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马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震
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人才
国籍 中国
职业 地质调查科研工作者

 

马震,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人才[1],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副院长[2]

人物简介

马震,男,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水工环技术工作,负责完成多项地质调查项目。 在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典型污染场区地下水污染机理研究,平原区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研究,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和环境地质图系编制等方面解决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

项目成果

负责编制的滦河三角洲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报告,首次系统评价了滦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质量和污染状况,研究了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污染机理和污染演化趋势,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资料,在应用同位素技术研究污染河流沿岸地区地下水污染演化趋势,典型污染场地镉和有机污染物污染机理、水土污染相互关系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唐山等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与污染修复等相关工作多引用该项目成果。

负责环渤海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区划计划项目,逐步建立完善了一套以第四纪基础地质研究为基础的1:5万环境地质调查方法,实现了基础地质调查与水工环工作的有机结合。

负责编制京津冀地区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求,按不同服务目标分别编制规划应用类和基础背景类主题图件12张,已及时提交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和京津冀地方政府使用。该图集创新了编图思路和图件表达方式,成为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与及时服务的典型范例。

负责编制关于河北省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工程规划建议的评价报告,全面分析了影响生态过渡带工程规划建设的地质要素,系统评价了生态林建设的适宜性。该报告已提供国土资源部和河北省相关部门使用,成为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工程规划的基础地质依据。

负责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区地质保障工程,参加非首都功能疏解区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配备多参数水质测试仪、便携式测井仪、EH4、高性能微型服务器等技术装备,带领一支30多人,由第四纪研究、水工环调查、信息系统建设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团队承担地质调查项目工作。

在工作中逐渐建立了一支以年轻技术骨干为主,以经济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地面沉降调查研究、海水入侵监测预警为发展特色的技术团队,出色地组织完成了环渤海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为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水工环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