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马站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站镇位于山东省沂水县八百里沂蒙的北端,地处三市(临沂、潍坊、淄博)五县(沂水、沂源、临朐、诸城、安丘)中心,距县城34公里, 辖76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2.1万户,61243人(2017),总面积134.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0%,平均海拔340米,镇地势西高东低,地块多为丘陵,境内主要河流有马站河、沭河、金沟河。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2、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红、泰薛两省道纵横穿越镇境,县乡柏油路富于路、上郭路、徐沙路,与东红、泰薛两省道纵横交错,构成了全镇交通大动脉。电力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镇76个村全部完成了电网改造,通讯设备齐全,实现了电话村村通,全镇共安装程控电话7000多部,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20%,移动、联合通信基站完备;全镇设职高一处、初中一处,完小10处、幼儿园1处,在校生9500人;县级医院一处, 诊疗水平处全县次中心地位。接待餐饮业发展迅速,共拥有高、中、低档宾馆(饭店)100多家。

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基本概况

马站镇位于风光秀丽的沂蒙山北部,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心镇,总面积134.27平方公里,辖76个行政村,61243人(2017),7.6万亩耕地。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地处三市(临沂、淄博、潍坊)五县(沂水、莒县、安丘、诸城、沂源)中心。已建成的青(岛)兰(州)和长(春)深(圳)两条高速公路纵横穿越镇境,并设有出口;筹建中的青(州)临(沂)铁路贯穿镇境,设有配货站;距胶新铁路沂水站50公里,距青岛港、青岛机场180公里,距日照港120公里,距京沪、济青高速公路80公里;东(营)红(花埠)、泰(安)薛(家岛)两条省道"十"字交汇于镇驻地,与县乡路纵横交错,实现村村通公路,构筑了全镇交通大动脉。

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矿产主要有钛铁矿石、钾长石、磷石、花岗岩、云母、矿泉水等。其中,钛铁矿原矿铁品位在30%以上,钛品位在50%以上,总蓄量2亿吨。镇北部矿泉水源远离生活区,纯天然、无污染,经勘查鉴定,含有人体需要的偏硅酸、锂、锶、溴等多种微量元素,出水量大,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镇内古迹荟萃,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遗址,旧时齐长城重要关隘即位于此,"穆陵停雪"为旧时沂州八景之一,有古诗曰:"腊雪曾经六月看",形象的描绘出当年穆陵关之险峻雄姿。天桥官庄汉墓群、杨家城子、杨家珠江汉代古城遗址等名胜古迹,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极具考察价值,游客络绎不绝。镇西九泉山、八大山庄集山、水、景于一体,溪水潺潺,鸟鸣山静,清幽怡人,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为休闲、修身之绝佳去处。

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镇内高楼林立,布局齐整,近年来先后投资6.5亿元,用于小城镇建设,建设楼房1000余座,开发了东红、新兴两条商业街,建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皮毛市场,煎饼、百货市场独具风格。规划建设了"三纵九横"的镇区道路,沿河公园、中心广场、绿地街雕错落有致,处处充满着现代化城镇气息,载体功能不断加强,电力充足,通讯快捷方便,广播、电视设施健全,餐饮、娱乐各业日益繁荣,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依托政策、区位优势,经济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先后建设了铸造、纺织、板材和餐饮娱乐四大基地,培育了地毯、皮毛加工、煎饼、花生筛选、餐饮、交通运输六大支柱产业,地毯、皮毛远销十余个国家或地区,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农业标准化生产日趋完善,以安全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为主,注重搞活流通,先后形成了瓜菜、林果、中药材、烟桑、百合、制种、畜牧养殖等支柱产业,培育起了十余个种养加工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全镇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全面进步,政治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先后被授予全国土地管理"三无"乡镇、省中心镇建设示范镇、省文明镇、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园林小城镇、县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自然资源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钛铁矿石、钾长石、磷石、 花岗岩、云母、矿泉水等。其中钛铁矿原矿铁品位在30%,钛品位在50%以上,总蓄量2亿吨左右,大水场沂风矿泉水,经严格勘查鉴定,达到开发矿泉水国家级标准。近年来, 镇党委、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巧借外力开发矿产资源,成为全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基础设施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红、泰薛两省道纵横穿越镇境,县乡柏油路富于路、上郭路、徐沙路,与东红、泰薛两省道纵横交错, 构成了全镇交通大动脉。电力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镇76个村全部完成了电网改造,通讯设备齐全, 实现了电话村村通,全镇共安装程控电话7000多部,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20%,移动、联合通信基站完备;全镇设职高一处、初中一处,完小10处、幼儿园1处,在校生9500人;县级医院一处, 诊疗水平处全县次中心地位。接待餐饮业发展迅速,共拥有高、中、低档宾馆(饭店)100多家。

工农业生产

突出的交通、 区位优势,宽松的发展环境,使全镇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全镇现有企业23家,个体、民营工商户4780户, 形成了地毯、皮毛、煎饼、运输、餐饮服务五大支柱产业。 全镇种植粮食作物3.1亩,其中小麦1.3亩,花生1.1亩。近年来,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各类高效经济作物发展迅速, 已形成了优质桃、杏、桑园、中药材、大棚瓜芽等优势产业,其中辣椒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级无公害产品, 并注册了"马站"牌商标。畜牧业上,不断加快畜牧品种改良步伐,共建成了1处大型奶牛养殖基地、4处养殖小区,使养殖专业村达到12个,养殖大户发展到1000多户,全镇猪、羊、鸡存栏量分别达到3.8万头、18万只、1万头、1.5万只。

旅游资源

境内古文化遗址胜多, 有极大的参观价值和开发潜力。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遗址,镇内齐长城14华里,闻名暇尔的穆陵关雄踞于此,每年游人络绎不绝。同时,还有天桥官庄汉墓群、杨家城子、杨家珠江汉代古城等名胜古迹。

获得荣誉

近年来,该镇先后被授予省中心城镇建设示范镇、市级文明单位、 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年被县委、县府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