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马尾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尾绣

马尾绣
原圖鏈接  

水族马尾绣是中国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马尾绣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成品古色古香,华美精致,结实耐用。刺绣图案古朴、典雅、抽象并具有固定的框架和模式。水族马尾绣在三都自治县传承上千年,有刺绣“活化石”美誉。 [1] 2006年5月,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申报的水族马尾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2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水族马尾绣、批准时间: 2006年5月、非遗级别: 国家级、申报地区: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遗产类型: 民间美术、遗产编号: Ⅶ—23 。

水族马尾绣
原圖鏈接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水族马尾绣,是水族独有的以马尾作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与方法。取马尾3—4根作芯,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密地缠绕在马尾上,以此作为预制绣花线,然后按照传统刺绣纹样或剪纸纹样,将这种预制绣花线盘绣在花纹的轮廓上,再用7彩丝线编制成的扁形彩线,添绣在盘绣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其余部分按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进行。一件绣品一般需要经过52道工序。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而夸张。 这种以丝线裹马尾制作图案的刺绣方法,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好处,一是马尾质地较硬,能使图案不易变形,二是马尾不易腐败变质,经久耐用。另外,马尾上含有油脂成分,利于保养外围丝线光泽。马尾绣还有另一奇特之处,就是绣品上缀有铜饰。铜饰形状做成古代钱币的样子,直径只有黄豆大小,以红线穿贴于马尾绣片里,如星星点点的小花,除了做装饰外,水族还认为铜有驱邪避凶的功能。在封建社会,铜是铸币之物,一些朝代严禁民间铸铜,而水族的马尾绣里却有铜饰。这又是体现马尾有价值的一个地方。

品种分类

马尾绣技艺
原圖鏈接  

马尾绣的“歹结”背带

是水族地区公认的最好背带之一,往往要经过52道工序才能完成,水族人也常常把是否拥有马尾绣背带看作是否体面和富有的标志。马尾绣背带主要包括三部分,上半部为主体图案,由二十多块大小不同的马尾绣片组成,周围边框在彩色缎料底子上用大红或墨绿色丝线平绣出几何图案,而在上部两侧为马尾绣背带手,下半部为背带尾,有精美的马尾绣图案与主体部位相呼应,“歹结”成为通体绣花的完整艺术品。制作这样一件“歹结”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水族中老年妇女制作“歹结”尾花,一般不用剪纸底样,而直接在红色或蓝色缎料上用预制好的马尾绣线盘刺绣,综合运用结绣、平针、乱针,灵活自如,图案美观耐看。

“马尾绣”背孩带

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不用剪纸图案做底样,只凭经验完成。首先将两三根马尾合股,用白色的比马尾毛还细的丝线(把丝线剖拆成丝来用的)缠裹成“马尾线”,然后刺绣者凭着自己的想象,用彩色“马尾线”在背孩带上镶拼成各种几何图案和花草鸟雀图案骨架(图案主要是极富弹力的牛角花、水车纹、花椒纹、回纹、斜纹、方格纹、鱼骨纹),再用针穿上白线将图案固定。最后用结线绣和螺线绣将图案骨架填满,谓之“补花”,再缀上闪亮发光的“金线”,于是便构成一幅结构完整、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缜密精致、豪华富贵的美丽画面。黑、红、黄、白几色对比,形成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背孩带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结实耐用,是母亲给女儿准备的最好嫁妆。一件马尾绣衣服往往要耗费一个妇女数年甚至十多年时间,因此它也是衡量姑娘女红功底的标准。

中国水族马尾绣
原圖鏈接  

“马尾绣”绣花鞋

是一种翘尖布鞋,鞋尖呈尖形往上翻翘。制作方法是在鞋帮上先用彩色丝线刺绣成底色图案,然后再采用马尾绣的方法,用丝线缠马尾,卷曲成各种几何形图案拼镶在鞋帮上,然后边缘镶补。其工艺十分复杂,但刺绣出的图案立体性强,精美别致,堪称精美的工艺品。所以水族妇女也多在庄重场合或走亲戚时才穿,配上豆浆印染的蓝布上衣、百褶裙和银胸饰,显得十分典雅华贵。[1]

