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顧璘

增加 5,322 位元組, 3 年前
[[File:顧璘.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zwbk.org/baike/spic/2015/01/05/20150105113400188_8497.jpg 原圖鏈接]]]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顧璘
| 原名 =
| 圖片名稱 = 顧璘.jpg
| 圖片大小 = 210px
| 圖片說明 = 顧璘畫像
| 最高職務 = 資善大夫南京刑部尚書
| 國家 = 大明
==生平==
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祖籍[[蘇州]][[吳縣]],高祖[[顧通]]在[[洪武]]年間由[[蘇州]]遷上元。少有才名,與同-{里}-[[陳沂]]、[[王韋]]並稱“金陵三俊”,又與寶應的[[朱應登]]稱為四大家<ref>《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初,(顧)璘與同里陳沂、王韋,號「金陵三俊」。其後寶應朱應登繼起,稱四大家。璘詩,矩矱唐人,以風調勝。韋婉麗多致,頗失纖弱。沂與韋同調。應登才思泉涌,落筆千言。然璘、應登羽翼李夢陽,而韋、沂則頗持異論。三人者,仕宦皆不及璘。</ref>,亦是[[十才子]]之一。弘治九年(1496年)進士,授[[廣平縣]]知縣,正德四年(1509年)知[[開封府]],與鎮守太監廖堂、王宏忤不和,被逮下[[錦衣獄]],謫[[全州]]知州。秩滿,遷[[台州府]]知府。遷吏部右侍郎,改工部,[[顯陵]]竣工,進[[工部尚書]],改南京[[刑部尚書]]。晚年致仕歸-{里}-,築息园,大治亭舍,好賓客,座無虛席。世稱東橋先生。[[钱谦益]]称之:“处承平全盛之世,享园林钟鼓之乐,江左风流,迄今犹称为领袖也。”卒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ref>《明史·[[s:明史/卷286|卷二百八十六]]》:顧璘,字華玉,上元人。弘治九年進士。授廣平知縣,擢南京吏部主事,晉郎中。正德四年出為開封知府,數與鎮守太監廖堂、王宏忤,逮下錦衣獄,謫全州知州。秩滿,遷台州知府。歷浙江左布政使,山西、湖廣巡撫,右副都御史,所至有聲。遷吏部右侍郎,改工部。董顯陵工畢,遷南京刑部尚書。罷歸,年七十余卒。</ref>
 
==人物轶事==
 
明代政治家[[张居正]]5岁入学读书,10岁通六艺大经,在荆州府颇有些名气,幼年应童子试被人称为“江陵神童”。嘉靖十六年(1537)乡试才13岁。13岁的人从荆州到武昌乡试,如果中了就是举人了。在当时,单凭他的年龄和声威,原有中举的希望,可是他落榜了。他的落榜完全是人为的,使他落榜的人叫顾璘。顾璘是应天府的才子,为当时湖广巡抚。正是这个顾璘,认为一个人13岁就中举,以后便会自满,反而把上进的志气打消了,这不利于张居正的发展。因此,他主张给张居正一些挫折,让他记住,让他发奋。显然,顾璘不是嫉妒张居正的才华。他跟监试的冯御使说:“张居正是个大才,早些发达,原也没什么不可,不过,最好是让他迟几年,等到才具老练了,将来的发展更是没有限量。这是御使的事情,一切请斟酌吧。”而张居正的考卷很受湖广按佥事陈束的欣赏。他极力主张录取张居正。御使因为顾璘的吩咐,竭力拒绝,张居正终于落榜。张居正知道这件事情,给他一个很深的印象。他对顾璘始终感激,可见张居正的胸次了。要是他在这年中举,也不过早3年。以后也许多了一个唐寅那样的人物,而一生的事业,便会在诗酒风流中消沉。张居正的话也证实了他对顾璘的感激:“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让心感公之知,恩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
 
