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欧洲说土豆(陈德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饮食欧洲说土豆》是中国当代作家陈德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饮食欧洲说土豆
土豆,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品。
我出生在中国湖北省的鄂西大山区,那里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土豆。当地人管土豆叫洋芋,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农历正月播种,五月收获。我上小学那会儿,每逢这个季节,书包里总揣上几个煮熟的洋芋,就是我的午餐。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国发生了一场大灾害。我的爷爷奶奶,瞒过生产队,在人迹罕至的山凹里,开出一片荒地,种上几垄洋芋,我们得以度过饥荒。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工作。那时京津地区,冬天比较寒冷,经常是冰天雪地。当时还没有大棚温室蔬菜。对于普通百姓,大白菜和土豆,就成为越冬的主要菜品。我工作的单位是军队编制,我们有自己的军车,每到冬天,单位就派一个车队到黑龙江去购买土豆。每个职工,一个冬季可以分到上百斤土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冬天有土豆吃,确实能解决普通老百姓越冬蔬菜的不少问题。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蔬菜种植技术的普及,各种反季节蔬菜大量上市。虽然有报导说,中国土豆产量占世界第一位,但除了营养学专家大谈土豆如何有营养,号召人们多吃土豆之外,普通老百姓,较少关注土豆。餐桌上也不是每餐离不开土豆。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一直在欧洲生活工作。我发现欧洲人,对土豆的钟爱程度,远远大于中国人。在欧洲,人们的饮食,几乎离不开土豆。早晨到咖啡馆吃早餐,有土豆鸡蛋饼加咖啡。午餐晚餐,算正餐,无论是肉还是鱼虾,都以土豆为佐餐,以及土豆泥,土豆汤等。至于男女老少爱吃的零食,市场上有五花八门的土豆制品。
二十多年前,我受中国国家核安全局的委托, 邀请一名核安全专家,到深圳大亚湾核电站讲学。教授在那里住了十五天。回国后,我请他吃饭,问他在中国生活得怎么样。这位教授告诉我,在中国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土豆吃,他不习惯。教授是西班牙加利西亚人,那里盛产土豆。他的饮食,离不开土豆。
最近,我到德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参观。原本想去参观西希琳霍夫宫波茨坦会议旧址,没有想到,在另一座宫殿无忧宫右侧角落,发现了一座与土豆有关的皇帝陵墓。说是陵墓,实际上是一块不足四平方米的绿色草坪,上面有一块一平方米的墓碑,平躺在草坪上面,碑文只有阴文雕刻的“伟大的菲特列二世大帝”几个字。令人好奇的是,在墓碑上,摆放着几个新鲜土豆。我询问其缘故,向导只简单地告诉我,因为这位皇帝以法律的形式,强迫德国人种土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皇帝,就以土豆致敬。这件事,进一步引起了我对欧洲土豆发展历史的兴趣。
美国有位知名环境史学家,叫麦克尼尔,他有一个似乎耸人听闻的论断--“土豆曾以剧烈方式改变世界历史。” 如果花一点时间,将土豆从原产地南美洲经西班牙到欧洲,再从欧洲到全世界的推广路线图,作一个梳理,也许会觉得,麦克尼尔的论断,并非危言耸听。
据考古证明,早在8000年以前,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就有一种野生土豆,经过长期人工驯化栽培,就成了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延绵几千年。