工艺特色

水族马尾绣的主要产品形式有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花鞋等。四川成都织绣和其他民族的刺绣技艺也用马尾为原材料,但只有水族才如此集中地将之用于背带等绣品。马尾秀流传于水族地区的这一民间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艺术造型丰富多彩。水族刺绣技法的种类很多,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及螺形绣等。 水族刺绣十分丰富,不同地区的水族在掌握同一技法上有粗犷与精细之分,在掌握不同的技法上也各有所长。刺绣工艺有挑花、绣花、补花等,针法有马尾绣、平绣、十字、打籽、乱针刺。但总体而言,水族“马尾绣”(有的民族也称为钉线绣),是水族刺绣中运用较多的技法之一,也是水族最古老、最具特色的一种刺绣,其工艺精湛,立体感、艺术感强。水族生活中的很多物件都绣有“马尾绣”,尤其妇女背小孩用的背孩带,穿的绣花鞋,充分体现了水族“马尾绣”的艺术价值,具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了水族妇女娴熟的刺绣技艺。 马尾绣工艺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水语称为“歹结”)及翘尖绣花鞋(水语称为“者结”)、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水族马尾绣工艺的杰作制品是马尾绣背带,上半部为主体部位,由二十多块大小不同的马尾绣片组成,以丝线在彩色锻料底子上平绣出有严格数序规律的几何图案。下半部与主体部位相呼应,也绣有精美的马尾绣图案。制作一件背带,一般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 马尾绣工艺十分复杂,虽历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其造型理念和程式化符号基本不变。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2]

制作流程

马尾绣鞋
原圖鏈接  

制作技艺

马尾绣用料考究且工艺繁杂,一般而言,刺绣一件成品需十来道工序,耗时一月之多。在形形色色的刺绣艺术品中,马尾绣的独特之处在于用马尾刺绣,依然采用古老的乱针、扎针等刺绣技法。水族马尾绣工艺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技艺与方法:

  1. 、先取马尾3至4根做芯,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密地缠绕在马尾上,使之成为类似低音琴弦的预制绣花线。
  2. 、将这种白丝马尾芯的绣线盘绣于传统刺绣或剪纸纹样的轮廓上。
  3. 、用7根彩色丝线编制成扁形彩线,填绣在盘绣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
  4. 、按照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绣出其余部分。

制作方法

马尾绣的制作方法是,将两三根白线缠绕在马尾上(白色马尾最佳),然后用缠好的马尾盘在已描绘好的花纹轮廓上,接着在白线条的凹缝处绣、挑、补、梭各种彩色丝线,刺绣艺人凭自己的生活积累及艺术修养,在布面上挑绣各种图案。所绣的这些图案还只是一个空心的框架,还需要由螺形绣或结线绣来填充,最后再缝上金光闪闪的金线,一共要经过52道工序才算完成。

制作工序

其制作工序繁琐复杂,可分为六大步骤:

  1. 、制作马尾线。即用丝线(多数以白色为主)将二至三根马尾绕裹起来,做成马尾线,完整的一幅背带大约需要马尾线20—30米。
  2. 、固定框架图案。用一颗大针将马尾线穿好,再用另一颗稍小的针穿上同色丝钱,一边用穿有丝线的小针专门将图案固定在布面,很像绘画起初的勾勒线法。
  3. 、“填心”。用7根彩色丝线编制成扁形彩线,填绣在盘绣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
  4. 、“镶边”。用橙色和墨绿色丝线在四周挑成“花椒颗”的镶边图案。
  5. 、订“金钱”。在绣品空隙处订上闪亮的小铜片以增加绣品亮度(民间有安装铜钱状小铜片以辟邪的说法)。
  6. 、“装订”。为了方便操作,便将绣品分解成若干小片,待每一片都完工后,再用针线将它们按次序订在一起。

六大工序完工后,一件完整的马尾绣工艺品就做成了。黑、红、绿、黄、白几种颜色对比,形成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3]

历史文化

马尾绣的特殊意义

水族人有很深的敬孝老人和爱惜子女的传统。体现在马尾绣上,传统的水族女孩穿的衣服,围腰都是普通的平绣或其他绣法,但他们出嫁要为婆婆准备珍贵的马尾绣尖头鞋。水族女子生育第一个孩子时,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银佛童帽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是外婆(或舅母)探视外甥的必备礼物。而且水族女子只有在嫁出后生育第一孩时,母子才能享受此殊荣。此后,娘家都不会再送马尾绣背带,先前送的马尾绣背带便一直背着孩子们长大成人。一般来说,每个水族女子一生中就只能接受娘家送的一副马尾绣背带,就算婚姻变故另嫁再生,娘家都不会再送。这样做,一是因为马尾绣背带工序繁杂、价格昂贵、经久耐用。二是娘家人希望女儿从一而终,婚姻稳固,幸福美满。三是母亲对女儿及她的孩子们的良好愿望。在第一个孩子出生时,送去马尾绣背带和银佛童帽,代表富贵吉祥,希望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4]

相关视频

三都水歌《马尾绣赞歌》集合 火凤凰

针尖上的水族马尾绣,比浮雕更加栩栩如生

【非遗】指尖上的传承——马尾绣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