嘉靖十九年(1540),张居正16岁中举。恰巧这年顾璘在安陆督工,张居正到安陆进见。顾璘很高兴,还把自己的犀带赠给他说:“古人都说大器晚成,这是为中材说法罢了。当然你不是一个中材。上次我对冯御使的嘱咐,耽误了你3年的时间,这是我的错误。但是,我希望你要有大的抱负,要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做少年成名的秀才。”其实,顾璘对于居正16岁中举的事情,竟还以为太早。顾璘的见解就是孟子那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观点。3年,对于张居正未必“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苦,但是有苦其心志的挫折。这是顾璘的一片苦心。张居正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入京会试后再殿试中了二甲进士,选庶吉士,从此有机会够条件在后来当朝廷的辅臣。明代胡惟庸的事件,使朱元璋废置了宰相一职。张居正在朝16年,辅国10年都在神宗一朝。张居正成了一代名相。做了一番事业,如对靼鞑的遏止,税收重大改革的“一条鞭法”的实施。
 
==相关文献==
 
===明史===
 
顾璘,字华玉,上元人。弘治九年进士。授广平知县,擢南京吏部主事,晋郎中。正德四年出为[[开封]]知府,数与镇守太监[[廖堂]]、[[王宏忤]],逮下锦衣狱,谪全州知州。秩满,迁台州知府。历浙江左布政使,山西、湖广巡抚,右副都御史,所至有声。迁吏部右侍郎,改工部。董显陵工毕,迁南京刑部尚书。罢归,年七十余卒。
 
璘少负才名,与何、李相上下。虚己好士,如恐不及。在浙,慕孙太初一元不可得见。道衣幅巾,放舟湖上,月下见小舟泊断桥,一僧、一鹤、一童子煮茗,笑曰:“此必太初也。”移舟就之,遂往还无间。抚湖广时,爱王廷陈才,欲见之,廷陈不可。侦廷陈狎游,疾掩之,廷陈避不得,遂定交。既归,构息园,大治幸舍居客,客常满。
 
从弟瑮,字英玉,以河南副使归,居园侧一小楼,教授自给。璘时时与客豪饮,伎乐杂作。呼瑮,瑮终不赴,其孤介如此。
 
初,璘与同里陈沂、王韦,号“金陵三俊”。其后宝应朱应登继起,称四大家。璘诗,矩矱唐人,以风调胜。韦婉丽多致,颇失纤弱。沂与韦同调。应登才思泉涌,落笔千言。然璘、应登羽翼李梦阳,而韦、沂则颇持异论。三人者,仕宦皆不及璘。
 
顾东桥才华在郑少谷之上,尝有诗《送郑归鏊峰》云:“四月燕山雨雪寒,省郎多病复辞官。路经海上三神鸟,兴在仙人九转丹。王洞桃苍留笑靥,沧江秋水湿渔竿。尔家谷口空长往,安石东山望未阑。”郑得诗,击节叹赏,每哦咏之。
 
顾东桥集徐君叔宅,悬灯赏梨花,君叔索诗,东桥即席赋云:“银烛高悬玉树寒,素花流影晃朱阑。惊看月出层柯里,恶说风吹一片残。弦管横催春烂熳,房栊斜见色檀栾。明朝此乐知难续,莫惜殷勤醉后看。”
 
[[顾东桥]]有《拟宫怨》二首:“翠靥金蝉入内家,拟将新宠属铅华。君王自信图中貌,静女虚迎梦里车。帐殿秋阴生角枕,屟廊空响听琵琶。含情独倚朱阑暮,满院微风动落花。”又“汉皇宫殿月明时,曾侍宸游百子池。舞马登床春进酒,盘龙御烛夜观棋。御前?辇言无忌,众里当熊死不辞。旧恨飘零同落叶,春风空绕万年枝。”
==著作==
著有《 [[ 顧華玉集 ]] 》、《 [[ 浮湘集 ]] 》、《 [[ 息園詩文稿 ]] 》、《 [[ 國寶新編 ]] 》、《 [[ 憑幾集 ]] 》、《 [[ 緩慟集 ]] 》、《 [[ 近言 ]] 》等书。
==註釋==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等,《明史》
 
[[Category:中國古代軍政人物]]
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