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笋塘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笋塘街道

图片来自网络

中文名 : 高笋塘街道

所属地区:重庆市万州区

高笋塘街道,隶属于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万州区主城区,东与太白街道接壤,南濒临长江北岸,西邻牌楼街道,北依太白街道,距万州区政府驻地10千米,总面积3.6平方千米。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高笋塘街道一带归属万县第一区;1992年,西城街道更名高笋塘街道;1993年后,先后归属万县市、龙宝区、龙宝移民开发区、万州区。2011年末,高笋塘街道总人口10.40万人。截至2020年6月,高笋塘街道下辖10个社区, 街道街道办事处驻静园路68号。 高笋塘街道工业以印刷、加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高笋塘街道工业生产总值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2.9亿元;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3.4亿元。 [1]

位置境域

高笋塘街道地处万州区主城区,东与太白街道接壤,南濒临长江北岸,西邻牌楼街道,北依太白街道,距万州区政府驻地10千米,东西最大距离2.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千米,总面积3.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高笋塘街道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平缓,呈条带状,地形属浅丘地貌;境内最高点位于乌龙池钻洞子,海拔350米;最低点位于鞍子坝港口,海拔175米。

气候

高笋塘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0℃,1月平均气温7.0℃,极端最低气温-3.℃(1955年1月27日、1975年12月15日);7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42.3℃(2006年8月15日),最高月平均气温37.3℃(2006年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1.0℃(1955年1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1.4℃,最大日较差209℃(1987年4月18日、1988年4月25日);生长期年平均275.5天,最长达334天(1993年),最短258天(1992年);年平均日照时数1258.3小时;0℃以上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229.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36.3天,最多达178天(1974年),最少为118天(2011年),最大雨量1635.2毫米(1982年),最少雨量842.1毫米(2001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水的70%,6月最多。

水文

高笋塘街道境内河道属苎溪河流域,南临长江。

自然灾害

高笋塘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冰雹等;1959年至1961年连续三年大早,发生饥荒;1989年7月8日—10日连续三天大暴雨,街道受损被淹。

人口

2010年,高笋塘街道总人口103982人。 2011年末,高笋塘街道总人口10.40万人,全部为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33739人。总人口中,男性51188人,占49.2%;女性52794人,占50.8%;14岁以下11127人,占10.7%;15—64岁82381人,占79.2%;65岁以上10474人,占10.1%;以汉族为主,达10.37万人,占99.7%;有土家、回、苗、藏、维吾尔、满、壮、布依、蒙古、彝、侗11个少数民族,共324人,占0.3%;超过100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共176人。2011年,高笋塘街道人口出生率4.8‰,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0.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888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高笋塘街道财政总收入4866.6万元,比2010年增长35.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11.8万元,比2010年增长30.9%。

工业

高笋塘街道工业以印刷、加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高笋塘街道工业生产总值5.6亿元,比2010年增长1.2%,工业增加值2.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5%。2011年,高笋塘街道有工业企业12家,职工人数20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7亿元,比2010年增长1.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高笋塘街道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37人,专任教师31人;小学2所,在校生4671人,专任教师19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0%;初中1所,在校生1863人,专任教师5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0%;有各级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1所。2011年,高笋塘街道教育经费达4544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521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高笋塘街道有科技人才256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50人,经营管理人才1310人,其它科技人才40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高笋塘街道有艺术团2个,腰鼓队3支、舞蹈队3支、军鼓队1支、门球队1支,大型群众互动歌唱栏目“激情广场大家唱”、“快乐时光”乐坊,已在万州区民政局登记注册,参与群众达3000人;社区文化活动室10个,建设器械健身场12个。2011年末,高笋塘街道有学校体育运动场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5.0%。2011年末,高笋塘街道有52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2.6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高笋塘街道有医疗卫生机构3个,门诊部(所)15个;病床3602张,固定资产总值82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139名。2011年,高笋塘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61.61万人次。2011年,高笋塘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零,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9708人,参保率98%;孕产妇死亡率为零。

社会保障

2011年,高笋塘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889户,人数3918人,支出799272元,比2010年增长16.8%,月人均204元,比2010年增长18.0%;城市医疗救助35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860人次,共支出60190万元,比2010年增长3.0%;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40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0.1万元,比2010年增长37.2%;有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新增就业人员3339人,有5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6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20人,参保率85.0%。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