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过低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餐后血糖过低症是指空腹血糖正常,进餐后2~4小时出现低血糖现象。多由于患者进餐后血糖升高,刺激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降低进而引发交感神经兴奋症状。[1]
病因
餐后血糖过低症病因较为复杂,多由于患者进餐后血糖升高,刺激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降低进而引发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好发于胃大部切除术后、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异常及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人群。[2]
临床表现
常在进餐90-180分钟(尤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后发病,表现为极度软弱,无力,头晕、心慌、颤抖、出冷汗,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发作前血浆胰岛素常高出正常人的3-4倍,发作时血糖则显著降低,少数病例可先有倾倒综合征,尔后出现餐后血糖过低症。 [3]
检查
血糖检测
1. 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
2. 血糖监测的结果可被用来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结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改善治疗状况。
3. 实时血糖检测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4.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身体状况。[4]
诊断
1.胰外肿瘤
2.功能性血糖过低症
3.慢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
4.荔枝病
5.药源性低血糖
6.葡萄糖利用或丧失过多
7.食物摄入不足 [5]
治疗
病人一般在门诊给予治疗。少食多餐,减少淀粉类食物,增加蛋白质和脂肪。发作时精进糖水即可缓解症状。
预防
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患者宜少食多餐,多进干食,少进汤,限制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食糖,宜进食高蛋白质、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进餐后需躺卧半小时左右。养成在餐间或空腹时饮水的习惯。餐前20~30分钟服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或普鲁苯辛等),以阻止过度的胃肠蠕动,口服甲磺丁脲可缩短高血糖症的持续时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