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士人沉迷于酒的原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醉酒 |
魏晋士人沉迷于酒的原因饮酒是现代社会一个很重要的娱乐的享受活动,不管是伤心事还是开心事,酒都是桌子上最少不了的一样物品,在古代也是如此,古人也和现代人是一样的,几乎各种适合酒出现的场合都会有它的出现。[1]
每个朝代都有特别爱酒之人,而一个朝代的士人都爱饮酒,那就一定要说说魏晋时期了,在这个时期里,几乎所有的士人都沉浸于饮酒的风尚,而魏晋士人为什么喜欢饮酒?以社会风貌与狂放饮酒的时尚为中心。
一、残酷社会摧残,狂放饮酒释放痛苦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千次,每年都要发生三到四次的战争,给百姓和士人们都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所以我认为社会的动荡不安,朝政的黑暗腐败,使得士人内心痛苦不堪,只能借酒释放自己的痛苦,因而饮酒成为一种消解内心愁绪的最好方式,得到了魏晋士人的喜爱。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话说的不错,这句话说的不错,杜康就是酒,不管是现代人和古代人在经受了巨大的打击之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想要逃避现实,而逃避现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醉一场,让自己可以将内心的痛苦愁思都抒发出来,来达到解忧的目的,魏晋的士人也不例外。
这些士人本应该是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才来做的官,可面对无休止的战争,百姓苦不堪言的现状,他们也无能无力,内心的矛盾越积越多,无奈之下,只能让自己醉生梦死一场,好好发泄一下自己内心的难受愁绪。
如此,饮酒变成了魏晋士人的标配了,几乎没有人可以在官场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饮酒成了士人之间一种普遍的解压方式了。一个人喝酒解忧,总还是少了一些宽慰,所以魏晋时期的士人就经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久而久之,魏晋时期就形成了一种会饮流觞的社会风尚,甚至成为了士人最普遍的日常生活,而会饮流觞的大致意思就是一群士人聚在一起,讨论风花雪月,避政不谈,喝酒为乐的生活,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竹林七贤。
另外,在《世说新语》特立任诞一篇来记录士人的作达行为。任诞,指任性放纵。这是当时魏晋名士作达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名士都如此,更何况那些不出名的士人呢,心中愁苦无法自拔,也只能学着这些名士才解酒消愁。
另外,魏晋时期对于人才的选拔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说不管士人自己有多大的才能,只要家里没背景没地位,最后做的官位也不过是下品官,对于充满了改变民生惨状的士人们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明明混乱的社会已经让士人们开始失望,再加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九品中正制,经历过社会摧残,政治压迫的士人,心中怎能不惨痛,心中怎会没有郁结,恰巧饮酒的风靡,成为了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魏晋时期频繁的战争,社会动乱,士人们苦读十年,谋得的官位都不如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士族人,也不能利用职权造福百姓,心中郁结只能通过喝酒来解除。
所以我认为魏晋时期社会动乱,政治黑暗,士人心中痛苦,只能通过豪饮来解放自己,狂放地饮酒自然而然就逐渐成为了士人这一群体的特色。
二、玄学异军突起,成为士人饮酒支持
魏晋时期的玄学,是一种崇尚老庄思想的新的独属于魏晋的新思潮,老庄思想的本质就是追求自由,不受拘束,崇尚自然,建议出世,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魏晋时期士人的思想需要。
而玄学就是融入了这种思想而发展出来的,所以我认为以老庄思想为土壤的玄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士人饮酒的支持。
上面已经说到士人们因为社会的黑暗,政治的残酷苦不堪言,正巧可以借助玄学来摆脱三纲五常的束缚,潇洒地表达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时,最好的伙伴就是酒了,这些尝尝借助于酒来放浪形骸,表现出自己即将出世的一面。
