚見本營插滿漢軍旗幟,以為漢軍已經全部俘獲趙國的國王和將領們,大勢已去,於是軍隊大亂,紛紛落慌潛逃一鬨而散。[1]

基本信息 

韓信背水一戰的傳說講的是發生在井陘一帶的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它所體現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略戰術和軍事思想以及在流傳過程中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成為全人類的重要文化遺產。

韓信,淮陰人,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關中,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着往東攻打趙王歇。韓信的部隊要通過道路狹小的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出了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的計謀,沒有被大將陳余採用,陳余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韓信心頭暗喜,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隨後,派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見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這樣,發生在公元前204年的舉世聞名的戰役,為後世留下了"背水一戰"的成語和典故。韓信背水一戰是劉邦戰勝項羽的關鍵之戰,以謀略制勝,充分利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略思想,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使千年古縣井陘名聲遠揚。背水一戰在研究秦漢歷史、傳承軍事思想、開發古蹟旅遊、發展文化產業、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價值。

為傳承弘揚這一多元文化遺產,井陘縣已經投資1737萬元,做了大量的保護工作,其中包括出版了《井陘歷史文化》叢書,對背水一戰的古戰場遺址進行了描述,對於古遺址有關的碑刻和詩歌進行了引用和輯錄;建立了韓信公園並樹立了韓信和背水之戰雕塑;拍攝了晉劇《井陘口》、《舌辯侯》並在中央電視台播出;舉辦了"背水之戰"研討會;每年舉辦東天門廟會;申報白皮關傳說、韓信鑼架鼓、白王莊武術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等。並且制訂了建立背水之戰檔案館和中國冷兵器博物館,拍攝背水之戰電影、電視劇,撰寫出版學術專著和文學著作,成立井陘口文化公司等五年保護計劃,使韓信背水一戰傳說所蘊含的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進一步傳承發展、發揚廣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