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森堡號戰列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森堡號戰列艦德語:SMS Weißenburg)是德意志帝國的首批遠洋戰列艦之一,是為紀念1870年普法戰爭中的魏森堡戰役勝利而命名。它是勃蘭登堡級前無畏艦的第三艘,其它姊妹艦還包括有勃蘭登堡號、韋爾特號[1]和腓特烈·威廉選帝侯號。艦隻於1890年5月在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開始龍骨架設,1891年下水並至1894年完工。勃蘭登堡級戰列艦在三座雙聯裝炮塔中裝備有六門大口徑炮,而非同期其它海軍所慣常採用的雙炮塔四門炮標準。

德國艦隊的前十年役期中,魏森堡號跟隨第一支隊服役。由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國際局勢相對平穩,這一時期主要局限於訓練和對外國港口的友好訪問。儘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二十年裡,這些訓練演習對德國海軍戰術學說的發展有着重大意義,尤其是在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的指導下。它及其姊妹艦僅有過一次重大海外部署,即義和團運動期間於1900-1901年間被派遣至中國。艦隻於1904-1905年期間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

1910年,魏森堡號被售予奧斯曼帝國,並根據16世紀著名的奧斯曼海軍將領而更名為圖爾古特雷斯號(土耳其語:Turgut Reis)。它在巴爾幹戰爭期間被廣泛運用,主要是為奧斯曼的地面部隊提供火炮支持。它也參與了與希臘海軍的兩次海上交鋒——1912年12月的伊裏海戰以及次月的利姆諾斯海戰,兩場戰役均以奧斯曼海軍的失敗告終。在奧斯曼帝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圖爾古特雷斯號曾對達達尼爾海峽沿岸的防禦工事提供支持直到1915年中期,並於1915年8月退役至戰爭結束。戰後按照和約,艦隻本應割讓給大日本帝國作為戰爭賠償,但由於土耳其獨立戰爭的爆發,最終沒有完成交割,而是繼續留在土耳其,並加入新生的土耳其海軍。從1924年至1933年間,它作為教練船被重新啟用,然後又在1950年以前擔任宿營船,直至拆解報廢。

設計

作為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首批前無畏戰列艦[2]船級,魏森堡號是四艘勃蘭登堡級戰列艦的3號艦。在威廉二世於1888年6月加冕德意志皇帝之前,帝國海軍僅為一支主職本土防禦的沿岸艦隊,並由帝國海軍部國務大臣列奧·馮·卡普里維於1880年代訂購了許多岸防艦。1888年8月,對海軍事務有着濃厚興趣的德皇任命海軍中將亞歷山大·馮·蒙斯接替卡普里維的職務,並指示他在1889-1890年度的海軍預算中加入四艘戰列艦。相比起前任所強調的岸防策略,蒙斯更青睞於戰列艦隊。他取消了卡普里維授權的最後四艘岸防艦,轉而訂購四艘萬噸級別的戰列艦。儘管它們是德國建造的首批現代化戰列艦,預示着提爾皮茨時代公海艦隊的來臨,但這些艦隻僅是作為建造計劃的一部分而授權,反映了1880年代由綠水學派引起的戰術和戰略的混亂。

魏森堡號的全長為115.7米(379英尺7英寸),有19.5米(64英尺0英寸)(加裝防魚雷網後為19.74米(64英尺9英寸))的舷寬,以及7.6米(24英尺11英寸)的前吃水和7.9米(25英尺11英寸)的後吃水。艦隻所設計的標準排水量為10,013公噸(9,855長噸),滿載排水量則達10,670公噸(10,500長噸)。它配備有兩組三缸三脹蒸汽機以驅動三副螺旋槳來實現。動力裝置的額定功率為10,103匹指示馬力(7,534千瓦特),最高速度達16.5節(30.6千米每小時)。而標準船員編制則為38名軍官及530名士兵。

艦隻在當時顯得十分獨特,因其主艦炮是由布置在三座雙聯裝炮塔中的六門280毫米箍炮組成,而非同時代戰列艦典型的四門炮。其中艦艏和艦艉炮塔的炮管長度為40倍徑,中部炮塔則載有較短的35倍徑炮管。副炮是由八門105毫米35倍徑速射炮和八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組成,同樣裝在炮廓內。武器套件中還有六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均布置於船體水上部分的旋轉支架上。儘管主炮較當時其它主力艦更重,但與其它戰列艦相比,勃蘭登堡級艦隻的副炮被視為弱項。

魏森堡號受到鎳鋼克虜伯裝甲的保護,這是一種強度更大的新型鋼材。其裝甲帶在中央部分的厚度達400毫米(16英寸),用於保護彈藥艙及輪機艙。甲板裝甲的厚度為60毫米(2.4英寸)。而主炮塔的炮座則以300毫米(12英寸)厚的的裝甲板覆蓋。

視頻

魏森堡號戰列艦 相關視頻

世界歷史53 德意志統一
強盛一時的大帝國——奧斯曼帝國,強大到令人無法想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