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德格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自马丁·海德格尔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  [1]

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 。[2]

背景和早期職業

海德格爾是兒子司事在當地的天主教教堂梅斯基希,德國。儘管他在謙虛的環境中長大,但他明顯的智力天賦為他贏得了宗教獎學金,以便在鄰近的康斯坦茨鎮接受中學教育。

就讀於弗萊堡大學, 海因里希·里克特(Heinrich Rickert)和埃德蒙·胡塞爾(Edmund Husserl)。

1913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論文是心理學,博士學位是陽性心理學家貝特拉格·祖爾·洛吉克(Beitrag zur Logik)(“心理學的判斷學說:對邏輯的批判性-積極性貢獻”)。

1915年,他完成了學術神學家約翰·鄧斯·斯科特斯(John Duns Scotus)的適應性論文(在德國大學階段教學的要求)。

1919年,開始在弗賴堡(Freiburg)擔任講師,成為胡塞爾創立的運動領導者的明顯繼承人,現象學。現象學的目的是盡可能準確地描述意識體驗的現象和結構,而又不對它們的性質,起源或原因進行哲學或科學的偏見。從胡塞爾,海德格爾學會了方法。現象學的還原,通過剝奪意識現象的遺傳先入之見,以揭示其本質或原始真理。海德格爾對西方形而上學的傳統方法進行了自我描述的“解體”,從而充分利用了這種方法,他幾乎發現所有這些方法均不足以進行真正的哲學探索。

1923年,海德格爾被任命為馬爾堡大學哲學副教授。儘管他在1920年代初發表的論文很少,但他令人著迷的講台形象為他在德國年輕的哲學系學生中創造了傳奇的聲譽。在後來的致敬中,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曾是海德格爾的學生,並且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之一。他表示,海德格爾的地下聲望就像是“暗中之王的謠言”。

奠基現象學哲學思想之父

海德格是奠基現象學哲學思想之父,胡賽爾的學生,但海德格所開創的思想卻與自己的老師採取了非常不一樣的觀點與視角。胡賽爾的現象學旨在透過研究意識結構進而理解意識內部所指涉的對象,因此,胡賽爾翻轉了認知的主要對象,與其預設客觀獨立的對象來進行研究,他認為應該轉而探討對象在意識中如何被呈現以及使其如此呈現的結構為何。在此意義上,胡賽爾哲學的核心問題在於探問認知如何可能,而科學是否能在此研究中找到一個堅固的基礎。

存在與時間

存在與時間始於傳統的本體論問題,海德格爾將其形容為“ Seinsfrage ”或“問題”。存在。” 在首次出版於1963年的一篇文章,“我的方法,現象學,” 換句話說,如果存在多種事物,或以某種事物為前提的存在的多種感官,那麼最根本的存在形式是什麼,一切事物都可以作為存在的基礎?為了正確解決這個問題,海德格爾認為有必要對人類的存在進行初步的現象學研究,他稱之為Dasein。在這一努力中,他冒險進入了完全未被踐踏的哲學基礎。

至少自勒內·笛卡爾(RenéDescartes)(1596–1650)時代以來,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就是為人類根據其所經歷的現像或經驗推定其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建立牢固的基礎。可以肯定(見 認識論)。

存有的問題之所以關鍵,因為它是所有可能認知對象的共同基礎,因此,若有可能認知到存有本身的動態結構,那麼也許哲學家就能掌握所有實在與潛在被認知的對象。然而,海德格指出,作為所有存在的可能性基礎,存有永恆地處於退隱的狀態,使得知性無法觸及。換言之,每當存有有所展現,它就同時已經是作為某存在的存有基礎,我們所認知到的永遠是作為結果、有限且僵固的存在,而永遠無法觸及不斷退隱的存有。在這個意義上,直接對存有的認知方式,又因為認知主體的存在條件而毫無可能。[3]

代表作品

《存有與時間》

《林中路》

《路标》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