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力欧 (角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力欧 (角色)

马力欧(早年常译作马里奥)是游戏《马力欧系列》中的角色。在《超级马力欧兄弟》中,他靠吃蘑菇变成超级马力欧,特征是大鼻子、头戴帽子、身穿背带裤,还留着胡子。与他的双胞胎兄弟路易吉一起,长年担任任天堂的招牌角色。在任天堂官方网页的标签图片上就是FC时代的马力欧。其扮演主角的数十款游戏累计总销量超过五亿份(注:2019年12月的官方统计数字),为任天堂创造了高达360亿美元的巨额商业利润。

简介

根据任天堂官方统计,马力欧系列正统作品包括1985年FC《超级马力欧兄弟》、1986年FC《超级马力欧兄弟2》、1988年FC《超级马力欧兄弟3》、1989年GB《超级马力欧大陆》、1990年SFC《超级马力欧世界》、1993年NES《超级马力欧USA》、1992年GB《超级马力欧大陆2:6枚金币》、1996年N64,神游机《超级马力欧64(神游马力欧64)》《纸片马力欧》、2002年NGC《超级马力欧阳光》、2006年NDS《新超级马力欧兄弟》、2007年Wii《超级马力欧银河》、2009年Wii《新超级马力欧兄弟Wii》、2010年Wii《超级马力欧银河2》、2011年3ds《超级马力欧3D大陆》、2012年3ds《新超级马力欧兄弟2》、2012年Wii U《新超级马力欧兄弟U》、2013年Wii U《超级马力欧3D世界》、2015年Wii U《超级马力欧创作家》、2017年NS《超级马力欧:奥德赛》、2019年NS 《超级马力欧创作家2》。

评价

1981年,马力欧在任天堂著名作品《森喜刚》(Donkey Kong)中初次登场。当时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木匠,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而真正让大家了解马力欧是在红白机平台上的作品《超级马力欧兄弟》(Super Mario Bros.)中,他的出色表演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这个角色。1985.9.13(超级马力欧兄弟发售日)被游戏界称为“马力欧的生日”(但实际上马力欧的出现比这还早),正值马力欧25周年(2010.9.13),世界各地的12亿马力欧粉丝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马力欧的出道可以追溯到1981年的街机游戏《森喜刚》,那时还没有马力欧这个名字,只是单纯地将他设定为一个意大利人角色。当时对马力欧有“Mr.电子游戏”、“跳跃人”等非正式的称呼。关于正式命名还有一段典故。当游戏《森喜刚》被拿到美国任天堂分部的时候,办公室房东“Mario”闯入了房间索要房租。他的相貌酷似游戏中的“跳跃人”,为了调侃刻薄的房东,于是“马力欧”也就成了这个明星角色的正式名字。1953年有一部法国电影《恐怖的报酬》,主人公名叫马力欧,搭档名叫路易吉。有人猜想这就是路易吉名称的由来。关于马力欧的全名,任天堂一直没有正式公布。但是根据马力欧和路易吉并称为马力欧兄弟这一事实,可以推断马力欧的全名应该是马力欧·马力欧。其实在马力欧题材改编的真人电影中,兄弟俩的全名清楚地写着“马力欧·马力欧”和“路易吉·马力欧”。帽子加背带工作服、大鼻子和胡子等特征,离英雄的形象相差甚远。再加上少许肥胖的身材,稍不留神可能就会把我们的英雄马力欧当成在便利店打工的中年大叔。但是形象上所带来的个性和亲切感,却在玩家的心中根深蒂固。马力欧的诞生之父宫本茂的设计理念就是“像记号一般让人一目了然的外貌,容易表现动作的配色”。当时限于硬件的机能,无法表现精密的画面。为了清楚表现人物的动作,就把马力欧的服装设计成了背带工作服,这样可以很好的表现出手臂的动作。关于脸部的设计,当时的考虑是,就算设计得很仔细,在电视上也无法表现出来。有特点、容易辨认,才是设计的重点。所以就有了大鼻子、留胡子、戴帽子的设计。说到服装颜色的组合,也不只局限于一种。在《马力欧兄弟》中是蓝色工作服加红色衬衫。而在《森喜刚》中却是红色工作服加蓝色衬衫的相反组合。。[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