公元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女王伊萨贝尔二世支持下.开始发现新大陆,掠夺殖民地的航海探险。1523年,登陆并占领安第斯山脉秘鲁和波利维亚以后,发现当地的印第安人食用的一种珍奇植物,花开在地上,果实长在地下,形状如蘑菇,他们称”块菌”,就是现在的土豆。哥伦布在第一次探险后回到西班牙时,曾将土豆和土豆花,作为纪念品,送给西班牙天主教国王伊丽萨白二世。土豆第一次作为 观赏植物,在西班牙皇宫花园里栽种。到1565年,西班牙在美洲大规模掠夺已近尾声。这时,土豆也随之大量运进西班牙,开始由观赏植物转为粮食作物,大面积栽种。西班牙人,对土豆由不认识到认识,从不喜欢到喜欢,土豆逐渐成为西班牙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在马德里市区东南部有一座玻璃宫热带植物园,座落在阿尔甘苏埃拉区政府院内,现已划为马德里河公园一景。马德里市民中,年纪稍长的人,习惯称这座玻璃宫叫”土豆宫”.原来这里就是卖土豆的一个室内市场。建筑于上个世纪初,一直用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很难想象,一个卖土豆的市场,硬是建成一座宫殿式样。西班牙人对土豆的推崇与偏爱, 由此可见一斑。
西班牙可以说是土豆离开南美洲原产地,来到 欧洲的第一站。
据记载,十六世纪初,意大利罗马教皇庇尤四世,将西班牙菲利普二世送来的土豆,交给罗马红衣主教。1583年,红衣主教将一些土豆块送给了一个名叫蒙德萨 谢费里小城市市长。这位市长把土豆当宝贝一样栽种在花园里,结果,不仅观赏了美丽的土豆花,还收获了土豆果实。奥地利著名的植物学家克鲁苏斯,对土豆这种新奇的植物,作了植物学研究和改良栽培试验,同时引种。在他的推动下,土豆栽种出现在维也纳和法兰克福。
土豆从西班牙传到法国,是18世纪路易十六时期的事。起初,由于法国农夫,从没有见过这种果实长在地底下的奇异植物,果实奇形怪状,生吃很难入口。有人甚至将土豆妖魔化,宣称吃土豆会发高烧,得麻疯病。当时,法兰西人普遍不看好这一外来物种。
法国的一些地方,曾一度禁止食用土豆。不过,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对土豆花却情有独钟。她认为土豆的花典雅高贵,与王室气质相符。王后经常佩戴土豆花作为头饰。在她的影响下,佩戴土豆花一度成为法兰西贵族时尚。于是,土豆大量进入王公贵族的花园,土豆花成为上流社会的观赏花卉。土豆也随之身价百倍.但只不过是把土豆当做一种观赏花卉,一种玩物。
土豆真正作为粮食作物,在法兰西大量种植,是1754至1763年发生在欧美的”七年战争”期间.据史料记载,有一个叫安东尼 奥古斯特.巴曼提耶的巴黎药剂师,他在七年战争期间,在法兰西军队服役,先后五次被普鲁士军队俘获并蹲监狱。由于长年战争,欧洲发生严重粮荒,不但普通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往往也只能吃土豆充饥。在监狱里的巴曼提耶,吃到的食物,几乎只有土豆。尽管如此,他的身体依旧健康。这使得巴曼提耶对土豆十分感激。当七年战争结束后,巴曼提耶将自己的后半生,全部投入到土豆的研究和推广之中,并因此成为营养化学的先驱。
1785年,法国当年农业歉收,粮食不足,土豆解决了法国北部的饥荒。从此,法国社会开始接受土豆。
1787年,法国路易十六世国王,将巴黎西部巴隆地区一片王室土地,划给巴曼提耶,命令他种土豆.为了表示重视,巴曼提耶白天,用幔布将土豆田遮盖起来,还让皇家卫队派士兵守卫,晚上撤走。久而久之,必然引起在附近居住的农民的注意。他们认定,皇家种植的这种植物,一定很金贵。于是,到土豆收获季节,这些农民就在夜晚进园偷土豆,然后再去种植。慢慢地,法国土豆种植面积普及扩大。
1795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公社围攻巴黎时,人们开始大面积种植土豆,连皇宫也不例外。大大降低了因围攻带来的饥荒。自此以后,法国正式将土豆列为主要粮食作物。为了纪念促进土豆在法国种植做出贡献的巴曼提耶药剂师,如今法国有一道以土豆为原料的名菜,就命名为”巴曼提耶”。
土豆从南美洲到达欧洲后,最早扎根的地方是爱尔兰。这里属英伦三岛,是欧洲的高寒地区,土地贫瘠,小麦,玉米,水稻均不生长,产量很低。只适合土豆生长。从16世纪开始,爱尔兰人就大面积种植土豆。直到19世纪以前,在两个多世纪里,爱尔兰人以土豆作为主要的食物,形成了土豆和牛奶构成的单一食谱。然而,1845年,当一艘载有土豆”晚疫病病毒”的土豆船抵达爱尔兰之后,一场毁灭性的灾害,降临在爱尔兰人头上。晚疫病毒迅速蔓延,造成土豆大面积减产。以土豆为主粮的爱尔兰人,因为土豆减产,经历了历史上一场大饥荒。在这场土豆饥荒中,死亡人数达110万人。背井离乡到外国谋生的人数达100万人.史称19世纪世界最大的人口流动事件之一。
