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韓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韓瓊 (三國群將)

韓瓊,字季子。一作韓榮,一作韓孟(字子光)。是民間三國評話本中的人物,袁紹麾下大將,人稱河北老槍王(一作老刀王,稱金刀王韓一刀),與河北名將顏良文丑高覽張郃,(一作張郃、高覽、韓猛、淳于瓊)並稱為河北四庭柱 一正梁,韓瓊就是那一正梁。

概述

官渡後歸降曹操,後在長坂坡一戰鎮守曹操的第四大營與趙雲在長坂坡大戰數百回合,但因年老而敗於趙雲槍下。其有一侄韓猛,為官渡押糧官,敗於徐晃,史渙。

相關評話內容

張國良版

出自 張國良三國評話

【第四卷·長坂坡·第六回 放暗箭自傷二命 車輪戰奪槊三條】[1]

趙雲已經衝破三營,殺過四營。四營守將韓瓊韓季子,被子龍三個照面擊退,老頭兒圈馬拖槍而逃。

【第四卷·長坂坡·第十四回 趙子龍救主回營 張翼德拒水斷橋】

趙雲雙手抓緊拳頭,在自己大腿上一撐,略微歇息片刻,然後對劉備把手一拱,說道:「主公聽了,末將此去敵營,一槍挑去二高,槍挑晏明鑽打晏騰,遇到冷箭兩條,銀槍擊走韓瓊,奪槊三條,槍挑王雄王飛,鞭打徐晃大罵曹操,遇到文聘指路,進得第三重的山套,遇到二主母糜氏……」

陸耀良版

大致內容說的是老槍王韓榮童淵的師弟,趙雲的師叔,本想看在同門的份上放過趙雲,結果其侄子韓猛年少氣盛,非要和趙雲過過招,結果連帶老槍王命喪當場,記得老槍王出來的時候是放三聲炮,另一個三炮是曹操,比他們放炮多的是外國人賽猿精,普通大將只有一炮的資格而已。但是好像沒說盲夏侯是幾炮。

汪雄飛版

出自 汪雄飛血戰長坂坡[2]

【第五回 回馬槍法】

趙雲在曹營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曹操眼看着不斷地損兵折將,深為憂慮,雖然已從山上派遣淳于三將前去征戰,但又怕遠非趙雲敵手,他考慮再遣猛將下山增援助戰。於是命人遞上花名冊,先查看一下四首守將的武藝和實力。曹操不看則已,一看這花名冊,不禁喜形於色,捋着長須頻頻地點起頭來。原來山下的守將多是些本領平常的無名之輩,唯有四營的守將堪稱武藝超群、出類拔萃的猛將。他原是河北袁紹部下「四柱一粱」中的棟樑,姓韓名孟,字子光。這韓孟人稱金刀王韓一刀,威鎮河北。當年關公顏良、誅文丑時,正值他坐鎮遼東。年輕時,他任袁紹幾十萬大軍的統帥,為袁紹打平河北六十四州,殺出長城,征服遼東,坐鎮天下第一關,立下了汗馬功勞。

官渡大戰,他聽了謀士許攸之計,烏巢焚糧,一舉成功,以少勝眾,擊敗了袁紹,奪取了河北。韓孟一向欽佩曹操,因此投降了曹操。誰料,曹操用人的標準,自有與眾不同之處。他愛忠臣良將,誰愈是不肯歸順他,他就愈想收為心腹要人;哪個朝三暮四,賣主求榮,他便另眼看待。對於韓孟的叛袁歸曹,自然也不例外。他不但不重用韓孟,反面奪了韓孟的兵權,革了韓孟的職務。

韓孟遭此冷遇,自感後悔莫及。他悔恨自己有眼無珠,一世未遇賢明之主。他先投袁紹,不料袁紹是個鳳毛雞膽、色厲內茌、不成大業的無用之輩;以後投降了曹操,沒想到得不到曹操的重用,自己的境遇每況愈下,反不如前。每天只得委曲求全地過着寄人籬下的受氣生涯,用自己的熱面孔去貼主子的冷屁股。眼看自己年過花甲,壯志漸消,力不從心,也就看破紅塵,不願徒為其將。他曾經幾次請求離職,解甲歸田,安享晚年之清福。無奈曹操再三挽留,說他本領高強,聲望又大,只要他坐鎮天下第一關,便可固若金湯,萬無一失。這一次韓孟又請求曹操准他回歸故里,曹操說此番倘能掃平東南,班師回朝,就准許他告老還鄉。

