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顾炎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7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0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顾炎武2.jpg|无框|居左|历史名人顾炎武]]
 
[[File:顾炎武2.jpg|无框|居左|历史名人顾炎武]]
'''粗体文字'''== '''顾炎武''''''粗: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体文字''' ==
 
  
 +
'''顾炎武'''('''拼音: Gu Yanwu''' ),(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 '''人物生平''' ==
+
  一生 辗转,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 清初 往开来 一代宗师,被誉 清学 开山始祖 顾炎武 学问渊博 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 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 音韵训诂 都有研究 晚年治经重考证 开清代朴学风气 其学 以博学于文, 行己有 耻为 与行 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
''早年求学''
 
  顾炎武于明万历四十 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 于昆山千灯镇 原为顾同应之子 曾祖顾章志 顾氏 江东望族,徐干学 、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顾炎武过 给去世 堂伯顾同吉 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 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 ,独力抚养 顾炎武 成人 教以岳飞 、文 天祥 方孝孺忠义 节。顾炎武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 便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 二人个性特立耿介 时人号为“归奇顾怪” 顾炎武 “行己有耻”、“ 博学于文 ”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感四国之多虞 ,耻 经生之寡术”,以 “八股之害 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 ,遍览历代史乘 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 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祖父顾绍芾病故。崇祯十六年(1643)夏,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生 [2]
 
  
''南明抗清''
+
  其主要作品有《日 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志 音学五书 韵补正 古音表 》、《 诗本音 》、《 唐韵正 》、《 论》、 《金石文 记》 、《亭林诗 集》等。
    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暂居语濂经,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须 六军出,一扫定 神州。”( 亭林诗集 一, 感事 )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吴映奎 顾亭林先生年谱 ),撰成 军制论 》、《 形势论 》、《 田功论 》、《 钱法 论》 ,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 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顺治二年(1645)五月,顾炎武取道镇江赴南京就职,尚未到达,南京即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清军铁骑又指向苏、杭。其时,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起。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 同初,上海嘉定人)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诸义军合谋,拟先收复苏州,再取杭州 南京及沿海,一时“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 《亭林诗集》 一,《千里》);惜乎残破之余,实不敌气焰正炽的八旗精锐,义军攻进苏州城即遇伏而溃,松江、嘉定亦相继陷落。顾炎武潜回昆山,又与杨永言、归图册管理庄 守城拒敌;不数日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4万,吴其沆战死,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炎武本人则因城破之前已往语濂径而侥幸得免。9天后,常熟陷落,炎武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炎武,说:“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先妣王硕人行状》)
 
  
 安葬王氏后,这年闰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经大学士路振飞(字见白,号皓月,河北曲周人)推荐,隆武帝遥授炎武为兵部职方司主事;由于嗣母新丧,炎武二时难以赴任,只能“梦在行朝执戟班”(《诗集》一,《延平使至》)。当时,清松江提督与巡抚土国宝不和。前明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字卧子,复社名士,松江人)、成安府推官顾咸正(字端木,昆山人)、兵部主事杨延枢(字维斗,江苏吴县人)等暗中策动吴胜兆举义反正,咸正为炎武同宗长辈,陈子龙等都与炎武往来密切,这件事炎武也是参预了的。顺治四年(1647)夏,事情败露, “几事一不中,反覆天地黑”;(《诗集》一,《哭陈太仆》),胜兆被解往南京斩首,清廷大肆搜捕同案诸人。子龙往投炎武,炎武当时已离家出亡;于是子龙逃入顾咸正之子天遴、天逵家躲藏,不久三人即被逮,炎武多方营救,未能奏效。其间,炎武还往寻成正,“扁舟来劝君:行矣不再计”(《诗集》一,《哭顾推官》)、催促他及时出走,而咸正不听。结果,陈子龙乘差官不注意时投水自尽,杨延枢及顾氏父子先后遇害,受此案株连而死者40余人。
+
== 人物生平 ==
 +
===早年求学===
 +
顾炎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生于昆山千灯镇,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徐干学]] 、[[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独力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顾炎武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二人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顾炎武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祖父顾绍芾病故。崇祯十六年(1643)夏,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生。
 +
 
 +
===南明抗清===
 +
  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暂居语濂经,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须知六军出,一扫定 神州。”(《亭林诗集》一,《感事》)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吴映奎《顾亭林先生年谱》),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顺治二年(1645)五月,顾炎武取道镇江赴南京就职,尚未到达,南京即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清军铁骑又指向苏、杭。其时,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起。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字同初,上海嘉定人)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诸义军合谋,拟先收复苏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一时“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亭林诗集》一,《千里》);惜乎残破之余,实不敌气焰正炽的八旗精锐,义军攻进苏州城即遇伏而溃,松江、嘉定亦相继陷落。顾炎武潜回昆山,又与杨永言、归图册管理庄等守城拒敌;不数日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4万,吴其沆战死,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炎武本人则因城破之前已往语濂径而侥幸得免。9天后,常熟陷落,炎武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炎武,说:“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先妣王硕人行状》)
 +
 
 +
 安葬王氏后,这年闰六月,明宗室唐王[[ 朱聿键]] 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经大学士[[ 路振飞]] (字见白,号皓月,河北曲周人)推荐,隆武帝遥授炎武为兵部职方司主事;由于嗣母新丧,炎武二时难以赴任,只能“梦在行朝执戟班”(《诗集》一,《延平使至》)。当时,清松江提督与巡抚[[ 土国宝]] 不和。前明兵科给事中[[ 陈子龙]] (字卧子,复社名士,松江人)、成安府推官[[ 顾咸正]] (字端木,昆山人)、兵部主事[[ 杨延枢]] (字维斗,江苏吴县人)等暗中策动[[ 吴胜兆]] 举义反正,咸正为炎武同宗长辈,陈子龙等都与炎武往来密切,这件事炎武也是参预了的。顺治四年(1647)夏,事情败露, “几事一不中,反覆天地黑”;(《诗集》一,《哭陈太仆》),胜兆被解往南京斩首,清廷大肆搜捕同案诸人。子龙往投炎武,炎武当时已离家出亡;于是子龙逃入顾咸正之子天遴、天逵家躲藏,不久三人即被逮,炎武多方营救,未能奏效。其间,炎武还往寻成正,“扁舟来劝君:行矣不再计”(《诗集》一,《哭顾推官》)、催促他及时出走,而咸正不听。结果,陈子龙乘差官不注意时投水自尽,杨延枢及顾氏父子先后遇害,受此案株连而死者40余人。
  
 
 在策动吴胜兆反正的同时,炎武还进行了其他一些活动。顺治三年(1646),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职方司主事之任,大约将行之际,路振飞派人与他联系,要他联络“淮徐豪杰”。此后四五年中,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今属江苏淮阴),仆仆往来”(邓之诚《清诗纪事》),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每从淮上归,必诣洞庭(按即太湖)告振飞之子泽溥,或走海上,谋通消息”,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
 
 在策动吴胜兆反正的同时,炎武还进行了其他一些活动。顺治三年(1646),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职方司主事之任,大约将行之际,路振飞派人与他联系,要他联络“淮徐豪杰”。此后四五年中,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今属江苏淮阴),仆仆往来”(邓之诚《清诗纪事》),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每从淮上归,必诣洞庭(按即太湖)告振飞之子泽溥,或走海上,谋通消息”,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
行 16: 行 20:
 
 虽然弘光及闽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权先后瓦解,炎武亲身参与的抗清活动也一再受挫,但是,炎武并未因此而颓丧。他以填海的精卫自比:“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集》一,《精卫》)。
 
 虽然弘光及闽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权先后瓦解,炎武亲身参与的抗清活动也一再受挫,但是,炎武并未因此而颓丧。他以填海的精卫自比:“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集》一,《精卫》)。
  
'' 家族风波''
+
=== 家族风波===
顾炎武人物形象
 
顾炎武人物形象(3)
 
 
 
 
[[File:顾炎武.jpg|缩略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File:顾炎武.jpg|缩略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崇祯末年,炎武嗣祖绍芾及兄长顾缃(字遐篆)先后去世,又逢吴中大旱,“一时丧荒赋徭猖集”(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炎武无奈,曾将祖产田800亩贱价典给昆山豪族叶方恒( 字嵋初);其时,炎武的堂叔等人为争夺遗产,又挑起家难,他们还与本来就蓄意侵吞炎武家产的叶氏内外勾结,炎武在昆山千墩的故唐和在常熟语濂径的住所曾几次被这伙人洗劫及纵火焚烧。到顺治七年(1650),叶方恒又企图加害顾炎武,炎武为了避祸,只得“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诗集》二,《流转》),离开昆山出走,更名为商人蒋山佣。此后五年中,他都在吴、会之间奔波往来。尽管遁迹商贾,炎武依然心存故国,时时关注着沿海一带抗清斗争的进展情况,希望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他在《流转》诗中写道:“……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雨……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功名会有时,杖策追光武。” [3]
+
   当崇祯末年,炎武嗣祖绍芾及兄长顾缃(字遐篆)先后去世,又逢吴中大旱,“一时丧荒赋徭猖集”(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炎武无奈,曾将祖产田800亩贱价典给昆山豪族叶方恒( 字嵋初);其时,炎武的堂叔等人为争夺遗产,又挑起家难,他们还与本来就蓄意侵吞炎武家产的叶氏内外勾结,炎武在昆山千墩的故唐和在常熟语濂径的住所曾几次被这伙人洗劫及纵火焚烧。到顺治七年(1650),叶方恒又企图加害顾炎武,炎武为了避祸,只得“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诗集》二,《流转》),离开昆山出走,更名为商人蒋山佣。此后五年中,他都在吴、会之间奔波往来。尽管遁迹商贾,炎武依然心存故国,时时关注着沿海一带抗清斗争的进展情况,希望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他在《流转》诗中写道:“……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雨……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功名会有时,杖策追光武。”  
  
'' 率众结社''
+
=== 率众结社===
 当张名振(字候服,南京人)于顺治十年(1653)九月在长江口大破清兵,进屯崇明(今属上海),明年正月,又率“海舰数百”溯长江而上,直抵镇江,并登金山遥祭孝陵(明太祖朱元璋陵,在今南京中华门外)之际,炎武为之欢忭鼓舞,他兴奋地写道:“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水军十一万,虎啸临皇州。巨舰作大营,飞舻为前茅。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沉吟十年余,不见旌旆浮,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阖闾用子胥,鄢郢不足收。祖生奋击揖,肯效南冠囚。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诗集》二,《金山》)
+
 当张名振(字候服,南京人)于顺治十年(1653)九月在长江口大破清兵,进屯崇明(今属上海),明年正月,又率“海舰数百”溯长江而上,直抵镇江,并登金山遥祭[[ 孝陵]] (明太祖[[ 朱元璋]] 陵,在今南京中华门外)之际,炎武为之欢忭鼓舞,他兴奋地写道:“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水军十一万,虎啸临皇州。巨舰作大营,飞舻为前茅。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沉吟十年余,不见旌旆浮,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阖闾用子胥,鄢郢不足收。祖生奋击揖,肯效南冠囚。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诗集》二,《金山》)
  
 这一时期,顾炎武还同归庄、陈忱(字遐心,浙江吴兴人)、吴炎(字赤溟,江苏吴江人)、潘柽章(字力田,吴江人)、王锡阐(字寅旭,吴江人)等共结惊隐诗社,表面上以“故国遗民”“优游文酒”(汪曰桢《南浔缜志》),其实是以诗社为掩护,秘密进行抗清活动。炎武在淮安结识定交的挚友王略(字起田,淮安人)、万寿祺(字年少,徐州人)也都是富有民族气节的志士。
+
 这一时期,顾炎武还同归庄、[[ 陈忱]] (字遐心,浙江吴兴人)、[[ 吴炎]] (字赤溟,江苏吴江人)、[[ 潘柽章]] (字力田,吴江人)、[[ 王锡阐]] (字寅旭,吴江人)等共结惊隐诗社,表面上以“故国遗民”“优游文酒”(汪曰桢《南浔缜志》),其实是以诗社为掩护,秘密进行抗清活动。炎武在淮安结识定交的挚友[[ 王略]] (字起田,淮安人)、[[ 万寿祺]] (字年少,徐州人)也都是富有民族气节的志士。
  
  顾炎武相关图片
+
 顺治十一年(1654)春,顾炎武迁居南京神烈山南麓。神烈山即钟山,三国时改名蒋山,明嘉靖中又一度改称神烈山。三百年前,朱元璋攻克[[ 南京]] (当时名集庆),以此为根据地,东征西讨,10余年后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大明帝国。炎武“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盛”(《神道表》),山川依然而人事全非,颇有不胜今昔之感。
顾炎武相关图片(3)
 
        顺治十一年(1654)春,顾炎武迁居南京神烈山南麓。神烈山即钟山,三国时改名蒋山,明嘉靖中又一度改称神烈山。三百年前,朱元璋攻克南京(当时名集庆),以此为根据地,东征西讨,10余年后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大明帝国。炎武“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盛”(《神道表》),山川依然而人事全非,颇有不胜今昔之感。
 
  
'' 牢狱之灾''
+
=== 牢狱之灾===
 
 顺治十二年(1655)春季,炎武回到家乡昆山。原来,顾氏有世仆名陆恩,因见顾家日益没落,炎武又久出不归,于是背叛主人,投靠叶方恒,两人且图谋以“通海”(即与闽浙沿海的南 明集团有联系)的罪名控告炎武,打算置之死地。炎武回昆山,秘密处决陆恩,而叶方恒又与陆之婿勾结,私下将炎武绑架关押,并迫胁炎武,令其自裁。一时“同人不平”,士林大哗。所幸炎武知友路泽博(字苏生)与松江兵备使者有旧,代为说项,炎武一案才得以移交松江府审理,最后,以“杀有罪奴”的罪名结案。当事情危急之际,归庄计无所出,只好向钱谦益求援。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顺治初曾任礼部右侍郎,是当时文坛领袖。钱氏声言:“如果宁人是我门生,我就方便替他说话了。”归庄不愿失去钱氏这一奥援,虽然明知炎武不会同意,还是代炎武拜谦益为师。炎武知道后,急忙叫人去索回归庄代书的门生帖子,而谦益不与;便自写告白一纸,声明自己从未列于钱氏门墙,托人在通衢大道上四处张贴。谦益大为尴尬,解嘲道:“宁人忒性急了!”
 
 顺治十二年(1655)春季,炎武回到家乡昆山。原来,顾氏有世仆名陆恩,因见顾家日益没落,炎武又久出不归,于是背叛主人,投靠叶方恒,两人且图谋以“通海”(即与闽浙沿海的南 明集团有联系)的罪名控告炎武,打算置之死地。炎武回昆山,秘密处决陆恩,而叶方恒又与陆之婿勾结,私下将炎武绑架关押,并迫胁炎武,令其自裁。一时“同人不平”,士林大哗。所幸炎武知友路泽博(字苏生)与松江兵备使者有旧,代为说项,炎武一案才得以移交松江府审理,最后,以“杀有罪奴”的罪名结案。当事情危急之际,归庄计无所出,只好向钱谦益求援。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顺治初曾任礼部右侍郎,是当时文坛领袖。钱氏声言:“如果宁人是我门生,我就方便替他说话了。”归庄不愿失去钱氏这一奥援,虽然明知炎武不会同意,还是代炎武拜谦益为师。炎武知道后,急忙叫人去索回归庄代书的门生帖子,而谦益不与;便自写告白一纸,声明自己从未列于钱氏门墙,托人在通衢大道上四处张贴。谦益大为尴尬,解嘲道:“宁人忒性急了!”
  