流亡到美国的爱尔兰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人丁兴旺,一步步融入主流社会。在现今的美国人中间,以”O”字母开头的姓氏,大多数是爱尔兰人的后裔。有爱尔兰血统的美国人,占到全美国人的百分之十。在美国45届总统中,有15位总统有爱尔兰血统,占美国全部总统的1/3。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肯尼迪总统,尼克松总统,里根总统,大小布什总统,克林顿总统,奥巴马总统,及现任总统特朗普,都是爱尔兰人后裔。
由于土豆在爱尔兰的特殊历史,它既为爱尔兰人带来生机,也给爱尔兰人带来灾难。于是,爱尔兰人对土豆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他们从不拿土豆说事儿开玩笑。如今的爱尔兰人,共有400万人口,主要食品,依然离不开土豆。
土豆在英国的曲折历程,要从1585年说起。当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夺取了海上霸权。英国人并没有从西班牙引进土豆。据史料记载,英国人认识土豆, 始于一个叫阿德米拉尔 德莱克依的英国人。
1578年, 他在智利海岸的穆哈岛,发现当地土著人食用一种叫马铃薯(土豆)的块茎植物。直到1586年,德莱依克才有机会将土豆带回英国。德莱依克在加勒比海抢劫了西班牙商船队装运的土豆,装上自己的商船队,然后绕道美国弗吉利亚。将在那里生活贫困的西班牙移民接回英国。于是,后来就有英国土豆来自美国弗吉利亚之说。
英国人很伸士,他们对新鲜事物,也被说成是古板的。他们不接受土豆这一新物种,认为它破坏了经典的小麦和谷物为原料的传统食物结构。不研究土豆的烹制方法,不知道怎么吃土豆。所以,土豆并没有得到认可,没有人愿意大面积种植。直到1794年,英伦三岛小麦歉收,面包价格暴涨,食品短缺,引发社会动荡。于是,在英国展开了一场关于是不是可以种植土豆来补充粮食不足的大辩论。农学家阿瑟.扬研究了爱尔兰种植土豆的经验,提出”土豆是丰富之根”,可以使英国人免受饥饿之苦。正是在这次谷物大减产造成大饥荒,促成了土豆在英国得以大面积种植。
土豆进入美国的历史,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英国人从南美洲运土豆回国,途经弗吉利亚洲时,留给当地一部分种籽。第二种说法是,1613年由英格兰传入美国百慕大群岛,1621年再传入弗吉利亚种植。第三种说法广为流传,说土豆传入美国,始于1845年爱尔兰大饥荒。逃难到美国的爱尔兰人,将土豆带入美国。所以,至今,美国人仍把土豆叫爱尔兰薯。
土豆在美国的普及种植历史,有几位总统和科学家的贡献,是值得一提的。1767年,美国开国元首,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手在自家庄园里种植土豆。第二任总统亚当斯,在家信中多次鼓励家人种土豆,吃土豆。第三任总统杰斐逊,自1772年开始吃土豆,并钟爱一生。著名科学家本杰明 弗兰克林,在担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期间,在一次宴会上,品尝了20多道用不同厨艺烹制出来的土豆菜肴,大加赞赏,认为土豆是最好的食品。回美国后,多次撰文宣传土豆的好处。1802年,托马斯 杰弗逊总统在白宫用炸薯条招待贵宾。自此,炸薯条成为美国的流行时尚, 一直影响至今。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随着土豆自动削皮机的发明,麦当劳等等快餐行业的发展,美国的土豆,由小食品走向大世界.几乎所有的西餐,均有炸薯条作配菜。当下有句调侃的话,想到美国硅谷的芯片,就会想到美国的炸薯条。
再回过头来,看土豆在德国的种植历史。
早在1651年,土豆就经法国进入普鲁士王国。日尔曼人开始并不接受土豆,他们认为,土豆是野蛮人吃的东西,文明人是不吃土豆的。圣经中没有提到土豆,说明上帝并没有要求人们吃土豆。于是,日尔曼人将土豆用来作饲料喂猪。
