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魏收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魏書·魏收傳出自於《魏書》,此史由北齊魏收撰,是一本紀傳體史書,內容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124卷,其中本紀12卷,列傳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3卷,實共130卷。[1]
原文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年十五,頗已屬文,及隨父赴邊。值四方多難,好習騎射,欲以武藝自達。滎陽鄭伯調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慚遂折節讀書夏月坐板床隨樹陰諷誦積年床板為之銳減而精力不輟以文華顯初以父功,除太學博士。吏部尚書李神俊重收才學,奏授司徒記室參軍。前廢帝立,妙簡近侍,詔試收為《封禪書》,收下筆便就,不立草稿,文將千言,所改無幾。時黃門郎賈思同侍立,深奇之。謂帝曰:「雖七步之才,無以過此。」遷散騎侍郎,尋敕典起居注,並修國史。俄兼中書侍郎,年二十六。
出帝初,又詔收攝本職,文誥填積,事咸稱旨。黃門郎崔棱從齊獻武王入朝,熏灼於世,收初不詣門。為帝《登祚赦》,雲「朕托體孝文」,收嗤其率直。正員郎李慎以告之,深忿忌。時前廢帝殂,令收為詔,乃宣言:「收普泰世出入幃屋,一日造詔,優為詞旨,然則義旗之士,盡為逆人;又收父老合解官歸侍。」南台將加彈劾,賴尚書辛雄為言於中尉綦俊,乃解。初,齊獻武王固讓天柱大將軍,帝敕收為詔,令遂所請,欲加相國,問收相國品秩,收以實對,帝遂止。收既未測主相之意,以前事不安,求解,詔許焉。久之,除帝兄子廣平王贊開府從事中郎,收不敢辭,乃為《庭竹賦》以致己意。 尋兼中書舍人,與濟陰溫子升、河間邢子才齊譽,世號三才。時出帝猜忌獻武,內有間隙,收遂以疾固辭而免。其舅崔孝芬怪而問之,收曰:「懼有晉陽之甲。」尋而獻武南上,帝西入關。武平三年(572 年),收卒,朝廷贈其司空、尚書左僕射,諡號文貞。 (選自《魏書・ 列傳·卷九十二》)
譯文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十五歲的時候就能夠寫文章,後來限隨父親到邊疆, 正值四方多難之時,喜愛練習騎馬射箭,想要憑藉武藝實現自己的抱負。崇陽人鄭伯調侃他說:「魏郎學了多少的兵器?」魏收聽了感到慚愧,於是就改變平日 的志向刻苦讀書。夏天月夜,他坐在板床上伴着樹陰誦讀詩文,久而久之,床板都被他磨損不少,但精力始終沒有廢弛。終於因文章富於華采而嶄露頭角。起初憑藉父親的功績擔任太學博士。吏部尚書李神俊器重魏收的才學,奏請朝廷授予他司徒記室參軍之職。前廢帝即位後,精心選擇近侍,詔令收試作《封禪書》,魏收下筆立就,不打草稿,全文將近千字,寫成之後改動的地方沒有幾處。當時,黃門郎賈思同在皇帝身旁侍立,對魏收的文才深感驚異。對皇帝說道:「即使以曹植七步能詩的才華,也不能超過這個人。」
於是把他升為散騎侍郎,不久又令他掌管寫起居注,並且編修國史。不多時又兼任中書侍郎。時年二十六歲。出帝初年,又詔令魏收任中書侍郎,為朝廷起草的文誥積案盈箱,但都很稱皇帝的心意。黃門郎崔棱跟從齊獻武王入朝,氣焰逼人,不可一世,魏收當初就是不上他的家 門。崔棱為皇帝撰寫《登祚赦》,文中說「朕托體孝文」,魏收譏笑其文過於平 直。正員郎李慎將此事告知崔棱,崔棱深感氣憤。當時前廢帝死,令魏收起草詔 書,崔棱就揚言說:「魏收在普泰年間出入宮廷,有一次替皇帝起草詔書,文詞 意旨都顯得非常好,但是那些舉旗起義的人,全都是叛逆之徒;再者,魏收的父 親年歲已老,他理當解除官職回家侍養。」
御史台將要對魏收進行彈劾,幸虧尚 書辛雄出來為他在中尉綦儀面前說話,此事才得以解決。當初,齊獻武王堅決推 辭天柱大將軍的職位,皇帝令魏收起草詔書,答應他的請求,並且想要升任其為 相國,就問魏收相國的品秩有多高,魏收照實回答,皇帝才沒有這樣做。魏收既然沒有猜度出皇上要任用其為相國的本意,又因為先前的事而惴惴不安,因而請 求免去官職,皇帝詔令准許。過了段時間,皇帝又授予魏收為其兄之子廣平王元 贊的開府從事中郎,魏收不敢推辭,就寫了篇《庭竹賦》以表達自己的心意。不久兼任中書舍人,才氣聲譽與濟陰人溫子升、河間人邢子才並列,世人稱之為三 才。當時出帝猜忌獻武王,兩人之間有較深的隔閡,於是魏收就託病堅決推辭而 被免去職位。他的舅父崔孝芬對此感到奇怪,問魏收為什麼要這樣做,魏收回答 說:「我害怕獻武王會興晉陽之兵。」不久,獻武王自南而上,出帝向西入關。 武平三年(572 年),魏收去世,朝廷追贈他為司空、尚書左僕射,諡號文貞。[2]
作者簡介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省晉州市)人 ,南北朝時期北齊大臣,文學家、史學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 機警敏捷,頗有文采,與溫子升、邢邵並稱「北地三才子」。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寫北魏歷史,聯合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人,博總斟酌,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書成之後,眾口喧嚷,指為「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後人輯有《魏特進集》存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