 
 十三年(1656)春,炎武出狱。尽管归庄等同邑知名之士极力排解,而叶方恒到此时仍不甘心,竟派遣刺客跟踪。仲夏,炎武返钟山,行经南京太平门外时突遭刺客袭击,“伤首坠驴”,幸而遇救得免;嗣后,叶方恒还指使歹徒数十人洗劫炎武之家,“尽其累世之传以去”(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这之前的几年当中,炎武曾数次准备南下,赴福建参加沿海地区风起云涌的抗清复明事业,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都未能成行;至此,炎武决计北游,以结纳各地抗清志士,考察北中国山川形势,徐图复明大业。远行避祸当然也是一个原因。
 
 十三年(1656)春,炎武出狱。尽管归庄等同邑知名之士极力排解,而叶方恒到此时仍不甘心,竟派遣刺客跟踪。仲夏,炎武返钟山,行经南京太平门外时突遭刺客袭击,“伤首坠驴”,幸而遇救得免;嗣后,叶方恒还指使歹徒数十人洗劫炎武之家,“尽其累世之传以去”(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这之前的几年当中,炎武曾数次准备南下,赴福建参加沿海地区风起云涌的抗清复明事业,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都未能成行;至此,炎武决计北游,以结纳各地抗清志士,考察北中国山川形势,徐图复明大业。远行避祸当然也是一个原因。
  
'' 累拒仕清''
+
=== 累拒仕清===
纪念顾炎武
 
纪念顾炎武(3)
 
 
   顺治十四年(1657)元旦,炎武晋谒孝陵。7年之间,炎武共六谒孝陵,以寄故国之思,然后返昆山,将家产尽行变卖,从此掉首故乡,一去不归。是年炎武45岁。顺治十六年(1659) ,至山海关,凭吊古战场,此后20多年间,炎武孑然一身,游踪不定,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亭林佚文辑补·书杨彝万寿棋(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晚年,始定居陕西华阴。康熙七年(1668),又因莱州黄培诗案入狱,得友人李因笃等营救出狱。康熙十年(1671),游京师,住在外甥徐干学家中,熊赐履设宴款待炎武,邀修《明史》,炎武拒绝说:“果有此举,不为介之推逃,则为屈原之死矣!”。   
 
   顺治十四年(1657)元旦,炎武晋谒孝陵。7年之间,炎武共六谒孝陵,以寄故国之思,然后返昆山,将家产尽行变卖,从此掉首故乡,一去不归。是年炎武45岁。顺治十六年(1659) ,至山海关,凭吊古战场,此后20多年间,炎武孑然一身,游踪不定,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亭林佚文辑补·书杨彝万寿棋(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晚年,始定居陕西华阴。康熙七年(1668),又因莱州黄培诗案入狱,得友人李因笃等营救出狱。康熙十年(1671),游京师,住在外甥徐干学家中,熊赐履设宴款待炎武,邀修《明史》,炎武拒绝说:“果有此举,不为介之推逃,则为屈原之死矣!”。   
  
 
 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帝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顾炎武三度致书叶方蔼,表示“耿耿此心,终始不变”,以死坚拒推荐,又说“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康熙十八(1679)清廷开明史馆,顾炎武以“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回拒熊赐履。康熙十九年(1680),顾炎武夫人死于昆山,他在妻子的灵位前痛哭祭拜,作诗云“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初四(2月10日)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上马时不慎失足,呕吐不止,初九(2月15日)丑刻卒,这位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享年七十。
 
 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帝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顾炎武三度致书叶方蔼,表示“耿耿此心,终始不变”,以死坚拒推荐,又说“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康熙十八(1679)清廷开明史馆,顾炎武以“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回拒熊赐履。康熙十九年(1680),顾炎武夫人死于昆山,他在妻子的灵位前痛哭祭拜,作诗云“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初四(2月10日)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上马时不慎失足,呕吐不止,初九(2月15日)丑刻卒,这位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享年七十。
  
4 人物评价 编辑
+
==  人物评价 ==
'' 学术思想''
+
=== 学术思想===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 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钱穆称其重实用而不尚空谈,“能于政事诸端切实发挥其利弊,可谓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另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 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钱穆称其重实用而不尚空谈,“能于政事诸端切实发挥其利弊,可谓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另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 明道救世''
+
=== 明道救世===
 
 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顾炎武认为当务之急在于探索“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亭林佚文辑补·与黄太冲书》)。他在纂辑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首先关注的是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不均等社会积弊 ,对此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指出“世久积弊,举数十屯而兼并于豪右,比比皆是”,乃至出现了“有田连阡陌,而户米不满斗石者;有贫无立锥,而户米至数十石者”的严重情况。在所撰写的《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和《郡县论》中,他探索了造成上述社会积弊的历史根源,表达了要求进行社会改革的思想愿望。他指出“郡县之弊已极”,症结就在于“其专在上(《文集》卷一),初步触及到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问题,从而提出了变革郡县制的要求。他指出,”法不变不可以教今……而姑守其不变之名,必至于大弊“(《文集》卷六)。在《日知录》中,他更是明确地宣称自己的撰写目的就是:“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复,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文集》卷六),并强调“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文集》卷四)。
 
 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顾炎武认为当务之急在于探索“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亭林佚文辑补·与黄太冲书》)。他在纂辑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首先关注的是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不均等社会积弊 ,对此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指出“世久积弊,举数十屯而兼并于豪右,比比皆是”,乃至出现了“有田连阡陌,而户米不满斗石者;有贫无立锥,而户米至数十石者”的严重情况。在所撰写的《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和《郡县论》中,他探索了造成上述社会积弊的历史根源,表达了要求进行社会改革的思想愿望。他指出“郡县之弊已极”,症结就在于“其专在上(《文集》卷一),初步触及到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问题,从而提出了变革郡县制的要求。他指出,”法不变不可以教今……而姑守其不变之名,必至于大弊“(《文集》卷六)。在《日知录》中,他更是明确地宣称自己的撰写目的就是:“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复,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文集》卷六),并强调“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文集》卷四)。
  
行 57: 行 52:
 
 顾炎武从“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出发,还萌发了对君权的大胆怀疑。他在《日知录》的“君”条中,旁征博引地论证了“君”并非封建帝王的专称,并进而提出反对“独治”,主张“众 治”,所谓“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卷六),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卷九)。他虽然还未直接否定君权,未能逾越封建的藩篱,但他这种怀疑君权、提倡“众治”的主张,却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色彩。顾炎武“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更为突出的是他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响亮口号。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兴亡,而是指广大的中国人民生存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因此,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就成为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而在顾炎武的一生中,也确实是以“天下为己任”而奔波于大江南北,即令他在病中,还在呼吁“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文集》卷三),充分表达了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操。
 
 顾炎武从“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出发,还萌发了对君权的大胆怀疑。他在《日知录》的“君”条中,旁征博引地论证了“君”并非封建帝王的专称,并进而提出反对“独治”,主张“众 治”,所谓“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卷六),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卷九)。他虽然还未直接否定君权,未能逾越封建的藩篱,但他这种怀疑君权、提倡“众治”的主张,却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色彩。顾炎武“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更为突出的是他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响亮口号。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兴亡,而是指广大的中国人民生存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因此,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就成为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而在顾炎武的一生中,也确实是以“天下为己任”而奔波于大江南北,即令他在病中,还在呼吁“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文集》卷三),充分表达了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操。
  
'' 经济理学''
+
=== 经济理学===
 
 晚明以来,阳明心学以至整个宋明理学已日趋衰颓,思想学术界出现了对理学批判的实学高潮,顾炎武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在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中,建立了他的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思想。
 
 晚明以来,阳明心学以至整个宋明理学已日趋衰颓,思想学术界出现了对理学批判的实学高潮,顾炎武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在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中,建立了他的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思想。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是以总结明亡的历史教训为出发点的,其锋芒所指,首先是阳明心学。他认为,明朝的覆亡乃是王学空谈误国的结果。他写道:“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卷七)他对晚明王学末流 的泛滥深恶痛绝,认为其罪“深于桀纣”。他进而揭露心学“内释外儒”之本质,指斥其违背孔孟旨意。他认为儒学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其文在《诗》、《书》、《礼》、《易》、《春秋》”,“其用之身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同上)。他直分赞同宋元之际著名学者黄震对心学的批评:“近世喜言心学,舍全章本旨而独论人心道心,甚者单摭道心二字而直谓心即是道,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其去尧舜禹授天下本旨远矣。”(同上)既然陆王心学是佛教禅学,背离了儒学修齐治平的宗旨,自当属摒弃之列。 在顾炎武看来,不惟陆王心学是内向的禅学,而且以“性与天道”为论究对象的程朱理学亦不免流于禅释。他批评说:“今之君子……是以终日言性与天道,而不自知其堕于禅学也。”(同上,卷七)又说:“今日《语录》几乎充栋矣,而淫于禅学者实多,然其说盖出于程门。”(《文集》卷六)他还尖锐地指出:“孔门未有专用心于内之说也。用心于内,近世禅学之说耳。……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日知录》卷一八)这不仅是对陆王心学的否定,也是对程朱理学的批评。但是,在面临以什么学术形态去取代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氛择时,却受到时代的局限,他无法找到更科学更新颖的理论思维形式,只得在传统儒学的遗产中寻找出路,从而选择了复兴经学的途径:“以复古作维新”。   
 
        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是以总结明亡的历史教训为出发点的,其锋芒所指,首先是阳明心学。他认为,明朝的覆亡乃是王学空谈误国的结果。他写道:“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卷七)他对晚明王学末流 的泛滥深恶痛绝,认为其罪“深于桀纣”。他进而揭露心学“内释外儒”之本质,指斥其违背孔孟旨意。他认为儒学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其文在《诗》、《书》、《礼》、《易》、《春秋》”,“其用之身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同上)。他直分赞同宋元之际著名学者黄震对心学的批评:“近世喜言心学,舍全章本旨而独论人心道心,甚者单摭道心二字而直谓心即是道,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其去尧舜禹授天下本旨远矣。”(同上)既然陆王心学是佛教禅学,背离了儒学修齐治平的宗旨,自当属摒弃之列。 在顾炎武看来,不惟陆王心学是内向的禅学,而且以“性与天道”为论究对象的程朱理学亦不免流于禅释。他批评说:“今之君子……是以终日言性与天道,而不自知其堕于禅学也。”(同上,卷七)又说:“今日《语录》几乎充栋矣,而淫于禅学者实多,然其说盖出于程门。”(《文集》卷六)他还尖锐地指出:“孔门未有专用心于内之说也。用心于内,近世禅学之说耳。……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日知录》卷一八)这不仅是对陆王心学的否定,也是对程朱理学的批评。但是,在面临以什么学术形态去取代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氛择时,却受到时代的局限,他无法找到更科学更新颖的理论思维形式,只得在传统儒学的遗产中寻找出路,从而选择了复兴经学的途径:“以复古作维新”。   
  
行 70: 行 63:
 
 此外,顾炎武还倡导“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同上)的治学方法。他身体力行,潜心研究,考辨精深,撰写出《日知录》、《音学五书》等极有学术价值的名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谈及《日知录》时,说:“炎武学有本原,博瞻而能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洗繁而牴牾少。”顾炎武的学术主张使当时学者折服而心向往之,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转移治学途径的作用,使清初学术逐渐向着考证经史的途径发展。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顾炎武开创了一种新的学风,即主要是治古代经学的学风。汪中也曾说:“古学之兴也,顾氏始开其端。”(《国朝六儒颂》)顾炎武成为开启一代汉学的先导。
 
 此外,顾炎武还倡导“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同上)的治学方法。他身体力行,潜心研究,考辨精深,撰写出《日知录》、《音学五书》等极有学术价值的名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谈及《日知录》时,说:“炎武学有本原,博瞻而能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洗繁而牴牾少。”顾炎武的学术主张使当时学者折服而心向往之,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转移治学途径的作用,使清初学术逐渐向着考证经史的途径发展。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顾炎武开创了一种新的学风,即主要是治古代经学的学风。汪中也曾说:“古学之兴也,顾氏始开其端。”(《国朝六儒颂》)顾炎武成为开启一代汉学的先导。
  
 
+
=== 博学于文===
 
 
'' 博学于文''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二语,分别出自《论语》的《颜渊》篇和《子路》篇,是孔子在不同场合答复门人问难时所提出的两个主张。顾炎武将二者结合起来,并赋予了时代的新内容,成了他的为学宗旨与处世之道。他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文集》卷三)可见,他所理解的“博学于文”是和“家国天下”之事相联系的,因而也就不仅仅限于文献知识,还包括广闻博见和考察审问得来的社会实际知识。他指责王学末流“言心言性,舍多而学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说明他所关心的还是“四海之困穷”的天下国家之事,所注重的自然是“经世致用之实学”,这也就是顾炎武“博学于文”的为学宗旨。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二语,分别出自《论语》的《颜渊》篇和《子路》篇,是孔子在不同场合答复门人问难时所提出的两个主张。顾炎武将二者结合起来,并赋予了时代的新内容,成了他的为学宗旨与处世之道。他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文集》卷三)可见,他所理解的“博学于文”是和“家国天下”之事相联系的,因而也就不仅仅限于文献知识,还包括广闻博见和考察审问得来的社会实际知识。他指责王学末流“言心言性,舍多而学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说明他所关心的还是“四海之困穷”的天下国家之事,所注重的自然是“经世致用之实学”,这也就是顾炎武“博学于文”的为学宗旨。
  
'' 行己有耻''
+
=== 行己有耻===
 
 所谓“行己有耻”,即是要用羞恶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顾炎武把“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等处世待人之道都看成是属于“行己有耻”的范围。有鉴于明末清初有些学人和士大夫寡廉鲜耻、趋炎附势而丧失民族气节,他把“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结合起来,强调二者的关系。他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文集》卷三)因此,他认为只有懂得羞恶廉耻而注重实学的人,才真正符合“圣人之道”。否则,就远离了“圣人之道”。所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既是顾炎武的为学宗旨和立身处世的为人之道,也是他崇实致用学风的出发点。
 
 所谓“行己有耻”,即是要用羞恶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顾炎武把“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等处世待人之道都看成是属于“行己有耻”的范围。有鉴于明末清初有些学人和士大夫寡廉鲜耻、趋炎附势而丧失民族气节,他把“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结合起来,强调二者的关系。他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文集》卷三)因此,他认为只有懂得羞恶廉耻而注重实学的人,才真正符合“圣人之道”。否则,就远离了“圣人之道”。所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既是顾炎武的为学宗旨和立身处世的为人之道,也是他崇实致用学风的出发点。
  