如今,曹操在花名冊上一看到韓孟的名字,不禁滿心歡喜,便自言自語起來:「好一個孤窮小將,有金刀王韓一刀坐鎮四營,你就是長着三頭六臂,恐怕也難逃性命。哈哈,看來你也活不了多久了!」

曹操正在高興,一旁卻有人在擔心。啥人?不問便知,就是徐庶。徐庶人在景山上,心卻拴在趙雲身上。他急趙雲之所急,想趙雲之所想。每當山下傳來曹將陣亡的消息,他便暗暗為趙雲慶幸;一旦趙雲遇上勁敵,便為趙雲的生死存亡而擔憂。他深知趙雲的忠勇剛強,自然也了解韓孟的超群武藝,正在苦思冥想,欲想搭救趙雲,但是想來想去,一時又無計可施。

曹操帶領着文官武將,出了金頂牛皮大帳,站立在景山之巔,遠眺着四營陣地,細細察看戰鬥形勢。面臨即將發生的這場激戰,他也並非樂而忘憂。他對戰情懷有兩種估計:一種可能是韓孟憑着剛勇和本領,一上陣就把趙雲一刀劈死,或者把他生擒括捉,以除眼前的禍患。這種結局自然是曹操求之不得,最合他的心意;另一種可能是韓孟年老力衰,一旦上陣,戰不了幾十回合,就被趙雲一槍挑死,結果了這條老命。這一結局,雖不利於戰情,卻也使他省掉了一點麻煩,免得韓孟一而再、再面三地要求解甲引退,告老還鄉。索性讓他陣亡之後,入土為安吧!

此刻,山下四營的守將韓孟也正坐在大帳里想心事:「我韓孟初在漢獻帝駕前為臣,曾在河北袁紹帳下為將,如今雖在曹丞相麾下官居無下第一關總鎮之取,但一直懷才不遇,不被重用,長期處在英雄無用武之地。唉!千不怪,萬不怪,只怪自己有眼無珠,錯投了曹操,到如今落得個前功盡棄,一事無成的下場。」他前思後想,免不了百感交集,着實傷心。

韓孟早已聞報,知道劉備手下有個孤窮小將殺進了長坂坡,沖營掃陣,本領非凡,武藝超群。不過他並不因此而驚慌,憑着他多年善戰的本領和顯赫的威望,他抱着「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樂觀態度,自信一旦臨陣交戰,滿可以把這個孤窮小將一刀兩折,或者生擒活捉。可是,當他想到自己不受曹操器重,即使功勞再大,也是言微聲輕,低三下四地挨日子,心裡又不免慘澹淒涼起來,那種看破紅塵,「封刀三年,不殺一人」的黃昏觀念又占了上風。更何況他這次隨軍來到東南一壁,本來就不是為了建功立業,而是出於君命難違,將令難抗,不得不來。這麼一來,他打消了殺害趙雲的念頭,決定一旦趙雲來沖四營,他便親自披掛出陣,把長坂坡陳兵百萬、戒備森嚴的情勢告訴趙雲,從而勸他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免遭殺身之禍。

如此看來,韓孟不就成了個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活觀音了嗎?不!此人過去在袁紹手下是個殺人如麻的凶神惡煞。公孫瓚就是被他活活逼死在盤河邊上的。因為他殺人有功,袁紹便倍加器重他,封他為河北大都督。但他野心勃勃,趴在碗裡兩眼緊緊盯在鍋里,妄想爬上更高的爵位。偏偏「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眼看在官渡大戰中,袁紹一敗塗地,一蹶不振,永世不會翻身,他就棄舊圖新,一腳踢開袁紹,舉兵反叛,投降了曹操。

