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马志远 | |
---|---|
[[https://baike.baidu.com/pic/马致远/16953/0/3812b31bb051f819731b3d02d1b44aed2e73e7b8?fr=lemma&ct=single#aid=0&pic=3812b31bb051f819731b3d02d1b44aed2e73e7b8原图链接 来自百度百科]] 马志远 | |
原文名 | Yammie Nam |
出生 |
约1250年 中国 大都 |
逝世 | 约1321至1324之间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曲状元 |
知名作品 | 《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
人物生平
马致远青年时期
马致远年少时非常好学上进,为马氏后人所津津乐道,他们还不时以此来激励自己的子孙后代向之看齐。
仕途不顺
马致远青年时期追求功名,对“龙楼凤阁”抱有幻想,但仕途多舛,经历了蒙古时代的后期及元政权统治的前期,都未曾担任显赫官职,所以其政治抱负一
直没能实现。 《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外出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在至元二十二年到至元二十四年(1285年—1287年)间曾担任江浙行省务官,元贞元年到元贞三年(1295年—1297年)间与文
士王伯成、李时中等组织了“元贞书会”,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
晚年归隐
马致远在大约五十岁的时候终于辞官归隐了。其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漂泊无依,在官场生涯里,他看透了世俗的可悲以及人生的耻辱,对政治的各种不满
意,就有了“隐居山林其乐悠悠”的念头。从此就过上了很平淡的休闲幽雅的恬静生活。
主要成就
元曲四大家插图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擅长用叹世超世的形式,虚掩其外,而愤世抗世的内容,则深寓其中。 [5] 虽其大多数杂剧的戏剧效果不是很强的,但
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剧中
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二是语言艺术的高超。
散曲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 其散曲题材领域广、艺术意境高、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
《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
哉!宜列群英之上。”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图片
《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与他的小令《秋思》和套曲《秋思》构成了马致远艺术创作的三座高峰。
艺术特点
马致远是元代曲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其的散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创作的散曲数量比关汉卿、白朴两人现存散曲的总和还多。
其杂剧创作脱离市井,脱离平民,是无根化的创作,因而后世誉之为“马神仙”。
对于马致远的散曲风格,有学者认为是“豪放”的,其实当是“旷”。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一样,马致远散曲所表
现的,更多的是和苏轼词中相似的旷达。
特点
的杂剧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其剧作大抵写实的效果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
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去作大段的抒情,以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至于杂剧内容,则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如《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等。这些道教神仙故事既表现
出一种懦弱的悲观厌世的态度,又包含着重视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
略论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是其供相关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改造成的宫廷爱情悲剧。
《荐福碑》也是马致远的早期剧作,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也反映出当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端低落的处境下的苦闷。
《青衫泪》是由白居易的《琵琶行》敷演而成的爱情剧,虚构白居易与妓女裴兴奴的悲欢离合故事,中间插入商人与鸨母的欺骗破坏,造成戏剧纠葛。在士
人、商人、妓女构成的三角关系中,妓女终究是爱士人而不爱商人,或多或少表现出落魄文人的一种自我陶醉。 风格
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语言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偏于典丽,但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 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存世作品
《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
抟高卧》七种。 其中《开坛阐教黄粱梦》为其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合作写成。
特点
其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叹世、闺情、世象。存世散曲约130多首,其叹世之作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故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视为“豪放”派的主
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其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代表作品
1、【双调】清江引·野兴·樵夫觉来山月底 2、【双调】清江引·野兴 3、【双调】清江引·野兴·林泉隐居谁到此 4、【双调】拨不断·叹世 5、【双调】拨不断·菊花开 6、【双调】拨不断·酒杯深 7、【双调】拨不断·叹寒儒 8、【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9、【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10、【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 11、【双调】寿阳曲·心间事(落梅风·心间事) 12、【双调】落梅风·人初静 13、【双调】落梅风·实心儿待 14、【双调】落梅风·因他害 15、【双调】落梅风·蔷薇露 16、【双调】落梅风·夕阳下 17、【双调】夜行船·秋思 18、【双调】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19、【双调】蟾宫曲·叹世 20、【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21、【南吕】四块玉·带月行 22、【南吕】四块玉·美貌娘 23、【南吕】四块玉·绿鬓衰 24、【南吕】四块玉·雁北飞 25、【南吕】四块玉·酒旋沽 26、【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27、【南吕】金字经·絮飞飘白雪 28、【越调】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以上参考: 作品评价 在元末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中《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马之辞老健而乏滋媚”。 王骥德《曲律》:有比之于诗中杜甫。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方之于词中欧阳修和“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将他列入元人之首,典雅清丽。 明臧懋循则将他的《汉宫秋》置于《元曲选》之首。 清人焦循《剧说》更推崇其为“绝调”。
人物争议
马致远仕途照片
关于马致远的籍贯,仅史籍记载就有5种不同说法:许州、集庆、广平、东光、大都。据黄卉等学者考证,是由于5人年代相近而同名所致,其籍贯以大都说为可信。 卒年考实 关于其卒年,史籍并无明确记载,据黄卉等学者考证,其应卒于1321年至1324年间,死后葬于祖茔。 轶闻趣事 逢马不杀 据说,马致远取得的文学成就让自己的家乡躲过一场灾难。
明初年间,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期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百姓惨遭杀害,惨不忍睹,大地满目疮痍的大地。但因朱棣曾经学过马致远的杂剧和散
曲,而对他很崇敬,得知东光是马致远的故乡,便下令“逢马不杀”,即不杀姓马当地百姓,当地百姓的性命才得以保全。 名字由来
因诲改名说
据说马致远最开始的名字叫做视远。为了自己的前程,马致远想要离家去远处学习。临走之前他来到了县城的铁佛寺来拜佛。
拜完铁佛之后,马致远求见了寺庙的长老。说,我叫视远,想要求学,长老看见他非常好学,便他和交谈,教诲他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你既然在东篱出生,志在千里。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能图富贵,要为了百姓黎民做事。”从此之后马致远将名字的视远改成了致
远。关于马致远号称东篱,据说是其晚年淡泊名利,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以上说法真实性待考。 跨朝改名说
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马氏长支谱》、同治八年(1869年)《马氏二门世谱》、《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畿辅通志·选举表第三册》 、 《畿辅通志·选举表第五册》 [17] 等,马致远有两个名字,在元朝叫致远,明朝叫视远,但这与马致远生活年代不符。
改名破谶说
据《马氏家谱》记载,有一年,来了一个相面算卦的先生,在给马致远父亲马德昭相面后言之凿凿地说:“您是两个儿子的命。”可当时第三个儿子已经出
世,眼见着三个儿子要“留其二伤其一”,马德昭急中生智,想了一个瞒天过海的办法:将长子“视远”改为“致远”,与次子“治远”同音异字,刚刚出
生的老三叫“马平远”。单从字音上听起来,成了“马zhì远”、“马平远”两个人,想用这种办法破其谶语,但此种说法经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