 
 此外,顾炎武“博学于文”的为学宗旨的一大特色,是他不仅强调读书,而且提倡走出书斋、到社会中去考察。他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犹当博学审问。……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文集》卷四)他提倡读书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这个方法的提出和运用,开创了清初实学的新风。
 
 此外,顾炎武“博学于文”的为学宗旨的一大特色,是他不仅强调读书,而且提倡走出书斋、到社会中去考察。他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犹当博学审问。……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文集》卷四)他提倡读书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这个方法的提出和运用,开创了清初实学的新风。
  
'' 古韵研究''
+
=== 古韵研究===
 
 顾炎武把古韵分为10部,其中有4部成为定论,即歌部、阳部、耕部、蒸部。其余几部也都初具规模,后来各家古韵分部,都是在顾氏分部的基础上加细加详。顾炎武在音韵学上的最大贡献是用离析“唐韵”(实际是《广韵》)的方法研究古韵。宋人也曾研究古韵,但把《唐韵》的每一个韵部看成一个整体,没有想到把它们拆开,因此,尽管把韵部定得很宽,仍然不免出韵。另一个极端是遇字逐个解决,没有注意到语音的系统性。顾炎武则把某些韵分成几个部分,然后重新与其他的韵部合并。这样有分有合,既照顾了语音的系统性,又照顾了语音的历史发展。他首先废弃平水韵,回到“唐韵”。比如把尤韵一部分字如“丘”、“谋”归入“之咍”部,这就是“离析唐韵”,回到古韵。再比如把支、麻、庚三韵各分为二,屋韵分为三,令它们归入不同的古韵部,充分体现了古今语音系统的差别。他的这种离析工作,直到今天大家还公认是很有价值的。其次,他最先提出用入声配阴声。《诗经》常常有入声字跟阴声字押韵,以及一个字有去入两读的现象,顾炎武从这些现象中认识到,除了收唇音的入声缉、合等韵没有相应的阴声韵以外,入声都应该配阴声。在古音学的分部问题上,有阴阳入三分法,有阴阳两分法,按两分法说,他的作法是对的。
 
 顾炎武把古韵分为10部,其中有4部成为定论,即歌部、阳部、耕部、蒸部。其余几部也都初具规模,后来各家古韵分部,都是在顾氏分部的基础上加细加详。顾炎武在音韵学上的最大贡献是用离析“唐韵”(实际是《广韵》)的方法研究古韵。宋人也曾研究古韵,但把《唐韵》的每一个韵部看成一个整体,没有想到把它们拆开,因此,尽管把韵部定得很宽,仍然不免出韵。另一个极端是遇字逐个解决,没有注意到语音的系统性。顾炎武则把某些韵分成几个部分,然后重新与其他的韵部合并。这样有分有合,既照顾了语音的系统性,又照顾了语音的历史发展。他首先废弃平水韵,回到“唐韵”。比如把尤韵一部分字如“丘”、“谋”归入“之咍”部,这就是“离析唐韵”,回到古韵。再比如把支、麻、庚三韵各分为二,屋韵分为三,令它们归入不同的古韵部,充分体现了古今语音系统的差别。他的这种离析工作,直到今天大家还公认是很有价值的。其次,他最先提出用入声配阴声。《诗经》常常有入声字跟阴声字押韵,以及一个字有去入两读的现象,顾炎武从这些现象中认识到,除了收唇音的入声缉、合等韵没有相应的阴声韵以外,入声都应该配阴声。在古音学的分部问题上,有阴阳入三分法,有阴阳两分法,按两分法说,他的作法是对的。
  
 
 顾炎武在古音学的研究中,一方面有理论的建树,另一方面有对大量材料的分析,所以后来被学者誉为古音学的奠基者。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音学五书》中。
 
 顾炎武在古音学的研究中,一方面有理论的建树,另一方面有对大量材料的分析,所以后来被学者誉为古音学的奠基者。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音学五书》中。
  
5 作品 一览编辑
+
==  作品==
 
 《日知录》 三十二卷.
 
 《日知录》 三十二卷.
  
行 95: 行 86:
  
 
 十三四卷论礼制
 
 十三四卷论礼制
顾炎武
 
顾炎武
 
  
 
 十六十七卷论科举
 
 十六十七卷论科举
行 140: 行 129:
 
 序曰:“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卷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共成四十余帙。
 
 序曰:“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卷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共成四十余帙。
  
''' 名言''''''粗体文字'''
+
=== 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行 164: 行 153: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 诗作''
+
=== 诗作===
  
 
 《精卫》   
 
 《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顾炎武
 
顾炎武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行 260: 行 247:
 
 埋轮拗镞周千亩,蔓草枯杨汉二京。今日大梁非旧国,夷门愁杀老侯嬴。
 
 埋轮拗镞周千亩,蔓草枯杨汉二京。今日大梁非旧国,夷门愁杀老侯嬴。
  
          其二   
+
其二   
  
 
 满地关河一望哀,彻天烽火照胥台。名王白门江东去,故国降幡海上来。
 
 满地关河一望哀,彻天烽火照胥台。名王白门江东去,故国降幡海上来。
行 272: 行 259: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
  
          其四   
+
其四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
行 278: 行 265: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6 轶事典故 编辑
+
==  轶事典故 ==
顾炎武
+
 晚年居于陕西华阴。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槽、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无不究览。家世有藏书之习,自言在明正德间,已有藏书7 000卷。他遇到异书,必厚资相购。收集有不少古碑残碣拓本,写成《金石文字记》、《求古录》、《石经考》等书。其收集明代史料,仅史录、奏状之类文献至2 000册。藏书印有“亭林”、“顾炎武印”等。所藏之书,被日本武士入江东纵火烧毁。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京东考古录》、《二十一史年表》等数十种 
顾炎武
 
     晚年居于陕西华阴。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槽、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无不究览。家世有藏书之习,自言在明正德间,已有藏书7 000卷。他遇到异书,必厚资相购。收集有不少古碑残碣拓本,写成《金石文字记》、《求古录》、《石经考》等书。其收集明代史料,仅史录、奏状之类文献至2 000册。藏书印有“亭林”、“顾炎武印”等。所藏之书,被日本武士入江东纵火烧毁。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京东考古录》、《二十一史年表》等数十种 
 
 
 
7纪念场所编辑
 
顾炎武故居
 
  
  顾炎武
+
== 纪念场所 ==
  顾炎武
+
 顾炎武故居,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占地60亩,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顾炎武卒于山西曲沃,由嗣子顾衍生,从弟顾岩扶柩回昆山千灯故里,葬于祖茔嗣父 顾同吉、嗣母王贞孝之墓穴次位,墓前有碑,上刻“顾亭林先生暨配王硕人合墓”;周围有砖砌矮墙,嵌有清石碑各一块;墓南有明皇朝为旌表先生嗣母王氏的贞孝坊;墓后柳树四棵,四周松柏数十株。光绪二十一年(1894),新阳县知县万厉钧重修了坟墓。民国三年(1914),广东学者、孔教会主持人梁鼎芬专程来千墩瞻仰亭林墓及遗腹遗像,并出资委托先生十二世孙顾子玉等筹建亭林祠。一九九七年,昆山市政府拨款修复顾炎武故居。
   顾炎武故居,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占地60亩,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顾炎武卒于山西曲沃,由嗣子顾衍生,从弟顾岩扶柩回昆山千灯故里,葬于祖茔嗣父 顾同吉、嗣母王贞孝之墓穴次位,墓前有碑,上刻“顾亭林先生暨配王硕人合墓”;周围有砖砌矮墙,嵌有清石碑各一块;墓南有明皇朝为旌表先生嗣母王氏的贞孝坊;墓后柳树四棵,四周松柏数十株。光绪二十一年(1894),新阳县知县万厉钧重修了坟墓。民国三年(1914),广东学者、孔教会主持人梁鼎芬专程来千墩瞻仰亭林墓及遗腹遗像,并出资委托先生十二世孙顾子玉等筹建亭林祠。一九九七年,昆山市政府拨款修复顾炎武故居。
 
  
'' 顾炎武墓''
+
=== 顾炎武墓===
  
 
1956年,顾炎武墓及祠堂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该墓及祠堂曾遭到破坏。1984年、1987年、2000年昆山市分别拨款进行重建和修葺。经过修缮后的顾炎武故居,包括顾炎武故居、亭林祠堂和墓及顾园三个区域,为千灯明清宅第之首。 故居为整个宅第主体,朝东落西,为五进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自东而西依次为水墙门、门厅、清厅(轿厅)、明厅(正厅、楠木厅)、住宅楼,北侧有背弄连接灶房、读书楼和后花园,故居前与千年石板街相接,后与顾炎武墓地和顾园相连。该区域主要再现亭林先生居家生活、读书场景,各厅内陈列顾炎武先生塑像、手迹、著作、生平事迹和国内外对顾炎武先生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
 
1956年,顾炎武墓及祠堂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该墓及祠堂曾遭到破坏。1984年、1987年、2000年昆山市分别拨款进行重建和修葺。经过修缮后的顾炎武故居,包括顾炎武故居、亭林祠堂和墓及顾园三个区域,为千灯明清宅第之首。 故居为整个宅第主体,朝东落西,为五进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自东而西依次为水墙门、门厅、清厅(轿厅)、明厅(正厅、楠木厅)、住宅楼,北侧有背弄连接灶房、读书楼和后花园,故居前与千年石板街相接,后与顾炎武墓地和顾园相连。该区域主要再现亭林先生居家生活、读书场景,各厅内陈列顾炎武先生塑像、手迹、著作、生平事迹和国内外对顾炎武先生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
  
  顾炎武
+
 亭林祠和亭林墓。落北朝南,东侧有门与顾炎武故居相通,西侧墙外为顾园。祠南向三间两厢一门楼,以三间相通作一大祭堂。两边墙上及外面走廊墙中嵌有砖石刻碑12块,记述先生事略。其中一块有先生所著《日知录》中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庭中盘槐、桂花各两株。现亭林墓露台均用花岗石砌造,石阶七级,围以石栏杆。
顾炎武
 
   亭林祠和亭林墓。落北朝南,东侧有门与顾炎武故居相通,西侧墙外为顾园。祠南向三间两厢一门楼,以三间相通作一大祭堂。两边墙上及外面走廊墙中嵌有砖石刻碑12块,记述先生事略。其中一块有先生所著《日知录》中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庭中盘槐、桂花各两株。现亭林墓露台均用花岗石砌造,石阶七级,围以石栏杆。
 
  
顾园
+
=== 顾园===
  
 
 顾园,占地30亩,位于故居西南侧,与故居祠堂及墓均相通。是依史 恢复修建的融湖光水色、历史人文为一体、具有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的游览区。内曲水环绕,环水有致用阁、思宜园、颂桔轩、“归奇顾怪”(二石斋)、秀石虬松庄、秋山亭、三徐居、慈母阁、四柿亭等及碑廊等10个景点,各景点以诗文、字画、语录、塑像等形式寓意亭林先生的精神和生平。 此外,在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路北报国寺西院建有顾炎武故居。 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由何绍基、张穆等人集资修建。有佛殿、享堂、碑亭等建筑。顾祠曾被八国联军轰毁,后张之洞改修昭忠祠,1921年王式通等重修。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顾园,占地30亩,位于故居西南侧,与故居祠堂及墓均相通。是依史 恢复修建的融湖光水色、历史人文为一体、具有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的游览区。内曲水环绕,环水有致用阁、思宜园、颂桔轩、“归奇顾怪”(二石斋)、秀石虬松庄、秋山亭、三徐居、慈母阁、四柿亭等及碑廊等10个景点,各景点以诗文、字画、语录、塑像等形式寓意亭林先生的精神和生平。 此外,在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路北报国寺西院建有顾炎武故居。 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由何绍基、张穆等人集资修建。有佛殿、享堂、碑亭等建筑。顾祠曾被八国联军轰毁,后张之洞改修昭忠祠,1921年王式通等重修。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8 后世影响 编辑
+
==  后世影响 ==
 
 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所倡导的学术话语和学术理念以及他所开创的学术范式和学术方法曾对清代乾嘉学派产生过广泛的震撼,引起了乾嘉学者的普遍共鸣,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然顾氏学术对乾嘉学派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历来学者们对此则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由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关涉到对乾嘉学术乃至对整个清代思想史的评价问题,这里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探讨。本文拟从学术规模、治学门径、为学宗旨三个方面分析一下顾炎武与乾嘉学派的关系,以期能对乾嘉学术形成一种新的理解。
 
 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所倡导的学术话语和学术理念以及他所开创的学术范式和学术方法曾对清代乾嘉学派产生过广泛的震撼,引起了乾嘉学者的普遍共鸣,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然顾氏学术对乾嘉学派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历来学者们对此则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由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关涉到对乾嘉学术乃至对整个清代思想史的评价问题,这里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探讨。本文拟从学术规模、治学门径、为学宗旨三个方面分析一下顾炎武与乾嘉学派的关系,以期能对乾嘉学术形成一种新的理解。
  
学术规模
+
=== 学术规模===
  顾炎武
+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学术基本上一直以经学一统天下。自汉唐以迄宋明,虽亦有文字音韵、训诂考证、金石考古、算学历法等学术门类的萌生和兴起,但这些学问基本上都属于经学的附 庸,它们随经学的兴盛而产生,并服务于经学的注经解经活动。所以,在清学兴起以前,传统学术只有林立的门派之别,没有明确的门类之分。顾炎武作为清学之祖,一生广览群书,多闻博学,于经义、史学、文字、音韵、金石、考古、天文、历算、舆地、军旅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称其“九经诸史,略能背诵,……经世要务,一一讲求”,“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之属,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谬误。”顾氏对经史百家进行的这种分门别类的研究,为清代学者开辟了治学的方向。顾氏之后,乾嘉诸儒接踵继起,对各门学问进行了专门而精深的研究,使清代学术门类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认为,乾嘉诸儒所做的工作,举其要者,约有十三个方面:一、经书的笺释;二、史料之搜补鉴别;三、辨伪书;四、辑佚书;五、校勘;六、文字训诂;七、音韵;八、算学;九、地理;十、金石;十一、方志之编纂;十二、类书之编纂;十三、丛书之校刻。上列诸项尽管分类并不十分严密,且亦不能包举无遗,但大致可以看出乾嘉学术的规模和气象。乾嘉诸儒的这些学问,论其端绪,除辑佚、类书等少数方面外,基本上都发自顾氏。有的学者认为,乾嘉学术的专精与顾氏学术的博通在精神上似乎相差很远,其实,倘若换一个角度来看,乾嘉诸儒的专精之学正是顾氏的广博之业进一步分化和深化的结果。故梁启超说:“亭林的著述,若论专精完整,自然比不上后人。若论方面之多,气象规模之大,则乾嘉诸老,恐无人能出其右。要而论之,清代许多学术,都由亭林发其端,而后人衍其绪。”   
顾炎武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学术基本上一直以经学一统天下。自汉唐以迄宋明,虽亦有文字音韵、训诂考证、金石考古、算学历法等学术门类的萌生和兴起,但这些学问基本上都属于经学的附 庸,它们随经学的兴盛而产生,并服务于经学的注经解经活动。所以,在清学兴起以前,传统学术只有林立的门派之别,没有明确的门类之分。顾炎武作为清学之祖,一生广览群书,多闻博学,于经义、史学、文字、音韵、金石、考古、天文、历算、舆地、军旅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称其“九经诸史,略能背诵,……经世要务,一一讲求”,“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之属,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谬误。”顾氏对经史百家进行的这种分门别类的研究,为清代学者开辟了治学的方向。顾氏之后,乾嘉诸儒接踵继起,对各门学问进行了专门而精深的研究,使清代学术门类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认为,乾嘉诸儒所做的工作,举其要者,约有十三个方面:一、经书的笺释;二、史料之搜补鉴别;三、辨伪书;四、辑佚书;五、校勘;六、文字训诂;七、音韵;八、算学;九、地理;十、金石;十一、方志之编纂;十二、类书之编纂;十三、丛书之校刻。上列诸项尽管分类并不十分严密,且亦不能包举无遗,但大致可以看出乾嘉学术的规模和气象。乾嘉诸儒的这些学问,论其端绪,除辑佚、类书等少数方面外,基本上都发自顾氏。有的学者认为,乾嘉学术的专精与顾氏学术的博通在精神上似乎相差很远,其实,倘若换一个角度来看,乾嘉诸儒的专精之学正是顾氏的广博之业进一步分化和深化的结果。故梁启超说:“亭林的著述,若论专精完整,自然比不上后人。若论方面之多,气象规模之大,则乾嘉诸老,恐无人能出其右。要而论之,清代许多学术,都由亭林发其端,而后人衍其绪。”   
 
