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珏 | |
---|---|
出生 | 1910年 |
逝世 | 1994年 |
國籍 | 中國 |
馬珏
- 馬珏(1910年至1994年),浙江鄞縣人,父親馬裕藻,母親陳德馨。1910年出生於東京。
人物經歷
- 1910年馬珏出生於東京,在日本期間馬裕藻曾與魯迅等人一起聽章太炎講文字音韻學。一九一一年馬裕藻回國後,擔任浙江教育司視學。一九一三年至一五年任北京大學教授、研究所國學門導師,講授文字音韻學。一九二一年任北大國文系主任,一九二○年八月六日,《魯迅日記》云:「晚馬幼漁來送大學聘書。」是兩人共事於北大之始。
個人回憶
- 馬珏晚年在《女兒當自強》一文中,這麼回憶着:「魯迅先生一度在北大任教,與我父親是同事,他們性格相投,過從甚密。魯迅先生經常來我家做客,與父親一談就是半天。」在1925年間,年僅十五歲的馬珏寫下了《初次見魯迅先生》一文,刊登於1926年3月的《孔德學校旬刊》上,那是馬珏所就讀的學校刊物。馬珏晚年回憶道:「不久,魯迅先生來孔德學校,讀到那期《孔德旬刊》,我沒想到,先生看到我那篇小文章後,十分高興。他誇我寫得好,說我寫的都是實話。後來先生把它收進了他親自編選的《魯迅著作及其他》一書中。他還送書給我。過了幾天,父親還帶我去八道灣魯迅家去玩。從那時起,魯迅先生到我家,常問起我;如果我在,便和我說幾句話。我們還多次通信。根據《魯迅日記》的記載,我向魯迅先生請教的信和魯迅先生的回信自1926年元月3日至1932年12月15日,通信持續六七年之久。1926年元月3日魯迅先生在日記中寫道:『夜,得馬珏小姐信。』這封信是我對元月一日先生寄贈《痴華鬘》一書的道謝信,信中也表達了對先生敬慕和渴望指教的熱烈願望。魯迅先生總是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他幾乎每信都回。非常令人痛惜的是我珍藏的那些魯迅的親筆信,在30年代初白色恐怖中被燒毀了。」 今查《魯迅日記》中記有馬珏者,共有五十三次之多,其中馬珏給魯迅信有二十八封,而魯迅回信有十三封,另有送書。
人物軼事
- 馬珏又大約在1926年給魯迅寫信,如實地把學農的志願告訴了他。覆信接到也很快。魯迅先生在信中熱情支持和鼓勵道:「女孩子學農的不多,你想學,我贊成。」1928年春,馬珏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30年轉入政治系本科。對於她後來上政治系,完全因為父親的關係,父親讓她上政治系,二妹馬琰上法律系,是認為「中國婦女地位最低,你們出來要為爭取女權做些事情。」他還對馬珏說:「你出來可以當公使。過去當公使的都是男的,他們帶夫人出國。你開個頭,由女的當公使,你帶丈夫去赴任嘛。」又對二妹說:「你可學習法律,將來就是離婚,也可以保護自己的權益。」
- 1929年5月17日,魯迅從北平給上海的許廣平寫信中說:「今天下午我訪了未名社一趟,又去看幼漁,他未回,馬珏因病進了醫院許多日子了。」到了5月29日,他給許廣平的信又提到:「晚上是在幼漁家裡吃飯,馬珏還在生病,未見,病也不輕,但據說可以沒有危險。」魯迅對馬珏是十分關愛的,馬珏後來才讀到《兩地書》的這些文字,她表示十分的感動。馬珏還說,「魯迅先生在百忙之中還為我起了個號,後來覺得字過於生僻,就通過父親轉告我,可寫成大家都認識的『仲服』。稱仲,是因為我排行第二。」
- 1932年11月13日魯迅從上海返回北京探視母病,馬氏父女曾來看他,魯迅銘感得很,他在11月20日給許廣平的信就說:「這種老朋友的態度,在上海勢利之邦是看不見的。」
- 馬珏長得非常漂亮,在北大被稱為「校花」。北平曾流行過一句話 [1] :馬裕藻對北大有啥貢獻?最大的貢獻就是為北大生了個漂亮的女兒。馬珏有多漂亮?馬裕藻一位學外語的朋友曾這樣讚美:「像大理石雕出的那麼美。」 據說馬珏在北大讀書時,每天收到十幾封情書,甚至有裝訂成本的 [1] 。
- 馬珏被尊為北大校花,馬氏一門與北大的淵源也很深。其父音韻學家馬裕藻與章太炎、蔡元培交情甚篤,是北大著名的教授,馬珏的女兒與女婿在在北大任職 [1] 。馬裕藻與其弟馬衡、馬鑒、馬准、馬廉都躋身北大,成為著名學者,世稱鄞縣「一門五馬」
魯迅先生的角度
- 1933年3月13日魯迅在上海「得幼漁告其女珏結婚柬」。馬珏嫁給天津海關職員楊觀保,在當時又是一件盛事,《北洋畫報》還刊登了他們的結婚照。據說楊觀保與馬珏相識已久,他對馬珏頗為忠懇,每星期返平一次,經過長期交往,終獲佳人芳心。但又有一說,指楊君(楊觀保)能贏得美人歸是疑有天助者,即此時有謠言發生,馬珏不堪同學之譏笑,於是毅然與楊君結婚,當時馬珏都還沒有畢業。
- 十幾天後,魯迅在給臺靜農的信中說:「今日寄上《蕭伯納在上海》六本,請分送霽(李霽野)、常(常惠)、魏(魏建功)、沈(沈觀,沈兼士的兒子),還有一本,那時是擬送馬珏的,此刻才想到她已結婚,別人常去送書,似乎不太好,由兄自由處置送給別人罷。《一天的工作》不久可以出版,當仍寄六本,辦法同上,但一本則仍送馬小姐,因為那上本是已經送給了她的。倘住址不明,我想,可以托幼漁先生轉交。」
- 對於馬珏的結婚,魯迅不再送書給她的事,李霽野也說:「一次送書給我們時,他托我們代送一本給她,我談到她已經結婚了,先生隨即認真地說,那就不必再送了。」李霽野說他當時認為魯迅太過於小心了。而後來他知道周作人的夫人羽太信子污衊魯迅對她無禮,而導致兄弟失和的創傷之巨,因此導致出他過度的「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