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风信子鹿角珊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风信子鹿角珊瑚,水螅型的单体或群体动物,生境大多位于礁石斜坡上部和外礁,

颜色有棕黄色、褐黄色、咖啡色等。伞房花序式的群体珊瑚骼,

呈圆盘状生长,分枝拥挤,短而粗壮,轴珊瑚体多为圆柱形。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风信子鹿角珊瑚

【拉丁学名】Acropora hyacinthus

【命名者及时间】Dana, 1846

【科属分类】动物界刺胞动物门珊瑚纲、六放珊瑚亚纲、石珊瑚目、鹿角珊瑚科、鹿角珊瑚属。

物种概述

风信子鹿角珊瑚是水螅型的单体或群体动物,珊瑚骼为伞房花序式的群体

,圆盘状生长,皮壳于珊瑚或死珊瑚上,分枝拥挤,短而粗壮。

轴珊瑚体圆柱形,直径2mm,或椭圆形,长径约2.5mm,短径1.5mm,第Ⅰ轮隔片宽约1/2半径,

第Ⅱ轮隔片稍狭,珊瑚杯壁沟漕状。辐射珊瑚体拥挤,半管形或唇状突起,

唇瓣与分枝夹角小于45°(即唇瓣粘贴于分枝周围),第Ⅰ轮隔片发育不全,

但2个直接隔片明显,珊瑚杯壁也是沟漕状。径向珊瑚石是杯形和花环状形态。

有围鞘。共骨表面有刺或槽。无轴柱或轴柱小、弱。

触手及隔膜为6或6的倍数。隔膜成对发生,肌肉多相对而生,口道沟两个。如有骨骼,

其骨骼均在体外,由表皮层分泌形成。是常见的六放珊瑚亚纲、石珊瑚目的动物,

每个虫体与海葵相似,其基盘部分与体壁的外胚层细胞能分泌石灰质物质,

积存在虫体的底面、侧面及隔膜间等处,好像每个虫体都坐在一个石灰座上,

称为珊瑚座。隔膜成对,但缺乏明显的口道沟,具钙质杯状外骨骼。

是造礁珊瑚。有如鹿角般的分支状生长形态,顶端小枝细长而渐尖。

分枝中部和基部的辐射珊瑚体稀,向上逐渐变为鼻形和半管唇形,

小枝上的是针口管形。轴珊瑚体圆柱形,直径2毫米,杯孔小。辐射珊瑚体第 一轮隔片不等,

一般为六个,外侧直接隔片最大,内侧略小,第二轮仅有一点小刺痕迹。滤食浮游性生物。

珊瑚颜色

有棕黄色、褐黄色、咖啡色、复色有深咖啡色加绿色。

生境与丰度

生境位于礁石斜坡上部和外礁。丰度:是西太平洋最丰富的珊瑚。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