  
 
 顾氏之学不仅以博涉百家而开启了清学的学术门类,而且其学识赅贯,通达治体,能把学问的各方面加以融会贯通,具有宏大的学术气象。他曾说:“天下之理殊途而同归,大人之学举本以该末。”又说:“彼章句之士,既不足以观其会通,而高明之君子,又或语德性而遗问学,均失圣人之指矣。”故潘耒称“当代文人才士甚多,然语学问,必敛衽推顾先生。凡制度典礼有不能明者,必质诸先生。坠文轶事有不知者,必徵诸先生。……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也。”顾氏之学的这种博通气象,对乾嘉学术亦有很大影响。在许多学者的眼中,乾嘉诸儒似乎专以学业专精闻名,而与顾氏之学的博赡精神很不相符。这种观点其实是很值得商榷的。乾嘉学者中固有专经之士,然亦不乏博学之儒。据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记载,吴派学术的先导者惠士奇“博通六艺、九经、诸子及《史》、《汉》、《三国志》,皆能闇颂。”他曾谓“今之校官,古博士也。博士明于古今,通达国体,今校官无博士之才,弟子何所效法!”吴派中坚惠栋“自经史、诸子、百家、杂说及释道二藏,靡不穿穴。……乾隆十五年,诏举经明行修之士,两江总督文端公尹继善、文襄公黄廷桂交章论荐,有‘博通经史,学有渊源’之语。”吴派大师钱大昕“精研古经义声音训诂之学,旁及壬遁太乙星命,靡不博综而深究焉。”“至于辨文字之诂训,考古今之音韵,以及天文舆地,草木虫鱼,散见于《文集》、《十驾斋养新录》者,不下数万言,文多不载。尝谓自惠、戴之学盛行于世,天下学者但治古经,略涉三史,三史以下茫然不知,得谓之通儒乎?所著《二十二史考异》,盖有为而作也。”“先生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不专攻一艺而无艺不精。经史之外,如唐、宋、元、明诗文集、小说、笔记,自秦汉及宋元金石文字,皇朝典章制度,满洲蒙古氏族,皆研精究理,不习尽工。……先生学究天人,博综群籍,自开国以来,蔚然一代儒宗也。”阮元亦谓:“国初以来,诸儒或言道德,或言经术,或言文字,或言天文,或言地理,或言文字、音韵,或言金石、诗文,专精者固多,兼擅者尚少,惟嘉定钱辛楣先生能兼其成。”吴派另一重要人物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一百卷,主于校勘本文,补正譌脱,审事迹之虚实,辨纪传之异同,最详于舆地、职官、典章、制度,独不喜褒贬人物,以为空言无益也。又有《蛾术编》一百卷,……其书辨博详明,与洪容斋、王深宁不相上下。”吴派学术号称“纯汉学”,最以专精为世人称道,而其几位代表人物之博学尚且如此,可见他们并未偏离顾氏所倡导的博通学风。至于皖派学术,本来就以考据详博见长,而尤重义理之阐发。江藩评其开创者江永说:“考其学行,乃一代通儒,戴君为作行状,称其学自汉经师康成后罕其俦匹,非溢美之辞。”其代表人物戴震,更是精研经学、史学、小学、音韵、训诂,博通天文、历算、地理、水利之学,其多闻博学之名饮誉学界。扬州派学者治学惟是为求,不守门户,其学术范围更为广博。江藩称其代表人物汪中“博综群籍,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遂为通人焉。”其另一领袖焦循专研经书,博览典籍,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无所不究。他提倡“通核”之学,主张治学要“主以全经,贯以百氏,协其文辞,揆以道理。”阮元《通儒扬州焦君传》称“君善读书,博闻强记,识力精卓,于学无所不通,著书数百卷,尤邃于经。于经无所不治,而于《周易》、《孟子》专勒成书。”上述可见,乾嘉学者不仅从专精方向上深化了顾氏所开创的各门学术,而且在学术气象上亦进一步弘扬了顾氏所倡导的广博学风。
 
 顾氏之学不仅以博涉百家而开启了清学的学术门类,而且其学识赅贯,通达治体,能把学问的各方面加以融会贯通,具有宏大的学术气象。他曾说:“天下之理殊途而同归,大人之学举本以该末。”又说:“彼章句之士,既不足以观其会通,而高明之君子,又或语德性而遗问学,均失圣人之指矣。”故潘耒称“当代文人才士甚多,然语学问,必敛衽推顾先生。凡制度典礼有不能明者,必质诸先生。坠文轶事有不知者,必徵诸先生。……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也。”顾氏之学的这种博通气象,对乾嘉学术亦有很大影响。在许多学者的眼中,乾嘉诸儒似乎专以学业专精闻名,而与顾氏之学的博赡精神很不相符。这种观点其实是很值得商榷的。乾嘉学者中固有专经之士,然亦不乏博学之儒。据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记载,吴派学术的先导者惠士奇“博通六艺、九经、诸子及《史》、《汉》、《三国志》,皆能闇颂。”他曾谓“今之校官,古博士也。博士明于古今,通达国体,今校官无博士之才,弟子何所效法!”吴派中坚惠栋“自经史、诸子、百家、杂说及释道二藏,靡不穿穴。……乾隆十五年,诏举经明行修之士,两江总督文端公尹继善、文襄公黄廷桂交章论荐,有‘博通经史,学有渊源’之语。”吴派大师钱大昕“精研古经义声音训诂之学,旁及壬遁太乙星命,靡不博综而深究焉。”“至于辨文字之诂训,考古今之音韵,以及天文舆地,草木虫鱼,散见于《文集》、《十驾斋养新录》者,不下数万言,文多不载。尝谓自惠、戴之学盛行于世,天下学者但治古经,略涉三史,三史以下茫然不知,得谓之通儒乎?所著《二十二史考异》,盖有为而作也。”“先生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不专攻一艺而无艺不精。经史之外,如唐、宋、元、明诗文集、小说、笔记,自秦汉及宋元金石文字,皇朝典章制度,满洲蒙古氏族,皆研精究理,不习尽工。……先生学究天人,博综群籍,自开国以来,蔚然一代儒宗也。”阮元亦谓:“国初以来,诸儒或言道德,或言经术,或言文字,或言天文,或言地理,或言文字、音韵,或言金石、诗文,专精者固多,兼擅者尚少,惟嘉定钱辛楣先生能兼其成。”吴派另一重要人物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一百卷,主于校勘本文,补正譌脱,审事迹之虚实,辨纪传之异同,最详于舆地、职官、典章、制度,独不喜褒贬人物,以为空言无益也。又有《蛾术编》一百卷,……其书辨博详明,与洪容斋、王深宁不相上下。”吴派学术号称“纯汉学”,最以专精为世人称道,而其几位代表人物之博学尚且如此,可见他们并未偏离顾氏所倡导的博通学风。至于皖派学术,本来就以考据详博见长,而尤重义理之阐发。江藩评其开创者江永说:“考其学行,乃一代通儒,戴君为作行状,称其学自汉经师康成后罕其俦匹,非溢美之辞。”其代表人物戴震,更是精研经学、史学、小学、音韵、训诂,博通天文、历算、地理、水利之学,其多闻博学之名饮誉学界。扬州派学者治学惟是为求,不守门户,其学术范围更为广博。江藩称其代表人物汪中“博综群籍,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遂为通人焉。”其另一领袖焦循专研经书,博览典籍,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无所不究。他提倡“通核”之学,主张治学要“主以全经,贯以百氏,协其文辞,揆以道理。”阮元《通儒扬州焦君传》称“君善读书,博闻强记,识力精卓,于学无所不通,著书数百卷,尤邃于经。于经无所不治,而于《周易》、《孟子》专勒成书。”上述可见,乾嘉学者不仅从专精方向上深化了顾氏所开创的各门学术,而且在学术气象上亦进一步弘扬了顾氏所倡导的广博学风。
  
'' 治学门径''
+
=== 治学门径===
 
 顾炎武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以明音韵为治学之根本。他提出由音韵文字而通经子百家的口号,其言曰:“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诸子百家之书,亦莫不然。”在他看来,治音韵为通经的关键,知音才能通经,通经才能明道,明道才能救世。故他以阐幽扶微之心,抱明道救世之志,发明古音,考正古韵,开辟了清代学者以音明经,通经明道,明道救世的学术路线。其后,乾嘉学者皆推崇顾氏的音韵学成就,并把由音韵以通训诂、就古音以求古义作为他们治学的基础。如吴派学者惠士奇说:“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故古训不可改也。”钱大昕说:“六经者圣人之言,因其言以求其义,则必自训诂始。”王鸣盛说:“经以明道,而求道者不必空执义理以言之也,但当正文字,辨音读,释训诂,通传注,则义理自见,而道在其中矣。”皖派学者尤其注重以文字、音韵为基点,从训诂、名物入手阐明经文“大义”。如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段玉裁说:“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扬州派学者王念孙亦认为:“故训之指,本于声音。”又说:“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阮元则说:“圣贤之道存于经,经非诂不明。”又说:“圣人之道,譬若宫墙,文字训诂,其门径也。门径苟误,跬步皆歧,安能升堂入室乎?学人求道太高,卑视章句,譬犹天际之翔,出于丰屋之上,高则高矣,户奥之间未实窥也。”在这种观念导引下,乾嘉学者皆用心于音韵文字、训诂考据的研究,使清代的小学、经学高潮迭起,别开出新的局面。而论其发轫之功,实始乎顾氏。顾氏在研究音韵训诂和经史考证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完善的治学方法。他善于以札记的形式,通过排比资料,相互参照,而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继而广征博引,援古证今,以批驳舛谬,辨正疑误。潘耒称其“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其“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顾氏发明的这些治学方法,包括重纂辑、明流变、善归纳、求证佐、躬实察等等,后来皆成为乾嘉学者治学的法门。如钱大昕仿顾氏《日知录》之体例,作《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卷,于小学、经学、史学、典制、职官、氏族、金石、舆地、天文、历算、辞章之学,皆造其微。阮元称其书“皆精确中正之论,即琐言剩义,非贯通原本者不能,譬之折杖一枝,非邓林之大不能有也。”钱氏又撰《廿二史考异》一百卷,运用顾氏之历史考据方法,辨正古史,考证史事,祛疑指瑕,拾遗规过,考史之功,最享时誉。王鸣盛作《十七史商榷》一百卷,对十七部正史改讹补脱,去衍勘误,考事迹之虚实,辨纪传之异同,诠解蒙滞,审核舛驳,最为精审。王氏晚年又将考证所得,编为《蛾术编》一百卷,其书辨博详明,学风亦直承顾氏。赵翼撰《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评判史书体例,正读文字讹误,补缺订伪史事,比类综合史料,其持论皆能斟酌时势,考据尤为精赅通贯。他曾自云“或以比顾亭林《日知录》,谓其身虽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则吾岂敢。”此虽赵氏谦逊之言,然其治学实以顾氏为宗。他又撰《陔余丛考》四十三卷,于经义、史学、掌故、艺文、纪年、官制、科举、风俗、丧礼、器物、术数、神佛、称谓之属,皆详加探究,颇能综贯异说,考竟源流。王念孙撰《读书杂志》八十二卷,对《逸周书》、《战国策》、《管子》、《荀子》、《晏子春秋》、《墨子》、《淮南子》、《史记》、《汉书》、《汉隶拾遗》等典籍中古义之晦,钞写之误,均一一正明。其子王引之撰《经义述闻》三十二卷,对古文古义详加考订。又搜集先秦至西汉古籍中之语助词,考证辨误,分字编次,成《经传释词》十卷,与《经义述闻》相表里。王氏父子之考据训诂,皆服膺顾氏《日知录》之学旨。其他如臧琳之《经义杂记》,卢文弨之《群书拾补》、《钟山札记》、《龙城札记》,何焯之《义门读书记》,汪中之《知新记》,臧庸之《拜经日记》等,亦莫不奉顾氏之学为楷模。
 
