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飞凤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飞凤山位于新竹芎林乡,因山势形似飞凤伸颈,敛翼飞降,因而得名。

“飞凤探梅”为新竹八景之一, 飞凤山拥有百年寺庙“代劝堂”及“云谷寺”,与新竹五指山、 狮头山,都是著名的寺庙风景区。

飞凤山,有几条不同的登山路线,可以从山脚下的飞凤山牌楼附近的第一停车场出发,或者直接开车上山, 从第二停车场或云谷寺、代劝堂旁的第三停车场出发,途经梅园、第一凉亭、第二凉亭、相思崖, 最后抵达飞凤山最高点的观日亭。 这条路线是飞凤山的主要的步道,沿途铺设现代化的石阶路,对游客来说,上山最便利, 但这条路线也最缺乏脚踏泥土路那种爬山的感觉。

登山客的走法

通常会选择从第一停车场出发,先走爬往石壁潭山,然后再绕向飞凤山。 飞凤山与石壁潭山之间包夹著凹陷的河谷地,两座山连绵的山势地形就像一个大畚箕, 山脚下的第一停车场位于畚箕的开口处。面对如畚箕般的ㄇ形山势,石壁潭山在右侧,飞凤山在左侧, 云谷寺、代劝堂都在飞凤山的那一侧。

从第一停车场出发,爬往石壁潭山,再绕往观日亭,然后由飞凤山的云谷寺、代劝堂下山, 刚好可绕一圈ㄇ形畚箕,回到出发地点。路程约2.5小时。

第一停车场附近的三叉路口旁,竖立著三块关于飞凤山开发史的旧石碑。

石碑分别是大正九年(1920年)的“感应桥纪念碑”、民国四十六年(1957年)“感应桥记碑”, 以及昭和二年(1927年)“开路纪念碑”。

感应桥

是当年新竹富商古云梯前来飞凤山 进香祝祷求子,后来果然生下一男婴,于是在山麓捐建一座石桥,以利信徒上山进。 后来因产业道路的开辟,感应桥已被掩没,目前仅存一小部份的遗迹而已。

开路纪念碑

则是地方居民感念一位温姓女子捐七百修建往飞凤山的道路而立碑纪念。 在纪念碑附近仍可看见一小段残存的石阶旧路。

从纪念碑所在的三叉路,取右行,走产业道路,约300公尺,抵达修心宫之后,就可看见往石壁潭山的登山口指标。 这条山径,长2.8公里,称为“观日坪古道”,是昔日农民上山种垦及运送农产品的道路。 当时这片山区以种植柑橘、茶,以及砍伐相思树,制造木炭为主要的产业。

飞凤山的三角点基石并未设在最高点的观日亭,而是在第二凉亭旁的小丘上,位置不明显, 登山者很少会以此基石做为登飞凤山的终点,而是以观日亭做为目标。第一凉亭则是观赏夕阳的地点, “飞凤夕照”为昔日新竹八景之一。[1]

视频

台湾小百岳~飞凤山(中坑山)、观日坪古道(新竹县芎林乡)(Mt. Feifeng)

20151229新竹飞凤山步道O型走(小百岳#027)

【杰克Jack】Vlog 飞凤山 trail 路线一日游

芎林飞凤山 山脚登山队记录

越野大玩咖-飞凤山 Trail Run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1]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