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高甲戏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沿革==
[[File:高甲戏5.jpg|thumb|600px300px|有框|右|[http://pic106.huitu.com/res/20180527/1722538_20180527092052681032_1.jpg 原图链接][http://www.huitu.com/design/show/20180527/092052681032.html 图片来源]]]
高甲戏,流行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闽南华侨聚居地。
南安岭兜村的"宋江戏"艺人与漳州来的竹马戏艺人及一名归侨合办一戏班,班名"三合兴"。它突破专演宋江故事的局限,演出半文半武戏,剧目有《郭子仪拜寿》、《困河东》、《斩黄袍》、《逼宫》等。合兴戏出现后,很受群众欢迎,戏班也增多了。
[[File:高甲戏4.jpg|thumb|400px300px|有框|左|[http://pic106.huitu.com/res/20180527/1722538_20180527090328892032_1.jpg 原图链接][http://www.huitu.com/design/show/20180527/090328892032.html 图片来源]]]
"合兴戏"在发展过程中,"宋江戏"仍然存在,二者除剧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和表演程式也互相吸收。当时有规定,进合兴戏的艺人,必须能演"桶内戏"(即宋江戏的定型剧目)才能入合兴班演"桶外戏"(即合兴戏的幕表戏),二戏逐渐融合,至清末,宋江戏与合
从此高甲戏一改演幕表戏的习惯,开始进入新剧目与编演现代戏的新时期。60年代初,新编古代戏《连升三级》等,赴[[上海]]、南京、[[济南]]、天津、北京巡回演出。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谭震林、[[郭沫若]]、[[茅盾]]、邓拓及戏剧界专家曹禺、田汉、张庚、老舍、林默涵等均来观看。郭沫若、老舍、邓拓等观看《连升三级》后均题诗赞誉。
[[File:高甲戏6.jpg|thumb|400px300px|有框|左|[http://pic106.huitu.com/res/20180527/1722538_20180527085521212038_1.jpg 原图链接][http://www.huitu.com/design/show/20180527/085521212038.html 图片来源]]]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甲戏《连升三级》首先遭到冲击,被当作"大毒草"在报刊上公开点名批判,作者[[王冬青]]被揪斗,关进"牛棚"。接着剧团被解散,大批名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下放农村。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闽南各地的高甲戏剧团相继恢复并进入振兴时期。1982年,泉州市高甲戏剧团赴香港演出,带去剧目《连升三级》、《真假王岫》、《大闹花府》以及一台丑旦小戏。1983年,由安溪县高甲戏剧团诸葛辂编剧的《凤冠梦》,参加福建省第15届戏剧会演荣获剧本一等奖,及导演、音乐、表演、舞美、演员等7项奖,并获1982~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
==传统剧目==
[[File:高甲戏6.jpg2.jpg||thumb|400px300px|有框|右|高甲戏[http://news.163.com/10/0228/08/60JJA2UM000146BB.html/ ]]]
高甲戏的传统剧目大体分为三大类,即[[大气戏]](宫廷戏、武戏)、[[生旦戏]](绣房戏)、[[丑旦戏]]。
==濒危状态==
[[File:高甲戏6.jpg1.jpg|thumb|400px300px|有框|左|[http://pic106.huitu.com/res/20180527/1722538_20180527084943230037_1.jpg 原图链接][http://www.huitu.com/design/show/20180527/084943230037.html 图片来源]]]
[[高甲戏]]濒危现象的表现,可以从建国以来的两个主要发展时期来做比照,并从中归纳出一些原因。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