 顾炎武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以明音韵为治学之根本。他提出由音韵文字而通经子百家的口号,其言曰:“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诸子百家之书,亦莫不然。”在他看来,治音韵为通经的关键,知音才能通经,通经才能明道,明道才能救世。故他以阐幽扶微之心,抱明道救世之志,发明古音,考正古韵,开辟了清代学者以音明经,通经明道,明道救世的学术路线。其后,乾嘉学者皆推崇顾氏的音韵学成就,并把由音韵以通训诂、就古音以求古义作为他们治学的基础。如吴派学者惠士奇说:“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故古训不可改也。”钱大昕说:“六经者圣人之言,因其言以求其义,则必自训诂始。”王鸣盛说:“经以明道,而求道者不必空执义理以言之也,但当正文字,辨音读,释训诂,通传注,则义理自见,而道在其中矣。”皖派学者尤其注重以文字、音韵为基点,从训诂、名物入手阐明经文“大义”。如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段玉裁说:“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扬州派学者王念孙亦认为:“故训之指,本于声音。”又说:“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阮元则说:“圣贤之道存于经,经非诂不明。”又说:“圣人之道,譬若宫墙,文字训诂,其门径也。门径苟误,跬步皆歧,安能升堂入室乎?学人求道太高,卑视章句,譬犹天际之翔,出于丰屋之上,高则高矣,户奥之间未实窥也。”在这种观念导引下,乾嘉学者皆用心于音韵文字、训诂考据的研究,使清代的小学、经学高潮迭起,别开出新的局面。而论其发轫之功,实始乎顾氏。顾氏在研究音韵训诂和经史考证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完善的治学方法。他善于以札记的形式,通过排比资料,相互参照,而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继而广征博引,援古证今,以批驳舛谬,辨正疑误。潘耒称其“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其“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顾氏发明的这些治学方法,包括重纂辑、明流变、善归纳、求证佐、躬实察等等,后来皆成为乾嘉学者治学的法门。如钱大昕仿顾氏《日知录》之体例,作《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卷,于小学、经学、史学、典制、职官、氏族、金石、舆地、天文、历算、辞章之学,皆造其微。阮元称其书“皆精确中正之论,即琐言剩义,非贯通原本者不能,譬之折杖一枝,非邓林之大不能有也。”钱氏又撰《廿二史考异》一百卷,运用顾氏之历史考据方法,辨正古史,考证史事,祛疑指瑕,拾遗规过,考史之功,最享时誉。王鸣盛作《十七史商榷》一百卷,对十七部正史改讹补脱,去衍勘误,考事迹之虚实,辨纪传之异同,诠解蒙滞,审核舛驳,最为精审。王氏晚年又将考证所得,编为《蛾术编》一百卷,其书辨博详明,学风亦直承顾氏。赵翼撰《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评判史书体例,正读文字讹误,补缺订伪史事,比类综合史料,其持论皆能斟酌时势,考据尤为精赅通贯。他曾自云“或以比顾亭林《日知录》,谓其身虽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则吾岂敢。”此虽赵氏谦逊之言,然其治学实以顾氏为宗。他又撰《陔余丛考》四十三卷,于经义、史学、掌故、艺文、纪年、官制、科举、风俗、丧礼、器物、术数、神佛、称谓之属,皆详加探究,颇能综贯异说,考竟源流。王念孙撰《读书杂志》八十二卷,对《逸周书》、《战国策》、《管子》、《荀子》、《晏子春秋》、《墨子》、《淮南子》、《史记》、《汉书》、《汉隶拾遗》等典籍中古义之晦,钞写之误,均一一正明。其子王引之撰《经义述闻》三十二卷,对古文古义详加考订。又搜集先秦至西汉古籍中之语助词,考证辨误,分字编次,成《经传释词》十卷,与《经义述闻》相表里。王氏父子之考据训诂,皆服膺顾氏《日知录》之学旨。其他如臧琳之《经义杂记》,卢文弨之《群书拾补》、《钟山札记》、《龙城札记》,何焯之《义门读书记》,汪中之《知新记》,臧庸之《拜经日记》等,亦莫不奉顾氏之学为楷模。
  
== 为学宗旨 ==
+
=== 为学宗旨===
 
 顾炎武治学,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剿说玄理的虚芜之论,坚决反对雕琢辞章、缀辑故实的无用之学,极力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理念。在他看来,学问之道,贵在明道淑人,抚世宰物。因此,他主张以“修己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故顾氏的学问,皆是“坐而言,可起而行”的实用之学。 顾氏的经世致用之旨,对乾嘉学者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历来学者们纷争最多的一个问题。其中比较通行的观点是,认为乾嘉学者背离了顾氏经世致用的精神。这种“背离”说的基本论点是,认为乾嘉学者皆沉溺考据,埋首故纸,博古而不通今,论史而不议政,因而泯灭了清初学者的体国忧患和济世情怀。这种观点就乾嘉时期思想界万马齐喑的现实来看,确实不无道理,但如若细究当时学界的文化境遇和学者的文化心态,就会发现问题其实并非如此简单。
 
 顾炎武治学,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剿说玄理的虚芜之论,坚决反对雕琢辞章、缀辑故实的无用之学,极力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理念。在他看来,学问之道,贵在明道淑人,抚世宰物。因此,他主张以“修己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故顾氏的学问,皆是“坐而言,可起而行”的实用之学。 顾氏的经世致用之旨,对乾嘉学者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历来学者们纷争最多的一个问题。其中比较通行的观点是,认为乾嘉学者背离了顾氏经世致用的精神。这种“背离”说的基本论点是,认为乾嘉学者皆沉溺考据,埋首故纸,博古而不通今,论史而不议政,因而泯灭了清初学者的体国忧患和济世情怀。这种观点就乾嘉时期思想界万马齐喑的现实来看,确实不无道理,但如若细究当时学界的文化境遇和学者的文化心态,就会发现问题其实并非如此简单。
  
行 326: 行 303:
 
 乾嘉学者的经世意识与顾氏的经世胸次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然细究其本末源流,不难发现他们共同的学术理念和相似的学术心态,其间的联系可谓薪尽火传,从未断隔。上述可见,顾炎武对乾嘉学派的影响既深且广,称其为乾嘉宗师是当之无愧的。那种认为乾嘉学者只能算得上“半个亭林”的观点实值得重新考虑
 
 乾嘉学者的经世意识与顾氏的经世胸次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然细究其本末源流,不难发现他们共同的学术理念和相似的学术心态,其间的联系可谓薪尽火传,从未断隔。上述可见,顾炎武对乾嘉学派的影响既深且广,称其为乾嘉宗师是当之无愧的。那种认为乾嘉学者只能算得上“半个亭林”的观点实值得重新考虑
  
9 关于治学 编辑
+
==  关于治学 ==
原文
 
  
顾炎武作品
+
=== 顾炎武作品===
顾炎武作品
+
==== 顾炎武作品====
 
   亭林先生①自少至老手不释②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③,呼老兵诣④道边酒垆⑤,对坐痛饮。咨⑥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⑦无所疑⑧乃⑨已⑩。马上无事,辄⑪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⑫颠坠⑬崖后,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旨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选自《清朝艺苑·顾炎武》
 
   亭林先生①自少至老手不释②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③,呼老兵诣④道边酒垆⑤,对坐痛饮。咨⑥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⑦无所疑⑧乃⑨已⑩。马上无事,辄⑪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⑫颠坠⑬崖后,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旨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选自《清朝艺苑·顾炎武》
  
译文
+
==== 译文====
  
 
 亭林先生从小到老手上都没放下过书,出门时总用一匹骡子两匹马扛着书。有时候走到了边塞岗亭,就招呼亭边的老兵一道去路边的小酒店,面对面坐着,开怀痛饮。询问他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如果和自己知道的有所不同,就打开纸张详细记录、更正,一定要到没有任何疑惑时才停下。坐在马背上空闲的时候,他就跨着马鞍默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它们的注释文(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 )。即使有时候遇到亲朋好友也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会因此(太专心的辄据鞍默)跌落到沟中,他却也不觉得后悔。读书认真仔细到这个地步,他的学问自然就博大精深到没有人能与他相比的程度了。
 
 亭林先生从小到老手上都没放下过书,出门时总用一匹骡子两匹马扛着书。有时候走到了边塞岗亭,就招呼亭边的老兵一道去路边的小酒店,面对面坐着,开怀痛饮。询问他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如果和自己知道的有所不同,就打开纸张详细记录、更正,一定要到没有任何疑惑时才停下。坐在马背上空闲的时候,他就跨着马鞍默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它们的注释文(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 )。即使有时候遇到亲朋好友也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会因此(太专心的辄据鞍默)跌落到沟中,他却也不觉得后悔。读书认真仔细到这个地步,他的学问自然就博大精深到没有人能与他相比的程度了。
 +
 +
[[Category:明朝文学家]]
 +
[[Category:武俠小說人物]]
 +
[[Category:儒家人物]]

於 2022年9月1日 (四) 07:29 的最新修訂

歷史名人顧炎武

顧炎武(拼音: Gu Yanwu ),(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輾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顧炎武學問淵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為一。詩多傷時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學

顧炎武於明萬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生於崑山千燈鎮,原為顧同應之子,曾祖顧章志,顧氏為江東望族,徐幹學徐秉義徐元文三人是顧炎武的外甥。顧炎武過繼給去世的堂伯顧同吉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歲未婚守節,「晝則紡織,夜觀書至二更乃息」,獨力撫養顧炎武成人,教以岳飛、文天祥、方孝孺忠義之節。顧炎武14歲取得諸生資格後,便與同里摯友歸莊共入復社。二人個性特立耿介,時人號為「歸奇顧怪」。顧炎武以「行己有恥」、「博學於文」為學問宗旨,屢試不中,「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以為「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盛於咸陽之郊」,自27歲起,斷然棄絕科舉帖括之學,遍覽歷代史乘、郡縣誌書,以及文集、章奏之類,輯錄其中有關農田、水利、礦產、交通等記載,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開始撰述《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崇禎十四年(1641)二月,祖父顧紹芾病故。崇禎十六年(1643)夏,以捐納成為國子監生。

南明抗清

  清兵入關後,顧炎武暫居語濂經,由崑山縣令楊永言之薦,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務,「須知六軍出,一掃定 神州。」(《亭林詩集》一,《感事》)顧炎武把復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滿腔熱忱,「思有所建白」(吳映奎《顧亭林先生年譜》),撰成《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即著名的「乙西四論」,為行朝出謀劃策,針對南京政權軍政廢弛及明末種種弊端,從軍事戰略、兵力來源和財政整頓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議。順治二年(1645)五月,顧炎武取道鎮江赴南京就職,尚未到達,南京即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軍崩潰,清軍鐵騎又指向蘇、杭。其時,江南各地抗清義軍紛起。顧炎武和摯友歸莊吳其沆(字同初,上海嘉定人)投筆從戎,參加了僉都御史王永柞為首的一支義軍。諸義軍合謀,擬先收復甦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一時「戈矛連海外,文檄動江東」(《亭林詩集》一,《千里》);惜乎殘破之餘,實不敵氣焰正熾的八旗精銳,義軍攻進蘇州城即遇伏而潰,松江、嘉定亦相繼陷落。顧炎武潛回崑山,又與楊永言、歸圖冊管理莊等守城拒敵;不數日崑山失守,死難者多達4萬,吳其沆戰死,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斷,兩個弟弟被殺,炎武本人則因城破之前已往語濂徑而僥倖得免。9天後,常熟陷落,炎武嗣母王氏聞變,絕食殉國,臨終囑咐炎武,說:「我雖婦人,身受國恩,與國俱亡,義也。汝無為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於地下。」(《先妣王碩人行狀》)

安葬王氏後,這年閏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年號隆武。經大學士路振飛(字見白,號皓月,河北曲周人)推薦,隆武帝遙授炎武為兵部職方司主事;由於嗣母新喪,炎武二時難以赴任,只能「夢在行朝執戟班」(《詩集》一,《延平使至》)。當時,清松江提督與巡撫土國寶不和。前明兵科給事中陳子龍(字臥子,復社名士,松江人)、成安府推官顧咸正(字端木,崑山人)、兵部主事楊延樞(字維斗,江蘇吳縣人)等暗中策動吳勝兆舉義反正,咸正為炎武同宗長輩,陳子龍等都與炎武往來密切,這件事炎武也是參預了的。順治四年(1647)夏,事情敗露, 「幾事一不中,反覆天地黑」;(《詩集》一,《哭陳太僕》),勝兆被解往南京斬首,清廷大肆搜捕同案諸人。子龍往投炎武,炎武當時已離家出亡;於是子龍逃入顧咸正之子天遴、天逵家躲藏,不久三人即被逮,炎武多方營救,未能奏效。其間,炎武還往尋成正,「扁舟來勸君:行矣不再計」(《詩集》一,《哭顧推官》)、催促他及時出走,而咸正不聽。結果,陳子龍乘差官不注意時投水自盡,楊延樞及顧氏父子先後遇害,受此案株連而死者40餘人。

在策動吳勝兆反正的同時,炎武還進行了其他一些活動。順治三年(1646),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職方司主事之任,大約將行之際,路振飛派人與他聯繫,要他聯絡「淮徐豪傑」。此後四五年中,炎武「東至海上,北至王家營(今屬江蘇淮陰),僕僕往來」(鄧之誠《清詩紀事》),奔走於各股抗清力量之間,「每從淮上歸,必詣洞庭(按即太湖)告振飛之子澤溥,或走海上,謀通消息」,意圖糾合各地義軍伺機而動。

雖然弘光及閩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權先後瓦解,炎武親身參與的抗清活動也一再受挫,但是,炎武並未因此而頹喪。他以填海的精衛自比:「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詩集》一,《精衛》)。

家族風波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當崇禎末年,炎武嗣祖紹芾及兄長顧緗(字遐篆)先後去世,又逢吳中大旱,「一時喪荒賦徭猖集」(歸莊《送顧寧人北游序》),炎武無奈,曾將祖產田800畝賤價典給崑山豪族葉方恆( 字嵋初);其時,炎武的堂叔等人為爭奪遺產,又挑起家難,他們還與本來就蓄意侵吞炎武家產的葉氏內外勾結,炎武在崑山千墩的故唐和在常熟語濂徑的住所曾幾次被這夥人洗劫及縱火焚燒。到順治七年(1650),葉方恆又企圖加害顧炎武,炎武為了避禍,只得「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賈」(《詩集》二,《流轉》),離開崑山出走,更名為商人蔣山傭。此後五年中,他都在吳、會之間奔波往來。儘管遁跡商賈,炎武依然心存故國,時時關注着沿海一帶抗清鬥爭的進展情況,希望能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在《流轉》詩中寫道:「……晨上北固樓,慨然涕如雨……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滸。功名會有時,杖策追光武。」

率眾結社

當張名振(字候服,南京人)於順治十年(1653)九月在長江口大破清兵,進屯崇明(今屬上海),明年正月,又率「海艦數百」溯長江而上,直抵鎮江,並登金山遙祭孝陵(明太祖朱元璋陵,在今南京中華門外)之際,炎武為之歡忭鼓舞,他興奮地寫道:「東風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動搖,塔鈴語不休。水軍十一萬,虎嘯臨皇州。巨艦作大營,飛艫為前茅。黃旗亘長江,戰鼓出中洲……沉吟十年余,不見旌旆浮,忽聞王旅來,先聲動燕幽。闔閭用子胥,鄢郢不足收。祖生奮擊揖,肯效南冠囚。願言告同袍,乘時莫淹留。」(《詩集》二,《金山》)

這一時期,顧炎武還同歸莊、陳忱(字遐心,浙江吳興人)、吳炎(字赤溟,江蘇吳江人)、潘檉章(字力田,吳江人)、王錫闡(字寅旭,吳江人)等共結驚隱詩社,表面上以「故國遺民」「優遊文酒」(汪曰楨《南潯縝志》),其實是以詩社為掩護,秘密進行抗清活動。炎武在淮安結識定交的摯友王略(字起田,淮安人)、萬壽祺(字年少,徐州人)也都是富有民族氣節的志士。

順治十一年(1654)春,顧炎武遷居南京神烈山南麓。神烈山即鐘山,三國時改名蔣山,明嘉靖中又一度改稱神烈山。三百年前,朱元璋攻克南京(當時名集慶),以此為根據地,東征西討,10餘年後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大明帝國。炎武「遍游沿江一帶,以觀舊都畿輔之盛」(《神道表》),山川依然而人事全非,頗有不勝今昔之感。