誰知事情的結果恰恰同他的願望相背,曹操並不信任、重用他。他的野心不能實現,真所謂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於是,他的滿腔熱情驟然從一百度沸點降到零下冰點,隨之產生了不滿現實、消極厭世的處世態度。足見他「封刀三年,不殺一人」的念頭,與其說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懺悔,不如說是玩世不恭,對曹操統治不滿的一種消極對抗。倘若他能受曹操青睞,在曹營青雲直上,飛黃騰達,他殺人不眨眼的獸性,只會有加無已。「善要人知,便為不善;惡恐人曉,便為大惡。」韓孟扮演的不正是這類角色嗎?!韓孟正在尋思,果然探子奔進牛皮帳來稟報:「韓老將軍,那孤窮小將已近四營,請速定奪!」

韓孟聞報,立即準備出陣會戰。只見他一手撩須,一手提甲攬裙,大步流星地邁出大帳,響亮地吩咐部下道:「來人,快快備馬扛刀!」馬夫一聽吩咐,趕忙牽出韓孟的坐騎。但見此馬長得:

頭至尾丈二有餘,蹄至背八尺出頭。兩耳似削竹,雙眼如明珠;四蹄烏亮似鐵炮,全身無半根雜毛。一日行千里,通宵走八百,人稱白點黃驃千里追風駒。

這匹千里追風駒原來生長在混同江、長白山一帶山野間,是匹烈性野馬。當地百姓用九牛二虎之力,設陷馬坑把它逮住,獻給遼東狼主公孫康。公孫康轉贈給了河北袁紹,再由袁紹轉賜給了韓孟。多少個春秋,它一直伴着韓孟南征北戰,出死入生,度過了漫長的戎馬生涯,練就了一付勇猛無比、機警靈敏的本領。

韓孟提刀上馬,剎時間炮聲震天,營門洞開,檔板平鋪。韓孟率領人馬,列隊布陣,氣勢昂揚。一杆大旗,迎風飄揚,上書「天下第一關總鎮——韓」。旗上二龍對寶,旗下飛馬閃出一員老將。只見他:

身材高大魁梧,約有八尺五、六。生就一張同字臉,臉上色澤如糙米。兩條豁梢濃眉,下懸一雙朗目。大鼻闊口,旁垂大耳。兩鬢斑發蒼蒼,頷下銀須長長。頭戴黃金盔,盛上紅纓蓋頂,留海帶緊扣耳門。身披黃金鎖子連環鎧,九吞頭,一十八紮,內襯戰袍;佩帶寶雕弓、鵰翎箭、打將鞭、坤吾劍。腳蹬虎頭戰靴,胯下龍駒寶馬,手執斬將金刀。威風凜凜,氣宇軒昂。真是:虎老雄心在,年邁力不衰。 趙雲馳馬臨陣,抬頭一看,不覺暗暗一驚。原來趙雲認識韓孟,而韓孟卻不認識趙雲。為何?想當年趙雲本是公孫瓚部下的一個無名小將。在盤河大戰中,趙雲親眼見到故主公孫瓚被韓孟逼死在盤河邊上的悽慘情景。當時他目不忍睹,義憤難抑,迫切想替公孫瓚報仇雪恨,無奈隔何相望,無能為力。後來,趙雲被亂軍衝散,只得回歸老家——河北常山。

趙雲回到故鄉後,立志練武習藝,投拜山西定峰山鎮陽寺洪慈長老為師。在洪慈長老悉心教誨下,他含辛茹苦,勤學苦練,武藝突飛猛進。公孫瓚本是劉備的知交,彼此間結下了深情厚誼。劉備北海救孔融,曾向公孫瓚借過兵將,公孫瓚即把趕雲借給劉備。趙雲見劉備仁義待人,愛才若命,又胸懷大志,膽識過人,諒他日後必成大事,便有仰慕之心。後來,趙雲學成了武藝,正值劉備處於患難之際,趙雲便毅然投奔了劉備。

