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韩大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韩大匡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2年11月26日
上海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知名作品 《油藏数值模拟基础》、《多层砂岩油藏开发模式》

韩大匡(1932.11.26-) 油田开发工程专家[1]中国工程院院士[2]。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采矿系石油专业。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五十余年来一直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油藏工程的综合性和战略性研究,以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等研究。

获奖记录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其子课题"油藏模拟新技术"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部级)一等奖[4]

"非均质亲油砂岩油层内油水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获石油部一等奖,

"中国注水开发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潜力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一等奖,

"油井防蜡、清蜡新工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能源大奖。

主要作品

已出版《油藏数值模拟基础》、《多层砂岩油藏开发模式》等著作五部,译著一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报告4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博士32名。作品详细情况:

杨承志;韩大匡.化学驱油理论与实践,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韩大匡,万仁溥.多层砂岩油藏开发模式,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韩大匡,陈钦雷.油藏数值模拟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韩大匡,韩大匡院士文集,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个人荣誉

1991年获首批政府特殊津贴,并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呕心沥血,推动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发展

韩大匡到石油学院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为苏联专家当课堂翻译。他经常跟随苏联专家到油田现场,有机会学习生产实践知识和经验,把理论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这为他以后在油藏工程领域做出突出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韩大匡院士十分重视参与油田生产建设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就参与了我国第一个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玉门老君庙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的设计工作,负责其中的渗流计算部分。这个方案是我国油田开发史上第一个用注水方法开发油田的方案。它的实施,扭转了老君庙油田用溶解气驱开采时的压力下降、气油比上升、产油量递减的被动局面,揭开了我国注水开发油田的序幕,为今后的普遍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56年到1961年,是石油工业频频会战的时期。韩大匡先后参加了川中会战、大庆会战,会战使他经受了磨练.增长了才干,积累了经验。

我国陆相油田的原油普遍高含蜡。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油管结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油田的生产。为了改变原始刮蜡方法费时又费力的情况,北京石油学院油田开发研究室主动开展了这项研究工作。韩大匡就是这个研究室的创建人和负责人。

经历了多次试验和失败,韩大匡和他的同事们想到玻璃是一种亲水物质,如果在采油钢管内壁镀上一层玻璃,油管就不结或少结蜡了。他们和一家玻璃厂经过数月的联合攻关,终于制出了我国第一根内镀玻璃的防蜡专用油管,并和大庆油田的同志们一起在现场试验成功。这项油井防蜡工艺不仅在大庆应用,还被推广到其他油田。1978年,“油井防蜡清蜡新工艺”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2年,韩大匡调入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1978年,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分成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和石油规划设计总院,韩大匡任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大匡曾多次负责或参与全国油气田开发规划、年度计划和学科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多年来我国油田开发的战略布局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瞻远瞩,开拓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渗流力学是韩大匡提出的在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应用五大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它的深入发展就是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韩大匡就开始了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作为石油部渗流力学协调组长,他主持了石油领域渗流力学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工作。80年代,韩大匡作为石油工业部渗流力学协调组长,大力倡导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他是这项技术的开拓者。他带领的研究集体取得的科研成果“非均质亲油砂岩油层内油水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原石油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七五”期间他主持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这个项目一共研制了符合我国油藏类型的多功能模型等46个模型和专用模块,形成了适用于砂岩、碳酸盐岩等四种主要油气藏的配套软件系列,总体上达到了国际80年代水平。截止1991年,已在总储量约9亿吨的180个油田、区块上应用这些软件,其中经过财务核算的部分,油田增产原油额已达544万吨,折合人民币约10亿元,为我国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本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子课题“油藏模拟新技术”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视频

11_韩大匡院士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