牢獄之災

順治十二年(1655)春季,炎武回到家鄉崑山。原來,顧氏有世仆名陸恩,因見顧家日益沒落,炎武又久出不歸,於是背叛主人,投靠葉方恆,兩人且圖謀以「通海」(即與閩浙沿海的南 明集團有聯繫)的罪名控告炎武,打算置之死地。炎武回崑山,秘密處決陸恩,而葉方恆又與陸之婿勾結,私下將炎武綁架關押,並迫脅炎武,令其自裁。一時「同人不平」,士林大嘩。所幸炎武知友路澤博(字蘇生)與松江兵備使者有舊,代為說項,炎武一案才得以移交松江府審理,最後,以「殺有罪奴」的罪名結案。當事情危急之際,歸莊計無所出,只好向錢謙益求援。謙益字受之,號牧齋,常熟人,順治初曾任禮部右侍郎,是當時文壇領袖。錢氏聲言:「如果寧人是我門生,我就方便替他說話了。」歸莊不願失去錢氏這一奧援,雖然明知炎武不會同意,還是代炎武拜謙益為師。炎武知道後,急忙叫人去索回歸莊代書的門生帖子,而謙益不與;便自寫告白一紙,聲明自己從未列於錢氏門牆,托人在通衢大道上四處張貼。謙益大為尷尬,解嘲道:「寧人忒性急了!」

十三年(1656)春,炎武出獄。儘管歸莊等同邑知名之士極力排解,而葉方恆到此時仍不甘心,竟派遣刺客跟蹤。仲夏,炎武返鐘山,行經南京太平門外時突遭刺客襲擊,「傷首墜驢」,幸而遇救得免;嗣後,葉方恆還指使歹徒數十人洗劫炎武之家,「盡其累世之傳以去」(歸莊《送顧寧人北游序》)。這之前的幾年當中,炎武曾數次準備南下,赴福建參加沿海地區風起雲湧的抗清復明事業,但由於各種原因,最終都未能成行;至此,炎武決計北游,以結納各地抗清志士,考察北中國山川形勢,徐圖復明大業。遠行避禍當然也是一個原因。

累拒仕清

  順治十四年(1657)元旦,炎武晉謁孝陵。7年之間,炎武共六謁孝陵,以寄故國之思,然後返崑山,將家產盡行變賣,從此掉首故鄉,一去不歸。是年炎武45歲。順治十六年(1659) ,至山海關,憑弔古戰場,此後20多年間,炎武孑然一身,遊蹤不定,足跡遍及山東、河北、山西、河南,「往來曲折二三萬里,所覽書又得萬餘卷」(《亭林佚文輯補·書楊彝萬壽棋(為顧寧人征天下書籍啟)後》),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晚年,始定居陝西華陰。康熙七年(1668),又因萊州黃培詩案入獄,得友人李因篤等營救出獄。康熙十年(1671),游京師,住在外甥徐幹學家中,熊賜履設宴款待炎武,邀修《明史》,炎武拒絕說:「果有此舉,不為介之推逃,則為屈原之死矣!」。   

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帝開博學鴻儒科,招致明朝遺民,顧炎武三度致書葉方藹,表示「耿耿此心,終始不變」,以死堅拒推薦,又說「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以身殉之矣!」。康熙十八(1679)清廷開明史館,顧炎武以「願以一死謝公,最下則逃之世外」回拒熊賜履。康熙十九年(1680),顧炎武夫人死於崑山,他在妻子的靈位前痛哭祭拜,作詩云「貞姑馬鬣在江村,送汝黃泉六歲孫。地下相逢告父姥,遺民猶有一人存。」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初四(2月10日)在山西曲沃韓姓友人家,上馬時不慎失足,嘔吐不止,初九(2月15日)丑刻卒,這位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享年七十。

人物評價

學術思想

  顧炎武被稱作是清朝「開國儒師」、「 清學開山」始祖,是著名經學家、史地學家、音韻學家。他學識淵博,在經學、史學、音韻、小學、金石考古、方志輿地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較深造詣,建樹了承前啟後之功。他繼承明季學者的反理學思潮,不僅對陸王心學作了清算,而且在性與天道、理氣、道器、知行、天理人慾諸多範疇上,都顯示了與程朱理學迥異的為學旨趣。顧炎武為學以經世致用的鮮明旨趣,樸實歸納的考據方法,創辟路徑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眾多學術領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學風的終結,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的先路,給予清代學者以極為有益的影響。顧炎武還提倡「利國富民」,並認為「善為國者,藏之於民」。他大膽懷疑君權,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啟蒙思想色彩的「眾治」的主張。他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意義和影響深遠,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奮進的精神力量。 他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錢穆稱其重實用而不尚空談,「能於政事諸端切實發揮其利弊,可謂內聖外王體用兼備之學」顧炎武強調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日知錄》卷十三《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另著有《日知錄》、《肇域志》、《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明道救世

面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顧炎武認為當務之急在於探索「國家治亂之源,生民根本之計」(《亭林佚文輯補·與黃太沖書》)。他在纂輯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首先關注的是土地兼併和賦稅繁重不均等社會積弊 ,對此進行了有力的揭露,指出「世久積弊,舉數十屯而兼併於豪右,比比皆是」,乃至出現了「有田連阡陌,而戶米不滿斗石者;有貧無立錐,而戶米至數十石者」的嚴重情況。在所撰寫的《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和《郡縣論》中,他探索了造成上述社會積弊的歷史根源,表達了要求進行社會改革的思想願望。他指出「郡縣之弊已極」,癥結就在於「其專在上(《文集》卷一),初步觸及到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問題,從而提出了變革郡縣制的要求。他指出,」法不變不可以教今……而姑守其不變之名,必至於大弊「(《文集》卷六)。在《日知錄》中,他更是明確地宣稱自己的撰寫目的就是:「意在撥亂滌污,法古用復,啟多聞於來學,待一治於後王」(《文集》卷六),並強調「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文集》卷四)。

顧炎武在「明道救世」這一經世思想的指導下,提倡「利民富民」。他認為,「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貧」(《文集》卷一),因而認為「有道之世」,「必以厚生為本」(《日知錄》卷二),他希望能逐步改變百姓窮困的境遇,達到「五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日知錄》卷二)。他不諱言「財」「利」。他說:「古之人君,未嘗諱言財也。……民得其利,則財源通而有益於官;官專其利,則財源塞而必損於民。」(《日知錄》卷十二)他認為問題不在於是否言財言利,而在於利民還是損民,在於「民得其利」還是「官專其利」。他認為自萬曆中期以來,由於「為人上者」只圖「求利」,以致造成「民生愈貧,國計亦愈窘」的局面。由此,他主張實行「藏富於民」的政策,認為「善為國者,藏之於民」。並且指出只有這樣,才是真知其「本末」的做法(《日知錄》卷十二)。 顧炎武也和黃宗羲、王夫之一樣,從不同的角度對「私」作出了肯定,並對公與私的關係作了辯證的論述。他說:「自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為王政也。」(《日知錄》卷四)這就把人之有私看作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現象,並且認為「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文集》卷一)他的這種利民富民和「財源通暢」的主張,以及對「私」的肯定,都反映了當時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狀態下新興市民階層的思想意識。

顧炎武從「明道救世」的經世思想出發,還萌發了對君權的大膽懷疑。他在《日知錄》的「君」條中,旁徵博引地論證了「君」並非封建帝王的專稱,並進而提出反對「獨治」,主張「眾 治」,所謂「人君之於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卷六),強調「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卷九)。他雖然還未直接否定君權,未能逾越封建的藩籬,但他這種懷疑君權、提倡「眾治」的主張,卻具有反對封建專制獨裁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的色彩。顧炎武「明道救世」的經世思想,更為突出的是他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響亮口號。顧炎武所說的天下興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興亡,而是指廣大的中國人民生存和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延續。因此,他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口號,就成為一個具有深遠意義和影響的口號,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奮進的精神力量。而在顧炎武的一生中,也確實是以「天下為己任」而奔波於大江南北,即令他在病中,還在呼籲「天生豪傑,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文集》卷三),充分表達了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高尚情操。

經濟理學

晚明以來,陽明心學以至整個宋明理學已日趨衰頹,思想學術界出現了對理學批判的實學高潮,顧炎武順應這一歷史趨勢,在對宋明理學的批判中,建立了他的以經學濟理學之窮的學術思想。

      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是以总结明亡的历史教训为出发点的,其锋芒所指,首先是阳明心学。他认为,明朝的覆亡乃是王学空谈误国的结果。他写道:“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卷七)他对晚明王学末流 的泛滥深恶痛绝,认为其罪“深于桀纣”。他进而揭露心学“内释外儒”之本质,指斥其违背孔孟旨意。他认为儒学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其文在《诗》、《书》、《礼》、《易》、《春秋》”,“其用之身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同上)。他直分赞同宋元之际著名学者黄震对心学的批评:“近世喜言心学,舍全章本旨而独论人心道心,甚者单摭道心二字而直谓心即是道,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其去尧舜禹授天下本旨远矣。”(同上)既然陆王心学是佛教禅学,背离了儒学修齐治平的宗旨,自当属摒弃之列。 在顾炎武看来,不惟陆王心学是内向的禅学,而且以“性与天道”为论究对象的程朱理学亦不免流于禅释。他批评说:“今之君子……是以终日言性与天道,而不自知其堕于禅学也。”(同上,卷七)又说:“今日《语录》几乎充栋矣,而淫于禅学者实多,然其说盖出于程门。”(《文集》卷六)他还尖锐地指出:“孔门未有专用心于内之说也。用心于内,近世禅学之说耳。……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日知录》卷一八)这不仅是对陆王心学的否定,也是对程朱理学的批评。但是,在面临以什么学术形态去取代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氛择时,却受到时代的局限,他无法找到更科学更新颖的理论思维形式,只得在传统儒学的遗产中寻找出路,从而选择了复兴经学的途径:“以复古作维新”。   

顧炎武採取復興經學的學術途徑,不是偶然的,而是學術自身發展的結果。從明中期以來學術發展的趨勢來看,雖然「尊德性」的王學風靡全國,但羅欽順、王廷相、劉宗周、黃道周,重「學問思辨」的「道問學」也在逐漸抬頭。他們把「聞見之知」提到了重要地位,提倡「學而知之」,強調「讀書為格物致知之要」,重視對儒家經典的研究。而在嘉靖、隆慶年間,就有學者歸有光明確提出「通經學古」(《歸震川先生全集》卷七)的主張,認為「聖人之道,其跡載於六經」(同上),不應該離經而講道。明末學者錢謙益更是與之同調,認為「離經而講道」會造成「賢者高自標目務勝前人,而不肖才汪洋自恣莫不窮潔」(《初學集》卷二八)的不良後果,他提倡治經「必以漢人為宗主」(同上書,卷二九)。以張溥、張采、陳子龍為代表的「接武東林」的復社名士,從「務為有用」出發,積極提倡以通經治史為內容的「興復古學」(《復社記略》卷一)。這就表明復興經學的學術途徑,已在儒學內部長期孕育,成為顧炎武「經學即理學」、用經學以濟理學之窮思想的先導。

顧炎武也正是沿着明季先行者的足跡而開展復興經學的學術途徑的。他在致友人施愚山的書札中就明確提出了「理學,經學也」(《文集》卷三)的主張,並指斥說「今之所謂理學,禪學也」(同上)。他認為,經學才是儒學正統,批評那種沉溺於理學家的語錄而不去鑽研儒家經典的現象是「不知本」。他號召人們「鄙俗學而求六經」,主張「治經復漢」。他指出:「經學自有源流,自漢而六朝、而唐而宋,必一一考究,而後及於近儒之著,然後可以知其異同離合之指。」(同上書,卷四)在他看來,古代理學的本來面目即是樸實的經學,正如全祖望所概括的「經學即理學」(《鮚琦亭集》卷一二),只是後來由於道二教的滲入而禪化了。因此,他倡導復興經學,要求依經而講求義理,反對「離經而講道」。顧炎武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稱為「務本原之學」(《亭林文集》卷四)

此外,顧炎武還倡導「讀九經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同上)的治學方法。他身體力行,潛心研究,考辨精深,撰寫出《日知錄》、《音學五書》等極有學術價值的名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談及《日知錄》時,說:「炎武學有本原,博瞻而能貫通,每一事必詳其始末、參以證佐而後筆之於書,故引據洗繁而牴牾少。」顧炎武的學術主張使當時學者折服而心嚮往之,在學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轉移治學途徑的作用,使清初學術逐漸向着考證經史的途徑發展。梁啓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說顧炎武開創了一種新的學風,即主要是治古代經學的學風。汪中也曾說:「古學之興也,顧氏始開其端。」(《國朝六儒頌》)顧炎武成為開啟一代漢學的先導。

博學於文

「博學於文」、「行己有恥」二語,分別出自《論語》的《顏淵》篇和《子路》篇,是孔子在不同場合答覆門人問難時所提出的兩個主張。顧炎武將二者結合起來,並賦予了時代的新內容,成了他的為學宗旨與處世之道。他說:「愚所謂聖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學於文』,曰『行己有恥』。自一身以至天下國家,皆學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之間,皆有恥之事也。」(《文集》卷三)可見,他所理解的「博學於文」是和「家國天下」之事相聯繫的,因而也就不僅僅限於文獻知識,還包括廣聞博見和考察審問得來的社會實際知識。他指責王學末流「言心言性,舍多而學以求一貫之方,置四海之困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說」,說明他所關心的還是「四海之困窮」的天下國家之事,所注重的自然是「經世致用之實學」,這也就是顧炎武「博學於文」的為學宗旨。

行己有恥

所謂「行己有恥」,即是要用羞惡廉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顧炎武把「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等處世待人之道都看成是屬於「行己有恥」的範圍。有鑑於明末清初有些學人和士大夫寡廉鮮恥、趨炎附勢而喪失民族氣節,他把「博學於文」與「行己有恥」結合起來,強調二者的關係。他說:「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非好古而多聞,則為空虛之學。以無本之人而講空虛之學,吾見其日是從事於聖人而去之彌遠也。」(《文集》卷三)因此,他認為只有懂得羞惡廉恥而注重實學的人,才真正符合「聖人之道」。否則,就遠離了「聖人之道」。所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既是顧炎武的為學宗旨和立身處世的為人之道,也是他崇實致用學風的出發點。

此外,顧炎武「博學於文」的為學宗旨的一大特色,是他不僅強調讀書,而且提倡走出書齋、到社會中去考察。他說:「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猶當博學審問。……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雖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於天下。」(《文集》卷四)他提倡讀書與考察相結合的方法,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這個方法的提出和運用,開創了清初實學的新風。

古韻研究

顧炎武把古韻分為10部,其中有4部成為定論,即歌部、陽部、耕部、蒸部。其餘幾部也都初具規模,後來各家古韻分部,都是在顧氏分部的基礎上加細加詳。顧炎武在音韻學上的最大貢獻是用離析「唐韻」(實際是《廣韻》)的方法研究古韻。宋人也曾研究古韻,但把《唐韻》的每一個韻部看成一個整體,沒有想到把它們拆開,因此,儘管把韻部定得很寬,仍然不免出韻。另一個極端是遇字逐個解決,沒有注意到語音的系統性。顧炎武則把某些韻分成幾個部分,然後重新與其他的韻部合併。這樣有分有合,既照顧了語音的系統性,又照顧了語音的歷史發展。他首先廢棄平水韻,回到「唐韻」。比如把尤韻一部分字如「丘」、「謀」歸入「之咍」部,這就是「離析唐韻」,回到古韻。再比如把支、麻、庚三韻各分為二,屋韻分為三,令它們歸入不同的古韻部,充分體現了古今語音系統的差別。他的這種離析工作,直到今天大家還公認是很有價值的。其次,他最先提出用入聲配陰聲。《詩經》常常有入聲字跟陰聲字押韻,以及一個字有去入兩讀的現象,顧炎武從這些現象中認識到,除了收唇音的入聲緝、合等韻沒有相應的陰聲韻以外,入聲都應該配陰聲。在古音學的分部問題上,有陰陽入三分法,有陰陽兩分法,按兩分法說,他的作法是對的。

顧炎武在古音學的研究中,一方面有理論的建樹,另一方面有對大量材料的分析,所以後來被學者譽為古音學的奠基者。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音學五書》中。

作品

《日知錄》 三十二卷.