如今,在長坂坡曹營陣地上,趙雲竟然出乎意外地撞上了舊日的仇敵。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趙雲不免觸景生情,憶起故主公孫瓚被活活逼死的一系列悽慘情景,不免怒火中燒,新仇舊恨交融。為了給公孫瓚報仇雪恨,搬掉征戰途中的攔路虎,趙雲揚眉吐氣,鬥志昂揚,誓欲置韓孟於死地而後快。

不料韓孟一見趙雲英姿,竟然「唉」地發出了一聲深情的長嘆。你道韓孟為何長嘆?原來他也從眼前那個陌生的小將身上觸景生情了。他見趙雲生得年輕有為,英俊瀟灑,竟敢單騎衝進戒備森嚴的長坂坡來擒龍捕虎,攻營斬將,充分說明趙雲頗有眼力,找上了一位賢主。俗話說,「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只有君主愛護、重用、信賴將士,將士才肯盡忠於君主,為君主赴湯蹈火,萬死不辭!事實上,趙雲成了他的一面鏡子。在鮮明的對比中,他自然聯想到了自己的際遇困厄,悔恨一世投主不明,難震生平的宏圖奇擊。

想着,想着,韓孟驟然發出一陣大笑。這陣笑聲在趙雲聽來竟是如此的不自然,簡直令人噁心。這陣笑聲過後,韓孟便不動聲色地向趙雲招呼道:「啊,來者小將,請住馬留名!」

其實,趙雲早已察覺到韓孟那種「未說先笑,不是好兆」的偽善用心,便直截了當,深有反感地呵斥道:「老匹夫,你要問俺姓名,就到閻羅殿上去同閻羅天子吧!」

韓孟剛開始通話,就碰了一鼻子的灰,討了個沒趣,不覺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但轉機一想,自己是個年過花甲、身經百戰的宿將,對方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將,對他出言不遜,大可不必斤斤計較。為了顯示自己的寬宏大度和高尚修養,韓孟決定先把自己的姓名報出來,想以此來懾服對方,便強壓惱怒道:「小將軍,請穩坐馬背,老朽乃是天下第一關總鎮,人稱金刀王的韓孟!」說罷,不住打量着趙雲的面容。可是趙雲聽了卻一點不露聲色,心想你要倚老賣老,我偏不買你的賬,只冷冷地應道:「呸!原來是個無名老兒!」

一聽此譏嘲,韓孟被激怒得忍無可忍,但仍舊強壓怒火道:「小將軍,說話須得講究輕重。如今你憑一時之勇,單騎沖營,豈不如同飛蛾撲火,自取滅亡!依老朽之見,你與我不如敷衍一戰。老朽素尚好生之德,刀下留情,放你一條生路,你就趁機退出大營,也算是你的造化。不然,年紀輕輕,硬要葬身在這龍潭虎穴,枉送寶貴生命,豈不可惜?」

乍一聽,韓孟這番話已經說到仁至義盡的地步了,其實,話中提出的條件卻是相當苛刻的,使趙雲無法允諾:其一,他同趙雲交鋒,要趙雲退敗在他面前,好讓他「推牢扳牢,面子扎牢」。其二,他標榜自己「素尚好生之德」,出於一片「善意」,既要趙雲退敗在前,又感謝他的大發慈悲,放趙雲一條生路,這真是既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聽聽蠻好聽,棺材毛竹釘。其三,趙雲且能退出大營,不准深入龍潭虎穴,這又怎能完成搭救主母和幼主的使命?

趙雲聽了這番話,暗暗覺得好笑。想自己並非貪生怕死之輩,倘若半途退出曹營,又何必冒着生命的危險來闖蕩呢?何況當初自己早立誓言:「救不出主母和幼主,情願戰死長坂坡,葬身當陽道。」接着他便向韓孟挑戰道:「老匹夫,休得多言,快快放馬過來送死!」