玄学不仅仅是士人们冲破三纲五常的助力,还是士人在追求玄远人格时,就会用酒来与别人进行交往,以便能看清每个人的性格,散逸淡泊,表现出较为高雅的一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竹林七贤第一人阮籍。
阮籍经常一人登临山水、嗜酒弹琴、得意忘形之所谓"痴",改大醉了六十日只为躲避皇上的问话、"礼岂为我设邪"的放浪不羁。其"痴"是其率真淳至的表现,其醉则有着"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忧愤。
玄学在前期是士人们从黑暗腐败的官场拔出来的重要支撑,在后期又是那些已经拔出来的士人找到自己的重要支撑。
随着时间的发展,魏晋时期的士人们也明白了喝酒解忧已经不足以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了,有的士人们开始通过喝酒来使得自己达到找到自我的目的,内心向自己收缩,不再关注于世内,饮酒自然又成为了一个高雅的爱好了。
玄学生长于老庄思想中,继承了老庄思想自由洒脱的品质,又融入了魏晋南北朝特有的士人情感,酒也成为了玄学思想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玄学的异军突起,自然而然地就使得饮酒成为一种特别的高雅爱好,士人追捧之,奉行之,魏晋时期的士人自然而然也就爱上了饮酒,也就有了饮酒这一风尚。
三、政府酒业政策宽松,发展更为迅速
魏晋时期的士人们愿意喝酒,喜欢喝酒,除了酒本身能够让自己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另一方面还是因为魏晋时期的酒业发展很迅速,酒可以很容易地拿到,所以我认为魏晋时期的政府对于酒业发展保持一种宽松的态度,使得酒业发展迅速,士人也更容易接触到,豪饮也就可以发展成一种爱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了。
酒业的发展离不开最重要的成分,那就是酒曲,不管是酒曲的生产地,还是酒曲的质量,都在魏晋时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王莽时期的《法古令官作酒》中记载了中国最早的酿酒方法,"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这时候的酒曲用量和粗米所用的量就是一比二。
但是逐渐发展到魏晋时期,得益于政府的宽松政策,酒曲的制造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用曲三十斤,得成酒五石",足以见这时候酒曲的发酵力有多厉害了。
其次是酒的种类变多,酒名变多,这就可以适合于不同口味的士人了。政府对酒业的发展不做限制,酒馆也就成为了当时最平常的,卖的酒也会多种多样,很符合士人对于口味的要求。
有些士人虽然一开始是基于消解自己的愁绪的目的,但后来却是被口感极好的酒给吸引了,饮酒成为一种令人开心的爱好了。
魏晋时期的社会虽然动乱,但还是可以给一些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适宜环境,譬如酒业,士人成了最广泛的消费群体,酒业迅速发展,又可以给更多的士人提供酒。
所以我认为,政府对于酒业政策较为宽松,士人对于酒的认知也就更加广泛,已经不仅仅是要消解情绪而产生的爱喝酒,还因为酒的味道好而促成了士人们喜爱饮酒的这一风尚。
四、高度集中的经济,好饮成为时代共性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虽然是四分五裂的,但是经济却是高度集中的,这样的经济体制就给上层士人创造了非常友好的饮酒环境。所以我认为,魏晋高度集中的经济使得上层士人也有了喝酒的环境,与下层士人一起将好饮发展成了时代的共性。
高度集中的经济带来了文化的昌盛,魏晋时期的庄园环境,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这无疑为上层士族的饮酒谈话奠定了物质基础,士人在此基础上更可安心品酒,放纵形骸,清谈玄言。
例如大庄园主竟陵萧子良,其"少有轻尚,礼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有这样的组织者存在,上层的士人社会也流行起了饮酒。
五、结语
魏晋士人饮酒风尚的形成,首先是因为魏晋时期的社会现状使得士人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面对百姓的痛苦,他们无能为力,矛盾的心情充满了心中,唯有杜康,可以解忧,为了消解心中的郁结,饮酒逐渐成为士人之间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
其次是玄学的发展,自由,洒脱,放荡不羁。成了时代的精神,喝酒也自然成了最能表达玄学精神的一种方式。
再其次是酒业的大发展,士人获取酒的途径很方便,最后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上层士人提供了稳定的饮酒环境,如此,从上到下的士人阶层都形成了一种喜爱饮酒的风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