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高腔

增加 40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高腔
| 圖像 = [[ File:高 腔12.jpg5腔强1.jpg|缩略图 |居中|300px|[httpshttp://baikestc.sozjol.com.cn/galleryg1/listM00163ACggSBFcHZp2ADxL9AAC99rRNZug260.jpg?ghidwidth=first400&pic_idxheight=1&eid=6201826&sid=6415091 263 原图链接] [https://p1.ssl.qhimg.com/t018c4ae8b96cdf3112.jpg/ 高腔图片 图片来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
 [[ ''' 高腔 ''' 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 高腔原称为"弋阳腔"或" [[ 弋腔]]",因为它起源于 [[ 江西弋阳 ]]
他是明代弋阳腔与后来的青阳腔流变派生形成的诸声腔剧种。
在几百年的流变过程中,弋阳腔各分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与各地民间音乐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ref>[http://www.cflac.org.cn/whsy/renwendili/201905/t20190531_446631.html 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 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光明日报》,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4日</ref>
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 ]] 向全国各地流布]] ,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包括赣剧高腔,湖北的清戏,湖南的长沙、常德、祁阳、辰河诸高腔,四川的川剧高腔,云南的滇剧高腔,北京的京腔,以及浙江的西安、西吴、侯阳、松阳诸高腔,还有广东、福建等省某些剧种中保存的高腔。
2006年5月20日,高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剧种有[[ 西安高腔、松阳高腔、岳西高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 等。<ref>[https://www.360kuai.com/pc/9bb9da4c918bd06ec?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川剧《巴山秀才》开启“2019年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大幕] 川剧《巴山秀才》开启“2019年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大幕已经尘埃落定, 发布时间;2019-10-23 08:06</ref>
==基本信息==
[[File:高腔12.jpg|thumb|400px|有框|左| 高腔演出[https://p0.ssl.qhimg.com/t017b554e00701e5e3c.jpg 原图链接][https://www.360kuai.com/pc/9bb9da4c918bd06ec?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图片来源]]] 
中文名称;高腔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Ⅳ-7]]
申报地区;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湖南 代表性传承人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向荣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刚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刚]]
==历史渊源==
以弋阳腔为代表的高腔,渊源是比较清楚的: [[ 宋元时期 ]] 的南北曲,孕育了高腔音乐。从史料和所演剧目等方面,都能看出宋元南曲与高腔之间的渊源关系,此外,在演唱方式和伴奏形式上,[[ 高腔的"帮腔"及打击乐伴奏和南曲"一唱 众]]和"及"不被管弦"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高腔在对宋元南曲有一定承袭的同时,对元代北曲也有多方面的吸收。
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 [[ 义乌 ]] 一带,有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
==高腔演变==
[[File:高腔强1.jpg4.jpg|thumb|300px|有框|右|[http://www.cflac.org.cn/whsy/renwendili/201905/W020190531550797571271.jpg 原图链接][http://www.cflac.org.cn/whsy/renwendili/201905/t20190531_446631.html 图片来源]]]
高腔在流传的过程中,运用徒歌加众和的演唱形式,和当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改腔换调,趋于自由化。经过长时间的流变,高腔在各地的支脉变迁很大,它们与各地的民间音乐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因而形成各地不同音乐风格的高腔。
明中期至清前期是高腔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但到 [[ 乾隆 ]] 年间,梆子、皮簧等花部戏曲兴起,高腔在总体上呈衰落趋势,即便如此,仍有十余种高腔存留于南方各地,以川剧高腔、湘剧高腔、祁剧高腔和赣剧高腔较有影响。
==唱腔结构==
[[File:高腔1.jpg|thumb|400px|有框|右|《高腔》剧照[http://news.gmw.cn/2018-07/16/content_29882883.htm/ ]]]
===信息===
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而 [[ 西吴高腔 ]] 及松阳高腔却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
高腔音乐的外部形式特征高腔音乐的外部形式特征,可概括为三个字[[:帮、打、唱]] 。帮,指后台帮腔。打,指打击乐伴奏。唱,指除帮腔之外的脚色之唱。
与昆腔、梆子腔、皮簧腔相比,高腔较为独特的演唱形式"帮腔"自然比较突出,传统高腔的帮腔由担任打击乐伴奏的乐队演唱,通常是由鼓师领帮,众乐手齐唱。从戏剧的角度看,帮腔有着渲染戏剧气氛、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等作用。
==濒危状态==
辰河高腔虽然得到省、市政府及主客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作为许多抢救性工作,但由于受电视、电影等艺术文化的冲击,面临着受众局域化、观众老龄化的境地<ref>[http://www.cflac.org.cn/whsy/renwendili/201905/t20190531_446631.html 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 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光明日报》,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4日</ref>
''' 究其涉危状况原因有三点:'''[[一是资金运转困难]]。目前,全国仅存四个辰河高腔专业剧团,1996年曾被省文化厅授于“好剧团”称号,年演出均在400场以上。但因经费紧张,剧团不仅没有自己的演出场地,甚至连演员的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仅靠演出收入维持运转达。
[[二 演员青黄不接]]。因 资金 运转 困难 。目前 既留不住人才 全国仅存四个辰河高腔专业剧团,1996年曾被省文化厅授于“好剧团”称号,年演出均在400场以上。但因经费紧张 又吸引 剧团 了新人 仅没有自己的演出场地 甚至连 演员 年龄普遍偏大 的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 导致断层,青黄不接 仅靠演出收入维持运转达
[[ 二是演员青黄不接。因资金困难,既留不住人才,又吸引不了新人,演员年龄普遍偏大,导致断层,青黄不接。   三是剧目无革新]] 。因辰河高腔的唱腔、动作陈式化,演出舞台固定化,与电视、电影、MTV音乐电视等多媒体、多感官、多层次的现代艺术节文化无法比拟,从而失去了大部分观众市场,导致走向边缘化。<ref>[http://news.gmw.cn/2018-07/16/content_29882883.htm 当《高腔》在剧场响起 扶贫干部亮了]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7-16 05:30</ref>
==视频==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