韓孟至此已知靠勸說無濟於事了,乾脆還是用刀把他逼回去。這樣,既不失當年的威風,在曹操那裡也好交賬,又能實現「封刀三年,不開殺戒」的願望。說道:「小將軍既不識好歹,不知老朽的厲害,就請放馬試戰!」話音剛落,韓孟上前劈下第一刀,這一刀叫做「泰山壓頂」,趙雲用「偷梁換柱」之勢把刀架開;接着劈來的第二刀叫「玉帶圍腰」,趙雲就用「白馬回頭」的槍法架開;韓孟的第三刀叫「疾風掃地」,這一刀是專斬馬腳的。趙雲火速帶開戰馬,並以「海底撈月」的槍法,撥開了韓孟的刀刃。

韓孟這三刀貨真價實,來勢的確迅猛異常。所謂「馬前無三合之將」,從來的敵將都是被韓孟一刀就劈死的,因此人稱他為「韓一刀」。真是「不打不相識」,趙雲用槍架開了這三刀,使韓孟已掂到了趙雲的本領非同尋常,難怪他有膽有勇,順利地刺殺了五將,沖開了三營,此人不可等閒視之。

趙雲在這次交鋒中,也摸到了這三刀的分量,深感自己的確遇上了強敵。強敵當前,不可遺患。而要除強敵,不能硬打,唯宜智殺。他想先揭揭韓孟的老底,挖挖韓孟的爛瘡疤,讓老匹夫受點氣,然後再打。這是先罵後打,雙管齊下的戰術。那韓孟猛劈了這三刀,自以為大顯神威,不可一世,自鳴得意地說道:「小將軍,你該知道老朽的厲害了。常言說,識時務者為俊傑,知進退者為高人。你就快快退出這大營吧!」

趙雲把槍一橫,答非所問地說道:「老兒韓孟,俺來問你:你的故主是誰?」

這一問,就象觸動了韓孟的中樞神經似的,使他接連倒吸了幾口冷氣。原來他最忌恨別人挖他的爛瘡疤,如今趙雲冷不防地要他作出回答,不免使他置於支支吾吾、不知所措的尷尬境地:「這……」

趙雲又問:「老兒韓孟,你昧着良心,背叛故主,賣身求榮,這是什麼用心?」

「這……」

「老兒韓孟,我再問你:如今你已死到臨頭,你在黃泉路上還有何面目去見你的故主?」

「這……」

趙雲這一連三問,遠比他三槍厲害得多,早把韓孟偽善、險惡的面目挑得支離破殘、體無完膚了。一時間,韓孟被羞得無地自容,氣得血壓升高,手腳冰冷。

當初,趙雲罵他「老匹夫」、「老兒」,他並不十分生氣,終於壓住了心頭的怒氣。可是「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如今趙雲揭了他的丑老底,挖了他心靈的爛瘡疤,他便痛心疾首、忍無可忍了,似乎不殺趙雲便不足以消他的心頭之恨,洗他的臉上之羞。

韓孟頓足捶胸,怒火中燒,恨不得使出十二成力氣,把趙雲劈倒在地,剁成肉漿。無奈他年老力衰,加上怒氣填膺,未免感到事與願違,力不從心。儘管如此,他還是勉力使出一路刀法一向趙雲劈來。只見:

刀刀好似鳳點頭,陣陣寒光遍地游。上劈烏雲壓頭頂,下斫老樹盤金樁;左砍如大鵬展翅,右殺似猛虎下山崗。直殺得塵土漫天揚。

雖說韓孟年老力衰,力不從心,但使出這路拿手刀法來,也還是英雄氣概不減當年。趙雲則是上顧其頂,中顧其身,下顧其馬。眼快手疾,時而招,時而攔,時而架,時而擋,各種槍法,駕輕就熟,應付自如。雙方刀來槍去,勢均力敵,一時難分勝負。

此刻趙雲衝殺在敵營的心臟,必須速戰速勝,不能拖泥帶水。否則,孤軍深入,易受包圍,後果不堪設想。在這危急之中,趙雲突然想起練武習藝時師父教授他的一路槍法:「落馬金錢槍」。這路槍法是專門用於自身處在危急之中而又要反敗為勝、轉危為安的時刻。如今,趙雲面臨強敵,身處危急之中。不正是初試「落馬金錢槍」的最好時機嗎?於是,他使勁架開金刀,只向韓孟虛晃一槍,便回馬拖槍,佯作退敗,並回首辭別道:「老兒韓孟,俺非你對手,就此告辭了,後會有期!」

