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额尔德尼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额尔德尼召蒙古语:Эрдэнэ Зуу),汉名光显寺,是位于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该庙建于1586年。17世纪80年代被毁。后来两次重建。兴建额尔德尼召的建筑材料取自哈拉和林城遗址[1]。该庙周围建有108座白色佛塔,蔚为壮观。额尔德尼召鼎盛时期曾有62座殿堂。

历史

1586年,成吉思汗第29代子孙、喀尔喀诺彦阿巴岱汗建立了额尔德尼召[2]。他曾经赴土默特阿拉坦汗王府所在地呼和浩特,拜见三世达赖并取经,获得数件佛教圣物,并被授予“汗”的称号,还为建寺而受戒(авищиг авч)。在起初百年间,额尔德尼召是阿巴岱汗氏族土谢图汗的家庙。在建造该庙时,其日常生活开支主要是由土谢图汗及其亲属供应的。17世纪末车臣汗、18世纪后五十年札萨克图汗先后成为艾马克代理,该庙由此变成整个喀尔喀的召庙。1787年,额尔德尼召转为哲布尊丹巴门徒们管辖。

额尔德尼召是在很长时间内建起的。1586年,建造了最早的一座召庙。此后相继建造了固尔班召(Гурван зуу)、派吉勒(Гой-жил)、哈萨尔班(Фасар-Бййнь)、麦德尔(Мййдар)、洪森佛(Фонсим-Бодисад)、释迦牟尼(Шагжмуни)、曼殊室利(Манзщир)等殿堂。此外,还建了安葬温都尔格根(θндθр гэ-гээн)之母罕笃札木素(ханджамцо)遗体的宝塔、阿拉坦金塔(Алтан сувага)等等诸塔。

17世纪80年代,厄鲁特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率军在喀尔喀战斗,导致额尔德尼召的喇嘛逃散,各个召庙均受很大破坏。后来,召庙的修复和重建工程开始。到19世纪初,已建起了宗喀巴(Зонхав)、贡布(Гомбо)、逹赖喇嘛(Dалай-лама)佛殿等共计60多座。

在喀尔喀寺庙中,额尔德尼召是供物最多的召庙之一。该寺最初的主要供物有阿巴岱汗带来的释迦牟尼涅槃像(Бурхан щагжмуний щарал)、亥母(Пагмодуб)、萨迦班智达(СажааБандид)、贡嘎扎拉仓(Гунгаа жалцан)、嘎尔玛大师画像(Гармаа-багщ--ийн зурмал бурхан)、贡布固尔(Гомбогур)、天母(Лхам)、三世佛(Гурван цйгийн бурхан)等佛像,日后供物更加丰富。

额尔德尼召诸寺的法会主要由萨迦派喇嘛创立。据载,喀尔喀未建任何召庙前,便有位名叫古明南苏(Гумин-нансо)的萨迦喇嘛曾到此地。在额尔德尼召第一座佛殿开光时,阿巴岱汗特邀达赖莅临,达赖虽谢绝邀请,但仍派萨迦喇嘛罗追宁布(Лодойни- нбу)代表他举行了开光典礼。

有记载讲述了原呼和浩特召锡哷图、蒙古翻译家、喇嘛锡哷图班智达固什绰尔济(Гуущ-цорж)在额尔德尼召受封为第一代锡哷图的过程。学者Щ·毕拉(Щ·Бира)以达木林(Dамрин)的《金册》(Алтан дэвтэр)为证据,认为固什绰尔济曾到过额尔德尼召。而学者B·符拉基米尔佐夫、Л·呼日勒巴特尔(Л·Фурэлбаатар)对此存疑。但是,在额尔德尼召第七代锡哷图丹巴多尔济传、及其有关启请(Тунраб солдэб)等方面的著作中,均反复记载固什绰尔济喇嘛为额尔德尼召第一代锡哷图。由此看来,该事似乎为事实。在民间传说中,此后的五代锡哷图(即第二至六代锡哷图)均为萨迦派喇嘛。所以有时第七代锡哷图丹巴多尔济被称为额尔德尼召最初的锡哷图,这是由于他是最早一位格鲁派锡哷图喇嘛。

萨迦派对额尔德尼召的经典以及教仪有长期影响。传说,三世达赖送给阿巴岱汗的经典《喜金刚双身宝帐怙主》(Dжидор-гургон)也是萨迦派的经典。额尔德尼召的主要供物贡布固尔(Гомбогур)或宝帐怙主(Гургон)也是萨迦派召庙的主要供物。1657年,在额尔德尼召举办了贡布固尔的定期法会。1775年,额尔德尼召派使者赴萨迦派召庙,请回了大批经典及佛像、供物。在此举办的跳神(Цам)仪式亦为贡布固尔神的仪式。17世纪末,锡哷图喇嘛丹巴多尔济建立了道路次弟(Ламриман)佛殿举办新的法会。

视频

额尔德尼召 相关视频

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寺--甘丹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大跪拜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