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 [1]
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 。[2]
背景和早期职业
海德格尔是儿子司事在当地的天主教教堂梅斯基希,德国。尽管他在谦虚的环境中长大,但他明显的智力天赋为他赢得了宗教奖学金,以便在邻近的康斯坦茨镇接受中学教育。
就读于弗莱堡大学, 海因里希·里克特(Heinrich Rickert)和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91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论文是心理学,博士学位是阳性心理学家贝特拉格·祖尔·洛吉克(Beitrag zur Logik)(“心理学的判断学说:对逻辑的批判性-积极性贡献”)。
1915年,他完成了学术神学家约翰·邓斯·斯科特斯(John Duns Scotus)的适应性论文(在德国大学阶段教学的要求)。
1919年,开始在弗赖堡(Freiburg)担任讲师,成为胡塞尔创立的运动领导者的明显继承人,现象学。现象学的目的是尽可能准确地描述意识体验的现象和结构,而又不对它们的性质,起源或原因进行哲学或科学的偏见。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学会了方法。现象学的还原,通过剥夺意识现象的遗传先入之见,以揭示其本质或原始真理。海德格尔对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方法进行了自我描述的“解体”,从而充分利用了这种方法,他几乎发现所有这些方法均不足以进行真正的哲学探索。
1923年,海德格尔被任命为马尔堡大学哲学副教授。尽管他在1920年代初发表的论文很少,但他令人著迷的讲台形象为他在德国年轻的哲学系学生中创造了传奇的声誉。在后来的致敬中,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曾是海德格尔的学生,并且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他表示,海德格尔的地下声望就像是“暗中之王的谣言”。
奠基现象学哲学思想之父
海德格是奠基现象学哲学思想之父,胡赛尔的学生,但海德格所开创的思想却与自己的老师采取了非常不一样的观点与视角。胡赛尔的现象学旨在透过研究意识结构进而理解意识内部所指涉的对象,因此,胡赛尔翻转了认知的主要对象,与其预设客观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他认为应该转而探讨对象在意识中如何被呈现以及使其如此呈现的结构为何。在此意义上,胡赛尔哲学的核心问题在于探问认知如何可能,而科学是否能在此研究中找到一个坚固的基础。
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始于传统的本体论问题,海德格尔将其形容为“ Seinsfrage ”或“问题”。存在。” 在首次出版于1963年的一篇文章,“我的方法,现象学,” 换句话说,如果存在多种事物,或以某种事物为前提的存在的多种感官,那么最根本的存在形式是什么,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存在的基础?为了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海德格尔认为有必要对人类的存在进行初步的现象学研究,他称之为Dasein。在这一努力中,他冒险进入了完全未被践踏的哲学基础。
至少自勒内·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6–1650)时代以来,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为人类根据其所经历的现像或经验推定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建立牢固的基础。可以肯定(见 认识论)。
存有的问题之所以关键,因为它是所有可能认知对象的共同基础,因此,若有可能认知到存有本身的动态结构,那么也许哲学家就能掌握所有实在与潜在被认知的对象。然而,海德格指出,作为所有存在的可能性基础,存有永恒地处于退隐的状态,使得知性无法触及。换言之,每当存有有所展现,它就同时已经是作为某存在的存有基础,我们所认知到的永远是作为结果、有限且僵固的存在,而永远无法触及不断退隐的存有。在这个意义上,直接对存有的认知方式,又因为认知主体的存在条件而毫无可能。[3]
代表作品
《存有与时间》
《林中路》
《路标》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