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香樟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香樟果
图片来自今日头条

香樟果,中药名。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的果实。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具有解毒退热之功效。用于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香樟果
汉语拼音:Xiānɡ Zhānɡ Guǒ
性味归经:味微辛,性温。归肺经
功能:解毒退热
主治:用于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香樟果

拼音名:Xiānɡ Zhānɡ Guǒ

出处

《红河中草药》

来源

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秋季采,阴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香樟"条。

性味

微辛,温。

功能主治

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复方

  • ①治高热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研末,开水送服。
  • ②治百日咳,痢疾:香樟果二钱,桉叶二钱,水煎服。[2]

摘录

中药大辞典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相关论述

《红河中草药》:“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

相关配伍

治乳娥:香樟果1-3粒,嚼后慢慢咽下。(水族)

附注

该物种在贵州广泛分布,常作为行道树和园林绿化树种,资源蕴藏量较大,可开发利用。

形态特征

樟又名:乌樟,香樟,小叶樟。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顶芽广卵形或圆球形,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面略被绢状毛。枝条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软骨质,有时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或下面幼时略被微柔毛,具离基三出脉,有时过渡到基部具不显的5脉,中脉两面明显,上部每边有侧脉1-3-5(7)条.基生侧脉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侧脉及支脉脉腋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窝内常被柔毛;叶柄纤细,长2-3厘米,腹凹背凸,无毛。圆锥花序腋生,长3.5-7厘米,具梗,总梗长2.5-4.5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或被灰白至黄褐色微柔毛,被毛时往往在节上尤为明显。花绿白或带黄色,长约3毫米;花梗长1-2毫米,无毛。花被外面无毛或被微柔毛,内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能育雄蕊9,长约2毫米,花丝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箭头形,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子房球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状,长约5毫米,顶端截平,宽达4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具纵向沟纹。花期4-5月,果期8-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尤以台湾为最多。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或沟谷,常栽培于低山平原。[3]

参考资料

  1. 香樟果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香樟果中医世家
  3. 香樟果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