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忆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马忆湘 |
马忆湘,1923年生,老红军战士、作家女,土家族,湖南省永顺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第二方面军总医院看护,参加长征;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关中分区妇联副主任,在关中大生产运动中获劳动英雄称号,1945中央党校学习,同年随八路军三五九旅赴东北,任旅卫生部政治指导员,建国后,先后担任任广州军区通信总站、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副政委等职务,著有长篇小说《朝阳花》。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还获得延安劳动模范、劳动英雄等称号。2016年9月11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基本内容
中文名:马忆湘
民 族:土家族
出生日期:1923年5月
逝世日期:2016年9月11日
信仰:共产主义
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湖南省永顺县
职 业:原广州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副政委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朝阳花》个人回忆录《在长征的道路上》等
人物创作
50年代中期,党中央号召老干部撰写革命回忆录,总政治部在全军开展“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年”征文活动,她利用自学和组织上送她学习获得的知识,拿起笔,花了几个月时间,完成了一万多字的回忆录《在长征路上》,被中国青年出版社收入《战斗的历程》一书出版。
编辑部建议她在回忆录的基础上写一部自传体小说,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图书,她认真回忆,撰写故事梗概,然后口述,由湖南省军区政治部派人记录,并整理出初稿,最后共同研究,逐字逐句进行修改。
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写成长篇小说《朝阳花》,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几年内一版再版,发行数十万册,并翻译成日语出版。
《朝阳花》以其朴素流畅的语言,真实可信的情境与细节,坎坷而又充满希望的人物命运,生动鲜明地塑造了吴小兰、王德明、看护长、小刘、柳莹、李连长等一批红军指战员的光辉形象。通过这些形象,读者不难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艰辛;不难明白党和军队是怎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难明白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是怎样一个党,怎样一支军队,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与不竭的动力。
《朝阳花》与同时期出版的《苦菜花》、《迎春花》并称“三花”,不仅轰动了当时的文坛,也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者,在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出身贫寒、文化不高的老红军战士马忆湘,能够完成这样一部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本身就创造了一个奇迹。
“文化大革命”中,《朝阳花》被诬陷为歌颂贺龙、为贺龙树碑立传的“大毒草”,她被送到沙河学习班,作为重点对象批斗。
专案组不分白天黑夜逼着她揭发贺龙,她几次昏倒在批斗会场上,她始终相信党的正确领导,认为污蔑贺龙就是丑化红军,自己决不能出卖灵魂,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利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马忆湘的冤案得到平反,197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广播了《朝阳花》,后又接连出版4次。
女红军马忆湘简历
1922年生于湖南永顺县龙寨镇七里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家五口靠父亲在外做工来维持生活。马忆湘13岁的时候因地主逼债,母亲不得不把她送到七里坪一家农户做童养媳,在婆家马忆湘受尽虐待,忍受不了逃回娘家。1934年,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龙家寨打了一个大胜仗。马忆湘看到剪着短发扎着皮带、脚打绑腿的女兵十分羡慕,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参加红军。后来经过努力,她在红军医院当了一名看护员。1935年11月,马忆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随部队在1936年10月到达陕北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1937年4月,马忆湘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留在延安后方医院工作,先后当过护士、于事、主任。1941年与晏福生同志结婚。解放后,马忆湘随丈夫调入湖南工作,担任湖南省面粉厂厂长。1958年,马忆湘萌生了写书的念头并得到丈夫的支持。经过数年努力,写出了长达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朝阳花》。[1]晏福生调任广州军区副政委后,马忆湘随同调往广州军区管理局任政委。1983年离休回家,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 ↑ 长征“红小鬼”马忆湘往事回忆,澎湃在线, 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