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仲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仲钧
  高仲钧
出生 1921年  
河北霸州
逝世 2003年
国籍 中国
别名 笔名耕弦村人
职业 古琴家 音乐家
知名作品 琴歌有《南风》
《沁园春》
《渔樵问答》等
打谱有 《阳春》
《白雪》
《广寒游》
《梅花三弄》等

高仲钧

(1921年--2003年)笔名耕弦村人,1921年生于河北霸州,少时随父母迁居北京,1935年,就读于北平师大附中,从王少先习琵琶演奏6年,194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1942年 从著名琴家管平湖先生习琴 1945年任北京地方推事,1948年任天津人民法院审判员,1958年,曾在天津多所院校执教,1983年,离休于天津民族学院,1990年,人天津文史馆馆员,2003年辞世天津。

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琵琶研究会会员,天津沽上琴会会长,天津东方艺术学院特聘高级讲师,天津龙吟琴馆馆长。

人物简介

高仲钧(1921--2003)笔名耕弦村人,籍贯河北霸州,1921年11月29日生于河北霸州,少时随父母迁居北京。先师从于王绍先习琵琶演奏六年,后师从管平湖先生习琴,1948年迁居天津。 高仲钧藏琴有“老龙吟琴”(唐) “秋风”(宋)“云和” “秋声”(明)古琴家,音乐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琵琶研究会会员。天津阳春琴社顾问,天津沽上琴会会长,天津东方艺术学院特聘高级讲师,天津龙吟琴馆馆长。

人物经历

1983年,1985年,高仲钧曾参加在扬州举办的第二,三次全国古琴打谱学术座谈会;

1992年,参加两岸亲人学术研讨会;

1990年,1995年,在成都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并任学术委员;

1994年在北京,中国古琴名琴名家名曲鉴赏会。

高仲钧曾改革斫制古琴“幽兰逢春”,仿唐琴“云和”,伯牙式古琴和转调编磬。发明古琴旋宫转调打谱定音盘。天文万年历。

古琴珍藏

唐 老龙吟 响泉式 现为高仲钧珍藏 原图链接 来自个人图书馆


此琴原为响泉式,后改仲尼式。琴通长121.3cm,隐间110.2cm,肩宽21cm,尾宽14.5cm,厚4.1cm。琴体秀美,项、腰边棱略带圆势。鹿角灰胎,黑漆,蛇腹断兼细密流水断。长方形龙池,椭圆形凤沼。琴背项间刻”老龙吟”三字。龙池内纳音较平,原为苏州琴家汪星伯所藏,后归天津琴家高仲钧珍藏。据有关专家鉴定,该琴是中唐所作,琴名为原刻。

艺术成就

高仲钧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抚琴,授琴,弘扬古琴,又擅书画,收藏民俗器物。他的一生孜孜不倦的传播古琴艺术,其精神令人极为感动和钦佩。

个人作品

高仲钧先生演唱的琴歌有《南风》录入CD《中国古琴名家名曲·潇湘水云》中(台湾风潮出版有限公司,1994)。后,琴歌《南风》又收入台湾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古琴CD唱片中;琴歌《渔樵问答》收人CD《琴韵缤纷》(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1996)中。

打谱琴曲

高仲钧先生打谱有《酒狂》(《太古遣音》),《汉宫秋》(《西麓堂琴统》),《渔樵问答》(《真传正宗琴谱》);琴歌《沁园春》(徐家唱词)《武侯舒怀》(蜀诸葛词),均刊唐中六编纂:《草堂琴谱》上、下册,路石堂印,1997);以及《阳春》《白雪》《梅花三弄》《广寒游》《雉朝飞》《鹿鸣》《归去来辞》《渔樵问答》《离骚》等15首。创作琴曲《海河赞歌》等。

编译曲谱

高仲钧先生编译《华氏琵琶普译本》,《李氏琵琶普译本》《养正轩琵琶谱译本》。《古琴艺术的时代生命》(刊唐中六编纂:路石堂印,《草堂琴谱》上册,1997),《对神奇秘谱<梅花三弄>打谱出解》(刊第三次全国古琴打谱学术交流座谈会材料汇编上册,1985),《神奇谱,<雉朝飞>打谱出解》(刊第三次全国古琴打谱学术交流座谈会材料汇编下册,1985)等。

视频

古琴曲欣赏《南风歌》弹奏:高仲钧


参考资料

1、高仲钧资料 .虾米音乐网[引用日期2015-08-17
2、高仲钧资料 .中国民乐.2015-07-10[引用日期2015-07-11
3、高仲钧资料 .天津文化信息网--文化艺术志.2013-08-04[引用日期201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