一至七卷論經

八至十二論政治

十三卷論世界風氣

十三四卷論禮制

十六十七卷論科舉

十八至二時一卷論藝術,文學

二十二至二十四卷論名義

二十五卷論古事真妄

二十六卷論史法

二十七卷論注書

二十八卷論雜事

二十九卷論兵事,外國

三十卷論天象術數

三十一卷論地理

三十二卷論雜考

顧亭林自認 日知錄 是生平得意之作:「平生之志與業皆在其中。」

音韻學著作《音學五書》三十八卷,前後三十年,修改過五次。

《古音表》三卷

《易音》 三卷

《詩本音》 十卷

《唐韻正》二十卷

《音論》 三卷

《金石文字記》 六卷

《天下郡國利病書》 一百卷

序曰:「歷覽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縣誌書,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卷文冊之類,有得即錄,共成四十餘帙。

名言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禮義廉恥,是謂四維。

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

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人生富貴駒過隙,惟有榮名壽金石。

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4]

拯斯人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

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目擊世趨,方知治亂之關必在人心風俗,而所以轉移人心整頓風俗,則教化紀綱為不可缺矣。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文之不可絕於天地間者,曰明道也,紀政事也,察民隱也,樂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於天下,有益於將來,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亂神之事,無稽之言,剿襲之說,諛佞之文,若此者,有損於己,無益於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損矣。

詩作

《精衛》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秋山二首》   
      其一   

秋山復秋水,秋花紅未已。烈風吹山岡,磷火來城市。

天狗下巫門,白虹屬軍壘。可憐壯哉縣,一旦生荊杞。

歸元賢大夫,斷脰良家子。楚人固焚麇,庶幾歆舊祀。

勾踐棲山中,國人能致死。嘆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其二   

秋山復秋山,秋雨連山殷。昨日戰江口,今日戰山邊。

已聞右甄潰,復見左拒殘。旌旗埋地中,梯衝舞城端。

一朝長平敗,伏屍遍岡巒。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紅顏。

吳口擁橐駝,鳴笳入燕關。昔時鄢郢人,猶在城南間。

     《古北口》   

霧靈山上雜花生,山下流泉入塞聲。卻恨不逢張少保,磧南猶築受降城。

      《塞下曲二首选一》   

趙信城邊雪化塵,紇干山下雀呼春。即今三月鶯花滿,長作江南夢裡人。

      《路舍人客居太湖东山三十年,寄此代柬》   

翡翠年深伴侶稀,清霜憔悴減毛衣。自從一上南枝宿,更不回身向北飛!

      《白下》   

白下西風落葉侵,重來此地一登臨。清笳皓月秋依壘,野燒寒星夜出林。

萬古河山應有主,頻年戈甲苦相尋。從教一掬新亭淚,江水平添十丈深。

      《又酬傅处士次韵》   

清切頻吹越石笳,窮愁猶駕阮生車。時當漢臘遺臣祭,義激韓讎舊相家。

陵闕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淚發春花。相將便是天涯侶,不用虛乘犯斗槎。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重尋荒徑一衝泥,谷口牆東路不迷。萬里河山人落落,三秦兵甲雨淒淒。

松陰舊翠長浮院,菊芯初黃欲照畦。自笑漂萍垂老客,獨騎羸馬上關西。

       《酬朱监纪四辅》   

十載江南事已非,與君辛苦各生歸。愁看京口三軍潰,痛說揚州十日圍。

碧血未消今戰壘,白頭相見舊征衣。東京朱祜年猶少,莫向尊前嘆式微。

《賦得秋柳》   

昔日金枝間白花,只今搖落向天涯。條空不系長征馬,葉少難藏覓宿鴉。

老去桓公重出塞,罷官陶令乍歸家。先皇玉座靈和殿,淚灑西風日又斜。

       《过苏禄东王墓》   

豐碑遙見炳奎題,尚憶先朝寵日殫。世有國人供灑掃,每勤詞客駐輪蹄。

九河水壯龍狐出,十二城荒向鶴棲。下馬一為郯子問,中原雲鳥正淒迷。

       《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露下空林百草殘,臨風有慟奠椒蘭。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歸白日寒。

一代文章亡左馬,千秋仁義在吳潘。巫招虞殯俱零落,欲訪遺書遠道難。

       《海上四首》  

其一   

長看白日下蕪城,又見孤雲海上生。感慨河山追失計,艱難戎馬發深情。

埋輪拗鏃周千畝,蔓草枯楊漢二京。今日大梁非舊國,夷門愁殺老侯嬴。

其二   

滿地關河一望哀,徹天烽火照胥台。名王白門江東去,故國降幡海上來。

秦望雲空陽鳥散,冶山天遠朔風回。樓船見說軍容盛,左次猶虛授鋮才。

其三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里自登臨。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吊哭深。

水涌神山來白鳥,雲浮仙闕見黃金。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烈士心。

其四   

南營乍浦北南沙,終古提封屬漢家。萬里風煙通日本,一軍旗鼓向天涯。

樓船已奉征蠻敕,博望空乘泛海槎。愁絕王師看不到,寒濤東起日西斜。

軼事典故

晚年居於陝西華陰。學識淵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槽、兵農以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無不究覽。家世有藏書之習,自言在明正德間,已有藏書7 000卷。他遇到異書,必厚資相購。收集有不少古碑殘碣拓本,寫成《金石文字記》、《求古錄》、《石經考》等書。其收集明代史料,僅史錄、奏狀之類文獻至2 000冊。藏書印有「亭林」、「顧炎武印」等。所藏之書,被日本武士入江東縱火燒毀。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亭林詩文集》、《京東考古錄》、《二十一史年表》等數十種 

紀念場所

顧炎武故居,位於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占地60畝,建築面積5450平方米。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顧炎武卒於山西曲沃,由嗣子顧衍生,從弟顧岩扶柩回崑山千燈故里,葬於祖塋嗣父 顧同吉、嗣母王貞孝之墓穴次位,墓前有碑,上刻「顧亭林先生暨配王碩人合墓」;周圍有磚砌矮牆,嵌有清石碑各一塊;墓南有明皇朝為旌表先生嗣母王氏的貞孝坊;墓後柳樹四棵,四周松柏數十株。光緒二十一年(1894),新陽縣知縣萬厲鈞重修了墳墓。民國三年(1914),廣東學者、孔教會主持人梁鼎芬專程來千墩瞻仰亭林墓及遺腹遺像,並出資委託先生十二世孫顧子玉等籌建亭林祠。一九九七年,崑山市政府撥款修復顧炎武故居。

顧炎武墓

1956年,顧炎武墓及祠堂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期間,該墓及祠堂曾遭到破壞。1984年、1987年、2000年崑山市分別撥款進行重建和修葺。經過修繕後的顧炎武故居,包括顧炎武故居、亭林祠堂和墓及顧園三個區域,為千燈明清宅第之首。 故居為整個宅第主體,朝東落西,為五進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築,自東而西依次為水牆門、門廳、清廳(轎廳)、明廳(正廳、楠木廳)、住宅樓,北側有背弄連接灶房、讀書樓和後花園,故居前與千年石板街相接,後與顧炎武墓地和顧園相連。該區域主要再現亭林先生居家生活、讀書場景,各廳內陳列顧炎武先生塑像、手跡、著作、生平事跡和國內外對顧炎武先生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

亭林祠和亭林墓。落北朝南,東側有門與顧炎武故居相通,西側牆外為顧園。祠南向三間兩廂一門樓,以三間相通作一大祭堂。兩邊牆上及外面走廊牆中嵌有磚石刻碑12塊,記述先生事略。其中一塊有先生所著《日知錄》中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庭中盤槐、桂花各兩株。現亭林墓露台均用花崗石砌造,石階七級,圍以石欄杆。

顧園

顧園,占地30畝,位於故居西南側,與故居祠堂及墓均相通。是依史 恢復修建的融湖光水色、歷史人文為一體、具有江南私家園林風格的遊覽區。內曲水環繞,環水有致用閣、思宜園、頌桔軒、「歸奇顧怪」(二石齋)、秀石虬松莊、秋山亭、三徐居、慈母閣、四柿亭等及碑廊等10個景點,各景點以詩文、字畫、語錄、塑像等形式寓意亭林先生的精神和生平。 此外,在北京宣武區廣安門內大街路北報國寺西院建有顧炎武故居。 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由何紹基、張穆等人集資修建。有佛殿、享堂、碑亭等建築。顧祠曾被八國聯軍轟毀,後張之洞改修昭忠祠,1921年王式通等重修。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後世影響

顧炎武是清代學術的開山之祖。他所倡導的學術話語和學術理念以及他所開創的學術範式和學術方法曾對清代乾嘉學派產生過廣泛的震撼,引起了乾嘉學者的普遍共鳴,這是學術界普遍認同的觀點。然顧氏學術對乾嘉學派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歷來學者們對此則有各種不同的看法。由於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關涉到對乾嘉學術乃至對整個清代思想史的評價問題,這裡有必要對此進行重新探討。本文擬從學術規模、治學門徑、為學宗旨三個方面分析一下顧炎武與乾嘉學派的關係,以期能對乾嘉學術形成一種新的理解。

學術規模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中國學術基本上一直以經學一統天下。自漢唐以迄宋明,雖亦有文字音韻、訓詁考證、金石考古、算學曆法等學術門類的萌生和興起,但這些學問基本上都屬於經學的附 庸,它們隨經學的興盛而產生,並服務於經學的注經解經活動。所以,在清學興起以前,傳統學術只有林立的門派之別,沒有明確的門類之分。顧炎武作為清學之祖,一生廣覽群書,多聞博學,於經義、史學、文字、音韻、金石、考古、天文、歷算、輿地、軍旅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研究。潘耒在《日知錄序》中稱其「九經諸史,略能背誦,……經世要務,一一講求」,「凡經義史學、官方吏治、財賦典禮、輿地藝文之屬,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謬誤。」顧氏對經史百家進行的這種分門別類的研究,為清代學者開闢了治學的方向。顧氏之後,乾嘉諸儒接踵繼起,對各門學問進行了專門而精深的研究,使清代學術門類發生了明顯的分化。梁啓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認為,乾嘉諸儒所做的工作,舉其要者,約有十三個方面:一、經書的箋釋;二、史料之搜補鑑別;三、辨偽書;四、輯佚書;五、校勘;六、文字訓詁;七、音韻;八、算學;九、地理;十、金石;十一、方志之編纂;十二、類書之編纂;十三、叢書之校刻。上列諸項儘管分類並不十分嚴密,且亦不能包舉無遺,但大致可以看出乾嘉學術的規模和氣象。乾嘉諸儒的這些學問,論其端緒,除輯佚、類書等少數方面外,基本上都發自顧氏。有的學者認為,乾嘉學術的專精與顧氏學術的博通在精神上似乎相差很遠,其實,倘若換一個角度來看,乾嘉諸儒的專精之學正是顧氏的廣博之業進一步分化和深化的結果。故梁啓超說:「亭林的著述,若論專精完整,自然比不上後人。若論方面之多,氣象規模之大,則乾嘉諸老,恐無人能出其右。要而論之,清代許多學術,都由亭林發其端,而後人衍其緒。」   

顧氏之學不僅以博涉百家而開啟了清學的學術門類,而且其學識賅貫,通達治體,能把學問的各方面加以融會貫通,具有宏大的學術氣象。他曾說:「天下之理殊途而同歸,大人之學舉本以該末。」又說:「彼章句之士,既不足以觀其會通,而高明之君子,又或語德性而遺問學,均失聖人之指矣。」故潘耒稱「當代文人才士甚多,然語學問,必斂衽推顧先生。凡制度典禮有不能明者,必質諸先生。墜文軼事有不知者,必徵諸先生。……天下無賢不肖,皆知先生為通儒也。」顧氏之學的這種博通氣象,對乾嘉學術亦有很大影響。在許多學者的眼中,乾嘉諸儒似乎專以學業專精聞名,而與顧氏之學的博贍精神很不相符。這種觀點其實是很值得商榷的。乾嘉學者中固有專經之士,然亦不乏博學之儒。據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記載,吳派學術的先導者惠士奇「博通六藝、九經、諸子及《史》、《漢》、《三國志》,皆能闇頌。」他曾謂「今之校官,古博士也。博士明於古今,通達國體,今校官無博士之才,弟子何所效法!」吳派中堅惠棟「自經史、諸子、百家、雜說及釋道二藏,靡不穿穴。……乾隆十五年,詔舉經明行修之士,兩江總督文端公尹繼善、文襄公黃廷桂交章論薦,有『博通經史,學有淵源』之語。」吳派大師錢大昕「精研古經義聲音訓詁之學,旁及壬遁太乙星命,靡不博綜而深究焉。」「至於辨文字之詁訓,考古今之音韻,以及天文輿地,草木蟲魚,散見於《文集》、《十駕齋養新錄》者,不下數萬言,文多不載。嘗謂自惠、戴之學盛行於世,天下學者但治古經,略涉三史,三史以下茫然不知,得謂之通儒乎?所著《二十二史考異》,蓋有為而作也。」「先生不專治一經而無經不通,不專攻一藝而無藝不精。經史之外,如唐、宋、元、明詩文集、小說、筆記,自秦漢及宋元金石文字,皇朝典章制度,滿洲蒙古氏族,皆研精究理,不習盡工。……先生學究天人,博綜群籍,自開國以來,蔚然一代儒宗也。」阮元亦謂:「國初以來,諸儒或言道德,或言經術,或言文字,或言天文,或言地理,或言文字、音韻,或言金石、詩文,專精者固多,兼擅者尚少,惟嘉定錢辛楣先生能兼其成。」吳派另一重要人物王鳴盛「撰《十七史商榷》一百卷,主於校勘本文,補正譌脫,審事跡之虛實,辨紀傳之異同,最詳於輿地、職官、典章、制度,獨不喜褒貶人物,以為空言無益也。又有《蛾術編》一百卷,……其書辨博詳明,與洪容齋、王深寧不相上下。」吳派學術號稱「純漢學」,最以專精為世人稱道,而其幾位代表人物之博學尚且如此,可見他們並未偏離顧氏所倡導的博通學風。至於皖派學術,本來就以考據詳博見長,而尤重義理之闡發。江藩評其開創者江永說:「考其學行,乃一代通儒,戴君為作行狀,稱其學自漢經師康成後罕其儔匹,非溢美之辭。」其代表人物戴震,更是精研經學、史學、小學、音韻、訓詁,博通天文、歷算、地理、水利之學,其多聞博學之名飲譽學界。揚州派學者治學惟是為求,不守門戶,其學術範圍更為廣博。江藩稱其代表人物汪中「博綜群籍,諳究儒墨,經耳無遺,觸目成誦,遂為通人焉。」其另一領袖焦循專研經書,博覽典籍,於經史、歷算、聲韻、訓詁之學無所不究。他提倡「通核」之學,主張治學要「主以全經,貫以百氏,協其文辭,揆以道理。」阮元《通儒揚州焦君傳》稱「君善讀書,博聞強記,識力精卓,於學無所不通,著書數百卷,尤邃於經。於經無所不治,而於《周易》、《孟子》專勒成書。」上述可見,乾嘉學者不僅從專精方向上深化了顧氏所開創的各門學術,而且在學術氣象上亦進一步弘揚了顧氏所倡導的廣博學風。