韓孟原先勸過趙雲,要他自動退走,讓他刀下逃生,如今被他一揭老底,醜態百出,怒氣未消,為了報仇消恨,自然是非追殺趙雲不可。這真是「此一時不同於彼一時」。

韓孟舉刀作「朝天一炷香」之勢,怒喝道:「好大膽的孤窮小將,你敬酒不吃吃罰酒,聽不進老夫的良言忠告,反而一派胡言亂語,含血噴人!今天,你就是飛上天,俺便追到凌霄殿;潛入海,俺也要趕到水晶宮。看你還往哪裡逃!」說罷便縱馬追上。

趙雲回頭一看,見韓孟果然中計,心裡暗暗高興。他是詐敗佯逃,為了誘敵上圈套,只怕韓孟不追,何愁敵將不死。用這「落馬金錢槍」的最佳距離是前後相差一百步。太近了,被敵方看出破綻,他就臨危勒馬,不來上鈎!太近了,一馬衝過,便魚兒脫鈎。

眼看韓孟的馬已追到百步距離,趙雲左腳脫出踏鐙,左手緊抓馬項上的鬃毛,只向下用力一按;右手執槍,在馬屁股上輕輕一拍。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匹鶴頂龍駒馬平常訓練有素,深懂主人的用意,配合默契,隨即發出一聲震天長鳴,前腳朝地一跪,馬尾平舉,趙雲的身體略略向前俯衝。韓孟看得明白,洋洋得意,滿以為趙雲的戰馬摔了跤,便發出一陣奸笑,幸災樂禍地說道:「孤窮小將,閻羅大王正等着你哩!你記着,明年的今天,便叫人給你辦周年齋飯了!」話音剛落,便狠狠一刀砍下,恨不得把趙雲和馬劈成兩半。

趙雲側目相視,見韓孟奮刀劈來,緊抓馬鬃的左手便用力將馬向上拎起,讓鶴頂龍駒馬躍居一旁,使韓孟這一刀也就劈了個空。由於用力過猛,韓孟的身軀失掉了平衡,頓時往前一晃。說時遲,那時快,趙雲眼疾手快,趁韓孟不備,就朝馬後發出「落馬金錢槍」。這一槍,不偏不倚,只聽「嚓」的一聲,那五指開闊的槍尖,便深深地插進了韓孟的腹部。趙雲見槍中腹,又旋即把槍尖使勁一轉,隨着賊將「哇」地一陣慘叫,那五顏六色的胃、腸、肝、膽,都一塌刮子爆了出來,韓孟高大的身軀便從馬背上沉重地滾落在地,在那裡開設了一個專賣內臟的臨時肉鋪。

曹軍見四營主將一命嗚呼,頓時亂作一目,狂叫道:「大事不好啦!金刀王碰上神槍祖宗了!」便一個個抱頭鼠竄,各自逃命去了。 韓孟倒地斃命後,那匹黃驃千里駒並不溜韁而去,卻圍繞着韓孟的屍體往復迴環地奔跑。正待趙雲看得出神之際,它突然翹首長嘶一聲,向趙雲迎面猛撲過來。幸虧趙雲急中生智,見機而行,挺起銀槍,對準馬臉,猛刺一槍。黃驃駒立即鮮血淋漓,應槍倒地。趙雲經過一場激戰,正在不住喘息時,不料黃驃駒驀地騰空躍起,氣勢洶洶地又朝趙雲撲來。趙雲不顧疲憊,再次舉起銀槍把它刺倒在地。只見黃驃駒不住地在地上翻滾、掙扎,再也無力騰跳反撲了。

面對這怒馬騰撲,為主報仇的情景,趙雲深有感觸:馬尚且知道為主盡忠,替主人報仇,甚至不惜喪生捨命;

而它的主人卻不能盡忠於主,真是人不如畜啊!

欲知趙云何去何從,怎樣去尋見主母,搭救幼主阿斗,請看下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