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绍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绍廉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中文名字:

高绍廉(553年-?),北齐文宣皇帝高洋第五子,母亲是弘德夫人颜玉光[1]。 559年4月,封长乐郡王,12月,改封陇西王,性格粗暴,曾经尝拔刀追逐兄长高绍义[2]。高绍义逃入厩,闭门阻止高绍廉进入。高绍义为清都尹,未及掌握仕事,高绍廉先往,把囚犯都叫出来,高绍廉率意释放或者处决。能饮酒,一举数升,最后饮酒过量而死[3]

中文名:高绍廉

民 族: 汉族

职 业 :地主兼资本家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553年

目录

1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

  高绍廉 (1876~1947) 字洁忱,惠民县城东关街人,有名的地主兼资本家,为“四大乡绅”(另三人是李殿侯、朱紫垣、曹瀛)之一,人称“高二爷”。民国初年,高绍廉去陕西贩盐暗带贩烟土。他很有心术,沿途若遇婚丧嫁娶等事,必送钱礼相贺或周济,固而武定府高家的车多得相护。在兵荒马乱的年月竟没出过一次被查被劫之事,几趟下来就发了大财。此后,他在惠城及邻县经营杂货铺和茶庄。

  1915年,高绍廉在三学寺西驾房院开办贫民工厂,称“一为振兴实业,二为救济贫民”,并被推为董事长。工厂设有木工、织布、编织、轧花、染织四种业务。技工雇聘,生徒从残废院、孤儿院和当地贫苦青年中选用,厂方获利颇丰。不少人起而效仿,翻砂、印刷、制笔、造纸、织布等一批工厂(场)相继建立。1918年,高绍廉又主持在三学寺址辟建大寺商场。主要靠拆除大寺前佛殿为建材,以租赁商肆预交租金为经费,新建房肆250多间,成为惠民县商贸中心。

  1939年,日军第三次侵占惠城后,高绍廉等人推举伪县长李骢林(字殿侯)之子李少侯为商会会长,鼓动停业的商民重新开业,大胆经营。商会复设贫民工厂,高绍廉为经理。同时自已又开办药铺和茶庄,利润可观。1945年惠城解放后,市内开展减租减息及清算运动。是年冬,高绍廉避居济南,1947年秋病死。

词条标签: 人物民国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