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风尾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风尾簕别名: 仙人掌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巴掌、霸王树、火焰、火掌、玉芙蓉

《中药大辞典》:风尾簕(《广东新语》),龙舌(《桂乎县志》),

平虑草、老鸦舌(《南安府志》),神仙掌,霸王(《本草求原》),

火掌(《贵州民间方药集》),观音刺(《广西中兽医药植》)。出处《纲目拾遗》

中华本草》:霸王树、灿巴掌、火焰、火掌、刺巴掌、番花、麒麟花、佛手刺、避火簪。

出处出自《纲目拾遗》。[1]

来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Gawl.)Haw.

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及绿仙人掌的根及茎。以全株入药。

四季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性味:《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凉。《中药大辞典》:苦,寒。①

《本草求原》:“寒。”②《岭南采药录》:“味苦涩,性寒,无毒。”③

《陆川本草》:“性凉,味酸。” 《中华本草》:苦;性寒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肺、胃三经。”

功能主治

  •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

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鲜品1~2两;外用鲜品适量,去刺捣烂敷患处。

  • 《中药大辞典》: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治心胃气痛,痞块,

痢疾,痔血,咳嗽,喉痛,肺痈,乳痈,疔疮,汤火伤,蛇伤。

《本草求原》:“消诸痞初起,洗痔。”

《分类草药性》:“专治气痛,消肿毒、恶疮。”

《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健胃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治心胃气痛,蛇伤,浮肿。”

④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解热镇静剂。治喉痛,疗疔毒及烫伤,又治精神失常。外用治小儿急惊风。”

⑤ 《陆川本草》:“消炎解毒,排脓生肌。主治疮痈疖肿,咳嗽。”

⑥ 《中国药植图鉴》:“外皮捣烂可敷火伤,急性乳腺炎,并治足胝。煎水服,可治痢疾。”

⑦ 《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

⑧ 《闽东本草》:“能去瘀,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治肠风痔漏下血,肺痈,胃痛,跌打损伤。”

⑨ 《广西中草药》:“止泻。治肠炎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 《中华本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肺止咳。主胃痛;痞块;

痢疾;喉痛;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吐血;痔血;疮疡疔疖;乳痈;痒腮;癣疾;蛇虫咬伤;烫伤;冻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培干研末,3-6g。外用:

适量,鲜品捣敷。[2]

化学成分:栽培1年后,即可随用随采。绿仙人掌生药浆分析,含果胶多糖和胶渗出物[1]。

从全草分离提取得无羁萜酮(friedelin),无羁萜-3α-醇(friedelan.-3α-ol),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和蒲公英赛醇(taraxerol)[2]。

药理作用

1.用仙人掌全草的提出物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显着,

而且对此菌的18个抗青霉素系也有高度的抑制作用。另外对枯草杆菌也有高度抑制作用。

2.风尾簕中所含墨斯卡灵有致幻作用。[3]

原形态

1.多年生肉质植物,常丛生,灌木状,高0.5-3m。茎下部稍木质,近圆柱形,

上部有分枝,具节;茎节扁平,倒卵形至长圆形,长7-40cm,幼时鲜绿色,老时变蓝绿色,

有时被白粉,其上散生小窠,每一窠上簇生数条针刺和多数倒生短刺毛;针刺黄色,

杂以黄褐色斑纹。叶退化成钻状,早落。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茎节顶部边缘,

鲜黄色,直径2-9cm ;花被片多数,外部的带绿色,向内渐变为花瓣状,

广倒卵形;雄蕊多数,排成数轮,花丛浅黄色,花药2室;子房下位,1室,

花柱粗壮,柱头6-8裂,白色。浆果多汁,倒卵形或梨形,紫红色,长5-7cm。种子多数。花期5-6月。

2.乔木或灌木状,高1.5-4m。老株有明显的圆柱形主干,自近基部分枝,分枝多而茂密。

茎节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长10-30cm,较厚,嫩茎节薄,常波皱状,鲜绿色,散生小窠;

小窠具均匀短绒毛、黄褐色刺毛和1-2枚针刺;刺长1-4cm,幼时黄色,先瑞红褐色,老刺变灰色,

先端暗褐色;老茎干上的小窠内针刺多达10根。叶钻状,长2-3mm,早落。花1-5朵,

着生于嫩茎节的顶部或边缘,鲜黄色,直径达7.5cm,外方花被片背面具紫红晕,

内方花被片呈花瓣状展开,倒卵状长圆形;雄蕊多数,花丝浅绿色;花柱白色,柱头裂片6,

果肉质,倒卵球形,长5-7.5cm,熟时紫红色,无刺,具多数种子。

以上植物的花(神仙掌花)、果实(仙掌子),以及肉质茎的浆汁凝结物(玉芙蓉),

亦供药用,各详专条。[4]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浙江、江西、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生长环境:野生或栽培

1.生于沿海沙滩的空旷处,向阳干燥的山坡、石上、路旁或村庄。

2.生于河谷地区,常栽培于村庄、园边。

栽培:生物学特性:宜温暖、向阳、干燥、避风处栽培。土壤以较高燥的夹沙土为好。

栽培技术:用扦插繁殖。在春、夏雨季,把顶部扁化茎枝从节处割下

割下的茎枝,放通风处,经过2~3d,断面干燥后,再行扦插,

在整好的地上或盆钵内,每隔60cm左右或每钵扦插1片,入土6~10cm,按紧,然后淋水1次,

成活后,顶部发出新技时,可追施人畜粪水1次。露地栽培,每年要清除株旁杂草。

盆栽的要插支柱捆好,并在霜降前搬入室内防冻,春季再搬到室外的向阳处,并追肥1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