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颖脱而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颖脱而出(拼音:yǐng tuō ér chū)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颖脱而出”的原义是锥尖透过囊袋显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也作“脱颖而出”。[1]

[]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颖脱而出”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有才能的人遇时机而显露本领,超越众人,含褒义。

运用示例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

清·金松岑、曾朴《孽海花·第一三回》:“这日得了总裁之命,夹袋中许多人物,可以脱颖而出,欢喜自不待言。”

成语出处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后人据此提炼为成语“颖脱而出”。

成语故事

公元前260年(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国、赵国在长平一战,赵括率领的四十多万赵国军队全军覆没。然后秦军长驱直人,赵国的京城邯郸被秦军包围,赵国危在旦夕。赵孝成王急忙派他的弟弟平原君赵胜前去楚国求援。因为关系重大,平原君赵胜准备带二十名精干的文武随员同往。他在几千名门客中挑来挑去只选中了十九名,还差一名再也挑不出来了。这时,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走到平原君面前,自我推荐。平原君不认识毛遂,便问:“先生在我这里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听了,摇摇头说:“一个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好像锥子放在袋子里一样,它的尖儿会一下子露出来的。而您在我家三年了,可我从来还没有听人说起过您。这说明您没什么本事,先生您还是留在家中吧。”

毛遂听了,从容地申辩说:“我是特意来请您把我放进袋子里去的啊。假如我这只锥子早能放进您的袋子里,那就不只是露出一个尖儿,而早就会像谷穗脱苞那样,完全现出来了。”平原君同意带着毛遂去楚国。 事后,平原君感慨地说:“毛遂三寸之舌,胜百万军队,他一到楚国,我们赵国的威望就大大提高。我观察的人才不算少了,但竟然错看了他。”

成语寓意

毛遂在平原君的手下默默无闻了三年,但在这三年里,他并不是无所事事的混日子,而是不断磨炼自己,为自己寻找机会。当机会真的降临时,他又果断地向主人推荐自己。同时,他也用事实证明自己可以“脱颖而出”。脱颖而出,需要的是才能与卓异。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如果你自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胜任某件事,可以像毛遂一样自荐,从而引得别人的刮目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