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太鞍溼地生態園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太鞍溼地生態園區
圖片來自花蓮觀光資訊網

馬太鞍溼地生態園區位於台灣花蓮縣 光復鄉。該濕地為一處湧泉不絕的沼澤濕地。早期馬太鞍部落的阿美族人為適應沼澤環境,發展出獨特的Palakaw「巴拉告」傳統捕魚法,以永續利用河川生態資源,展現對大自然的尊敬。範圍內土地多為農業、森林及水利使用土地,是我國第一個以農業生產出發的重要濕地,期結合里山倡議精神,推動維持淺山生態系、友善環境農業。[1]

馬太鞍溼地是一處綠意盎然的自然樂園,由南向北蜿蜒穿過馬太鞍溼地的芙登溪,滋養了這片沼澤的豐美生態。沿著涓涓小溪騎乘單車,隨處的溪流都可以發現魚、蝦、貝、螺的蹤跡,充滿旺盛生機。觀賞完生態後,還可以到一旁的馬太鞍文化館欣賞原住民生動的木雕作品;或是沿著T型的木柵道,輕鬆騎著單車,細細的品味週邊綠意盎然的景色,整趟旅程是個不折不扣的生態之旅呢![2]

其中,馬太鞍濕地的水源由馬太鞍溪上游集水區滲透而來,水源充沛,且屬於砂質壤土,較為黏稠,適合水生植物生長。馬太鞍溼地擁有多樣化的生存環境,而園區中擁有近百種的水生植物及動物,豐富的生態環境也吸引各種鳥類前來,因此也是台灣東部的賞鳥重鎮;而每年5月到8月蓮花盛開時期,近5公頃的蓮花花海更為馬太鞍溼地帶來許多浪漫風情,結合周遭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十分適合全家大小共遊。[3]



景點介紹

馬太鞍溼地生態園區一景
圖片來自花蓮觀光資訊網

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馬錫山腳下,源自中央山脈的地下水湧上土地,湧泉匯聚而成的芙登溪孕育出一處內陸型濕地。[4]

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面積大約12公頃,是一處天然沼澤濕地,此處也是阿美族馬太鞍部落世代漁耕之地,現今此地仍是低度開發的荒綠田疇,一直保留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文化。「馬太鞍」是阿美族部落稱呼樹豆的名稱,因為早期此地遍植樹豆,故以此命名。[5]

而居住在此的阿美族人,發展出「Palakaw」巴拉告生態捕魚法,利用中空的竹子、樹枝等,製作出三層的結構物放入水塘中,堅守不竭澤而漁的原則,透過巧妙的設計安排,讓人感受到阿美族人的生活智慧。其中,每年5月至8月時,馬太鞍溼地開滿了蓮花與荷花,漫步木棧道之間,可感受到夏季花海風情的美妙,若能登上瞭望台,將可將馬太鞍溼地的全景一覽無遺,一旁還有馬太鞍濕地自行車道,也吸引許多旅人闔家親友前騎車及漫步,倘佯在充滿大自然美景與芬多精氣息的環境中,享受愜意放鬆的優閒時光。[6]


擁花蓮縣面積最大的生態濕地

擁花蓮縣面積最大的生態濕地
圖片來自農業易遊網

馬安鞍溼地位於花蓮縣光復鄉馬錫山腳下,占地面積約12公頃,是花蓮縣面積最大的生態溼地,也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塊。而馬太鞍溼地生態園區是馬太鞍部落的傳統生活區塊,位於馬錫山山腳下,是一天然沼澤溼地,面積廣達12公頃,過去在此地長滿了「樹豆」,故阿美族人稱此地為「Vataan」(阿美族語樹豆之意思),亦即馬太鞍的由來。[7]

馬太鞍園區因為沼澤地形,以及原住民特有的生活習性,長久以來發展出自成一格的生活文化,這個孕育特殊人文內涵和自然景觀的地區,近年來更因為休閒農業和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而逐漸成為生態文化旅遊的新據點。

其中, 馬太鞍溼地因中央山脈阻擋日照較短,加上溼地土壤肥沃,故擁有近5公頃的蓮花種植區,盛夏時可見花海盛開,真是美不勝收;且園區還設有「馬太鞍濕地生態館」,館內陳設模型具體展示各生態棲地,方便遊客了解濕地風貌;原住民風味特餐的餐廳,提供石頭火鍋等傳統餐飲;以及「馬太鞍文史工作室」推動傳統手工藝的復興,在在讓遊客飽覽飽食阿美族傳統風貌。而在此處亦可隨處發現無污染的湧泉,包括馬太鞍的生命之圳芙登溪,都是湧泉匯流而成,而溼地間多樣的生態資源,也吸引鳥類穿梭其中,令這裡也成為一處賞鳥的絕佳地點。豐富多樣的生態景觀,吸引許多旅人前往一探究竟及造訪。 [8]


視頻

【愛在馬太鞍溼地】

【花蓮馬太鞍濕地|尋找馬太鞍的秘密玩什麼_燒肝工程師遊寶島】

【2023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休閒農業區形象影片】


參考文獻

  1. 馬太鞍重要濕地(國家級) 濕地保育資訊網
  2. 馬太鞍溼地生態園區 花蓮觀光資訊網
  3. 馬太鞍自行車道 TravelKing旅遊王
  4. 馬太鞍欣綠農園:濕地上的文化永續之旅 VERSE
  5. 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 TravelKing旅遊王
  6. 馬太鞍休閒農業區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7. 馬太鞍濕地光復鄉公所
  8. 馬太鞍休閒農業區 農業易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