土豆在普鲁士王国得以被接受,并大面积作为粮食作物种植,始于18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时期。当时的普鲁士各王国,连年征战。加之普鲁士各王国土地十分贫瘠,干旱少雨,气候寒冷,无霜期短,造成粮食种植作物,长期歉收。腓特烈二世国王1740年登基之后,即着手解决王国严重的粮食危机。国王亲自组织官员和科学家,对欧洲的土豆种植情况作了深入研究。决定用种植土豆来弥补传统粮食作物减产的不足。鉴于当时大多数日尔曼农民对种植土豆持抵制态度,腓特烈二世国王以朝廷的名义,颁布上”日尔曼人土豆种植法”,以法律的形式,强迫日尔曼农民大面积种植土豆。对违法不种土豆的农民,则课以重罚。
腓特烈二世在推行土豆种植法的过程中,也利用皇家的影响来吸引农民种植土豆。有一个传说,腓特烈二世国王率先在皇家花园中种植土豆,皇后和宫女们都佩饰土豆花。同时在土豆成熟的时候,白天派皇家卫队看守,晚上撤走。一些没有种过土豆的农民很好奇,看到国王这样重视,觉得土豆一定是好东西,于是趁黑夜进皇家花园偷出土豆,自己种植。
正是腓特烈二世国王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德国人种植土豆,同时身体力行,自己率先种植土豆,使德国从18世纪起,土豆得以大面积推广,成为德国的主要 粮食作物。据欧盟的统计资料,目前德国的土豆,无论是产量, 还是加工出口技术, 都在欧盟名列前茅。
欧洲土豆的另一个生产和消费大国,就是俄罗斯。我们这个年龄代的人,大概都记得伟人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句令人捧腹的诗句.“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说的就是俄罗斯人只有土豆吃。
土豆传入俄罗斯,比其它欧洲国家要晚。有一种说法,俄国的沙皇彼得大帝在19世纪初游历欧洲各国时,在荷兰鹿特丹,第一次观赏了美丽的土豆花,十分喜爱.。于是花重金购买了一袋土豆,带回国内, 开始种植在皇宫花园里.。土豆在那时依然是作为观赏植物。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战争和自然灾害摧生了土豆的大面积种植。1842年, 俄罗斯发生大饥荒,彼得大帝强令农民种植土豆充饥。甚至因此引发了农民的”土豆暴动”。
土豆在苏联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卫国战争中, 委实发挥了重大作用。在食品供应极为困难的年代, 从前线作战 的士兵,到 普通老百姓,主要依靠土豆度日。到 今天为止, 土豆依然是俄罗斯人的主粮。一日三餐. 都离不开土豆。我们也知道了,土豆烧牛肉, 成为俄罗斯的一道 名菜。
土豆到底何时传入中国, 至今没有读到确切的文献记载。见诸报端的文章,有N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7世纪, 一个荷兰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将土豆作为见面礼送给中国皇帝。用的名字叫POTATO,中文译音”颇推头”。大概是这名字有些拗口, 因为是长在地下, 于是就叫”土豆”。中国皇帝命人在京津,山东,河北一带种植。以后推广至山西,内蒙古,陕西高寒地带。
另一种说法,土豆是由欧洲先传入印度和印尼,再由东南亚传入中国。有人说,1650年, 有人在台湾见到过土豆。还有一个证据,在公元1700年,福建松溪县县志上有”马铃薯”的记载。
也有学者认为, 土豆早在17世纪以前就传入中国。所依的凭据, 是明朝农政学家徐光启(1562-1633)在他撰写的”农政全书”中,记载了土豆的名字,并对土豆作了简要介绍。”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根据这一记载,可能认为土豆在1633年以前,就已传入中国。因此,可以认为,土豆在中国的历史,至少有300多年了。
土豆, 已成为世界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 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种植幅度遍布全世界。尽管当今世界经济日益虚拟化,但土豆这普通而又不起眼的作物,仍然是我们人类不可或缺的食物必需品。[1]
作者简介
陈德源 ,1946年5月27日出生于宜昌县(现夷陵区)雾渡河镇交战垭村考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