治學門徑

顧炎武治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強調以明音韻為治學之根本。他提出由音韻文字而通經子百家的口號,其言曰:「讀九經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諸子百家之書,亦莫不然。」在他看來,治音韻為通經的關鍵,知音才能通經,通經才能明道,明道才能救世。故他以闡幽扶微之心,抱明道救世之志,發明古音,考正古韻,開闢了清代學者以音明經,通經明道,明道救世的學術路線。其後,乾嘉學者皆推崇顧氏的音韻學成就,並把由音韻以通訓詁、就古音以求古義作為他們治學的基礎。如吳派學者惠士奇說:「經之義存乎訓,識字審音,乃知其義,故古訓不可改也。」錢大昕說:「六經者聖人之言,因其言以求其義,則必自訓詁始。」王鳴盛說:「經以明道,而求道者不必空執義理以言之也,但當正文字,辨音讀,釋訓詁,通傳注,則義理自見,而道在其中矣。」皖派學者尤其注重以文字、音韻為基點,從訓詁、名物入手闡明經文「大義」。如戴震說:「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詞也;所以成詞者,字也。未有能外小學文字者也。」段玉裁說:「治經莫重於得義,得義莫切於得音。」揚州派學者王念孫亦認為:「故訓之指,本於聲音。」又說:「訓詁聲音明而小學明,小學明而經學明。」阮元則說:「聖賢之道存於經,經非詁不明。」又說:「聖人之道,譬若宮牆,文字訓詁,其門徑也。門徑苟誤,跬步皆歧,安能升堂入室乎?學人求道太高,卑視章句,譬猶天際之翔,出於豐屋之上,高則高矣,戶奧之間未實窺也。」在這種觀念導引下,乾嘉學者皆用心於音韻文字、訓詁考據的研究,使清代的小學、經學高潮迭起,別開出新的局面。而論其發軔之功,實始乎顧氏。顧氏在研究音韻訓詁和經史考證的過程中,發展出了一套完善的治學方法。他善於以札記的形式,通過排比資料,相互參照,而發現問題,提出疑問,繼而廣徵博引,援古證今,以批駁舛謬,辨正疑誤。潘耒稱其「有一疑義,反覆參考,必歸於至當;援古證今,必暢其說而後止。」《四庫全書總目》亦謂其「每一事必詳其始末,參以證佐,而後筆之於書,故引據浩繁,而牴牾者少。」顧氏發明的這些治學方法,包括重纂輯、明流變、善歸納、求證佐、躬實察等等,後來皆成為乾嘉學者治學的法門。如錢大昕仿顧氏《日知錄》之體例,作《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卷,於小學、經學、史學、典制、職官、氏族、金石、輿地、天文、歷算、辭章之學,皆造其微。阮元稱其書「皆精確中正之論,即瑣言剩義,非貫通原本者不能,譬之折杖一枝,非鄧林之大不能有也。」錢氏又撰《廿二史考異》一百卷,運用顧氏之歷史考據方法,辨正古史,考證史事,祛疑指瑕,拾遺規過,考史之功,最享時譽。王鳴盛作《十七史商榷》一百卷,對十七部正史改訛補脫,去衍勘誤,考事跡之虛實,辨紀傳之異同,詮解蒙滯,審核舛駁,最為精審。王氏晚年又將考證所得,編為《蛾術編》一百卷,其書辨博詳明,學風亦直承顧氏。趙翼撰《廿二史札記》三十六卷,評判史書體例,正讀文字訛誤,補缺訂偽史事,比類綜合史料,其持論皆能斟酌時勢,考據尤為精賅通貫。他曾自雲「或以比顧亭林《日知錄》,謂其身雖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則吾豈敢。」此雖趙氏謙遜之言,然其治學實以顧氏為宗。他又撰《陔余叢考》四十三卷,於經義、史學、掌故、藝文、紀年、官制、科舉、風俗、喪禮、器物、術數、神佛、稱謂之屬,皆詳加探究,頗能綜貫異說,考竟源流。王念孫撰《讀書雜誌》八十二卷,對《逸周書》、《戰國策》、《管子》、《荀子》、《晏子春秋》、《墨子》、《淮南子》、《史記》、《漢書》、《漢隸拾遺》等典籍中古義之晦,鈔寫之誤,均一一正明。其子王引之撰《經義述聞》三十二卷,對古文古義詳加考訂。又搜集先秦至西漢古籍中之語助詞,考證辨誤,分字編次,成《經傳釋詞》十卷,與《經義述聞》相表里。王氏父子之考據訓詁,皆服膺顧氏《日知錄》之學旨。其他如臧琳之《經義雜記》,盧文弨之《群書拾補》、《鐘山札記》、《龍城札記》,何焯之《義門讀書記》,汪中之《知新記》,臧庸之《拜經日記》等,亦莫不奉顧氏之學為楷模。

為學宗旨

顧炎武治學,以「明學術,正人心,撥亂世,以興太平之事」為宗旨。他一生激烈批評空談心性、剿說玄理的虛蕪之論,堅決反對雕琢辭章、綴輯故實的無用之學,極力倡導「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的學術理念。在他看來,學問之道,貴在明道淑人,撫世宰物。因此,他主張以「修己治人之實學」,代「明心見性之空言」,強調學問不僅要修諸身心,更要達於政事。故顧氏的學問,皆是「坐而言,可起而行」的實用之學。 顧氏的經世致用之旨,對乾嘉學者究竟發生了怎樣的影響,這是歷來學者們紛爭最多的一個問題。其中比較通行的觀點是,認為乾嘉學者背離了顧氏經世致用的精神。這種「背離」說的基本論點是,認為乾嘉學者皆沉溺考據,埋首故紙,博古而不通今,論史而不議政,因而泯滅了清初學者的體國憂患和濟世情懷。這種觀點就乾嘉時期思想界萬馬齊喑的現實來看,確實不無道理,但如若細究當時學界的文化境遇和學者的文化心態,就會發現問題其實並非如此簡單。

首先,乾嘉學者沉溺考據,埋首故紙,從消極方面說,固然有其遠逃現實,潔身避禍的一面,但從積極方面說,這種刻意的逃離和有意的迴避,正好表明了部分考據學者對正統理學的漠視和冷落,顯示了他們對現實的無言的抗爭和頑強的牴觸。清朝自傾覆朱明、問鼎中原以來,為了征服漢民,穩定人心,一方面大興文字獄,在思想文化領域裡推行高壓政策,不許知識分子議論朝政;另一方面則竭力表彰理學名臣,大力扶持宋明理學,企圖以理學立國,來籠絡利誘漢族士子文人。然清朝統治者的這種苦心,並未得到思想學界的響應。終清一朝,理學雖然一直高踞廟堂,但卻受到了大多數有骨氣的學者的唾棄。與理學的日趨沉淪相比,委身山林的漢學或樸學卻在乾嘉時期異軍突起,一躍成為清代學術的主流,以至清廷為了拉攏學界精英,亦不得不轉而褒獎漢學。當初顧氏在民族淪亡之際,曾猛烈抨擊日趨衰微的理學,他除了出於學理上的考慮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了救亡圖存的需要。到了乾嘉時期,理學以高踞廟堂之尊,仍然受到學界精英的堅決拒斥,除了學理上的需要之外,恐怕亦不能說其中完全別無乾嘉諸儒之深意。

其次,乾嘉學者訓詁舊籍,不論今事,博稽故實,不議時政,並不表明他們必然摒棄了定邦安民的經世理想。由今日學者的眼光來看,鑽研故紙的學問確實離現實最遠,與用世無緣。但如果我們用這樣的觀點來理解乾嘉學術,就無法解釋清代學者為什麼一面激烈批評宋明理學的空疏無用,一面大力提倡在許多人看來最不濟用的訓詁考據之學。事實上,乾嘉學者對訓詁考據的意義有着與今日學者完全不同的認識。自顧氏提出「讀九經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來,稽古通經明道救世就成為清代學者所共守的學術路線。顧氏曾說:「惟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蓋必自其發言始也。」又說:「傅說之告高宗曰:『學於古訓,乃有獲。』……不學古而欲稽天,豈非不耕而求獲乎!」在他看來,經史典籍乃禮樂德刑之本,文治教化之源,因此,稽古可以明道,經術可以經世。所以,他之提倡音韻訓詁、辨古考史,就不僅僅是為了詮釋古代文獻,描述古史陳跡,更重要的是為了探究古今文化源流,考察歷代治世得失,即他所云「意在撥亂滌污,法古用夏,啟多聞於來學,待一治於後王」之謂也。顧氏這種訓經明道,考史鑑今的學術理念,亦為乾嘉學者所崇奉。如戴震說:「由字以通乎語言,由語言以通乎古聖賢之心志。」盧文弨說:「名者王者之所重也。聖人曰『必也正乎名』。……蓋自有《說文》以來未有善於此書者。匪獨為叔重氏之功臣,抑亦以得道德之指歸,政治之綱紀,明彰禮樂而幽通鬼神,可以砭諸家之失,可以解後學之疑。斯真能推廣聖人正名之旨,而其有益於經訓者功尤大也。」阮元說:「稽古之學,必確得古人之義例,執其正,窮其變,而後其說之也不誣。政事之學,必審知利弊之所從生,與後日所終極,而立之法,使其弊不勝利,可持久不變。蓋未有不精於稽古而能精於政事者也。……蓋先生於語言文字剖析如是,則於經傳之大義,必能互勘而得其不易之理可知,其為政亦必能剖析利弊源流,善為之法又可知。」此皆乾嘉學術稽古明今觀中之比較典型者。所以,乾嘉諸儒之考據訓詁學風,與其經國濟世理想其實並不衝突。

所謂乾嘉學者博古不通今,論史不議政,確切地說,應該是他們不滿現實,不參時政。由於擺脫了政治的牢籠,乾嘉學者能保持一種「為學術而學術」的態度,這毋寧說是中國二千年學術史上學術與政治難能可貴的一次分流。所以,學界精英們雖拒絕把他們的學術「致」於現實政治之「用」,然他們亦自有他們不可降辱亦不曾磨滅的用世理想。事實上,乾嘉學者除以訓詁考據「曲線」救世之外,直接講明經世之旨者亦不在少數。如惠士奇曾說:「今之校官,古之博士也。博士明於今古,通達國體,今校官無博士之才,弟子何所效法!」惠棟謂聖人立明堂為治天下之大法,故撰《明堂大道錄》八卷以明其用。錢大昕曰:「夫儒者之學在乎明體以致用,詩書藝禮皆經世之言也。《論語》二十篇、《孟子》七篇,論政者居其半。當時師弟子所講求者,無非持身、處世、辭受、取予之節,而性與天道雖大賢猶不得而聞。儒者之務實用而不尚空談如此。」故江藩稱其《廿二史考異》「蓋有為而作也。」趙翼撰《廿二史札記》,「至古今風會之遞變,政事之屢更,有關於治亂興衰之故者,亦隨所見附著之。」戴震「抱經世之才,其論治以富民為本。故常稱《漢書》云:『王成、黃霸、朱道、龔遂、台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民思,生有榮號,死見奉祠,廩廩庶幾德讓君子之遺風。』」「震自幼為賈販,轉運千里,復具知民生隱曲,而上無一言之惠,故發憤著《原善》,《孟子字義疏證》,專務平恕。如震所言,施於有政,上不訾苛,下無怨讀言,不食孳殖,可以致刑措。」汪中自謂:「中嘗有志於用世,而恥為無用之學,故於古今制度沿革民生利病之事,皆博問而切究之,以待一日之遇。」又說:「昔子產治鄭,西門豹治鄴,汲黯治淮陽,黃霸治潁川,虞詡治朝歌,張金義治洛陽,並以良績光於史冊。公既兼其地,又兼其政,邦家之光,民之父母,斯則中所企注者耳。中少日問學實私淑顧寧人處士,故嘗推之六經之旨,以合乎世用。」凡此皆可見乾嘉諸儒之經世情懷。

乾嘉學者的經世意識與顧氏的經世胸次當然不可同日而語,然細究其本末源流,不難發現他們共同的學術理念和相似的學術心態,其間的聯繫可謂薪盡火傳,從未斷隔。上述可見,顧炎武對乾嘉學派的影響既深且廣,稱其為乾嘉宗師是當之無愧的。那種認為乾嘉學者只能算得上「半個亭林」的觀點實值得重新考慮

關於治學

顧炎武作品

顧炎武作品

  亭林先生①自少至老手不釋②書,出門則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遇邊塞亭障③,呼老兵詣④道邊酒壚⑤,對坐痛飲。咨⑥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⑦無所疑⑧乃⑨已⑩。馬上無事,輒⑪據鞍默誦諸經註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⑫顛墜⑬崖後,亦無悔也。精勤至此,宜所旨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選自《清朝藝苑·顧炎武》

譯文

亭林先生從小到老手上都沒放下過書,出門時總用一匹騾子兩匹馬扛着書。有時候走到了邊塞崗亭,就招呼亭邊的老兵一道去路邊的小酒店,面對面坐着,開懷痛飲。詢問他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地形地貌。如果和自己知道的有所不同,就打開紙張詳細記錄、更正,一定要到沒有任何疑惑時才停下。坐在馬背上空閒的時候,他就跨着馬鞍默誦四書五經等經典和它們的注釋文(對經典的解釋叫「注」或「疏」 )。即使有時候遇到親朋好友也好像不認識。有的時候會因此(太專心的輒據鞍默)跌落到溝中,他卻也不覺得後悔。讀書認真仔細到這個地步,他的學問自然就博大精深到沒有人能與他相比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