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鱼窝头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鱼窝头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广州市番禺区的腹地,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1个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160个村民小组。镇北界是沙湾水道,东界是骝岗水道;主要耕作土壤是可潮汐灌溉的水稻土,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2-3%。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阳光充足,无霜期长。由于自然条件优越,资源、物产十分丰富,素有“鱼粮糖之乡”美誉。

鱼窝头镇-乡镇概况

鱼窝头镇大乌村鱼窝头镇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腹地,广州市番禺区的东南部。南临深圳、香港和珠海、澳门,北依广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广州市番禺区新建的南沙大道,纵贯鱼窝头镇南北,是广州至深圳、香港、珠海、澳门的必经之路,通往各地的都是六车道以上的壹级及高速公路,至深圳机场只需30分钟、广州机场40分钟,且每日都有多班快速客轮及大型巴士直通香港及澳门,时间只需1小时左右。鱼窝头镇距万吨级南沙港10公里,距莲花山港19公里,水上运输发达,有沙湾水道骝岗水道蕉门水道,300-500吨级货船均可通航,不受潮汐限制。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穗、港、澳交通枢纽。

鱼窝头镇-自然环境

窝头镇大石村鱼窝头镇在县境中部。南北长,东西狭,四面环水,形似一条跃出水面的巨鲸。北与沙湾镇境隔水相望,东邻东涌镇,西邻灵山镇,南是蕉门水道直出珠江口。西北距市桥135公里,距广州30公里。鱼窝头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35.4平方公里。有水田47058亩,鱼塘面积2223亩,山丘地面积304亩。鱼窝头镇境为人工河网冲积平原,属沙田地区,田面平均高程为珠基水位-0.4~0.7米。成陆时间,最早的上游部分(如大乌村的南边月)约300年,中部约140年,下游部分(如万洲村的万生),约90年。镇内有零星散布的花岗岩小丘3座,即红岗荔枝岗沙黎岗,海拔分别为46米、38米、29米,底部均是花岗岩石。

鱼窝头镇-地理区位

窝头镇通用工业区鱼窝头镇北距市桥镇城区5公里,南距深圳、香港98公里,距珠海、澳门88公里,东北距与莲花山港19公里,东南距与南沙港10公里。鱼窝头镇地貌为三水围绕的冲积沙洲,平原面积占77.9%,山地面积占0.2%,水面积占21.9%。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于南部的红岗,海拔46米。因所处地多鱼聚集,故称“鱼窝头”。镇内河网交织,公路纵横,水陆交通两便,四通八达,特别是南沙大道通往广深、广珠主要干线公路,途径鱼窝头镇9个村十多公里,交通和地理环境优越。

鱼窝头镇-人口计生

鱼窝头镇学生1991年末鱼窝头镇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共347户,931人。其中:香港822人,澳门34人,台湾9人,海外华侨60人,归国华侨6人。港澳台胞眷属1565人。据1953年、1964年、1982年和1990年四次人口普查情况来看,50年来,人口变化相当大。1990年末鱼窝头镇有32235人,其中男性16373人,女性15862人。比第一次普查的1953年,分别增长1.82倍、1.86倍和1.78倍。1990年人口文化程度普查统计资料表明,鱼窝头镇32235人中,除文盲3979人,占总人口数的12.3%外,87.7%的人是有文化的。其中,小学14553人,初中7462人,中专及高中1750人,大专以上学历91人。鱼窝头镇人口出生率,1982年至1986年普遍偏高。1982年为20.7‰,1986年为23.64‰,平均为22‰。从1987年开始回落,当年为15.72‰,到1991年为16.11‰,年均16.27‰。

鱼窝头镇-历史沿革

鱼窝头镇鱼窝头镇在县境中部,西北距市桥13.5公里。镇政府驻市鱼路。该地有两个鱼虾丛集的水域,分别名“鱼窝”和“虾窝”。“鱼窝”附近,地势稍高,百年前已成为耕沙人聚居点,习称鱼窝头。清代,属沙湾都。民国时属第一区。1949年初属沙九螺区联乡办事处所辖的濠下、大乌乡。1953年属第二区。1957年,灵山区撤销,为鱼窝头乡。1958年10月,并入灵山团。1959年3月从灵山公社析出为鱼窝头公社。1961年7月析骝岗水道以东为东涌公社。1984年为鱼窝头区。1987年为鱼窝头镇。镇境南北长,东西狭,四面环水,为人工河网冲积平原。有零星散布的花岗岩小丘3座:红岗、荔枝岗、沙黎岗(海拔分别为46米、38米、29米)。总面积53平方公里。有水田46634亩,鱼塘2223亩。辖1个居民委员会和鱼窝头、万洲、长莫、细沥、马克、东深、天益、大简、太石、大乌、小乌等11个村民委员会,160个村民小组。 鱼窝头原名鱼虾窝,冲积成陆前这一带水域为鱼虾丛聚栖息之所,名为“鱼窝”和“虾窝”,合称为“鱼虾窝”。经调查,鱼窝头镇境最早成陆是南边月(埒)村,始于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隶属沙湾司沙湾乡。随后,冲积南延,陆地不断扩大。直至1949年初才设置大乌乡和濠下乡。1953年,从第一区析出,隶属第二区(驻灵山),原濠下、大乌两乡分设鱼窝头、小乌、大乌三个小乡。鱼窝头乡辖东深、天益、长安、万洲,小乌乡辖西流、马克、细沥,大乌乡辖大南、太石、大简、大鹏四个村。1957年2月,撤区并乡,从灵山区析出,把原三个乡合并为鱼窝头乡,直接隶属番禺县。1958年9月,全番禺县成立一个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军事化编制,并入灵山团。1959年3月,撤销“番禺人民公社”,鱼窝头从灵山团析出,与东涌乡合并,成立“鱼窝头人民公社”,下设大队、生产队。1959年7月,原属中山县的黄阁划归番禺县后,把原黄阁的长莫村,划归鱼窝头公社管辖。1962年1月,县再次调整行政区,析地建立东涌公社。1984年,公社改区,生产大队改乡。1987年1月,改区为镇,乡改为村。

鱼窝头镇-农业发展

糖蔗种植鱼窝头镇有著名的水乡之称,蔗林、稻田、瓜果与河流、鱼塘、虾蟹辉映成趣,编织成一幅南国的秀丽风光。2000年,鱼窝头镇总人口37089人,人口密度为686人/平方公里。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4360人,占92.6%,非农业人口、自理口粮人口共2729人,占7.4%。农村从业人员23144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13683人,占59.1%;离开农业转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共9461人,占46.9%。2002年,鱼窝头镇农业生产以粮、蔗作物为主,生产布局单一。2005年,镇党委、镇政府针对国际糖价大幅下滑以及部分农产品价格变动大等情况,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以及市场畅销的产品。通过逐步的调整,形成了以优质稻为基础,蔬菜、果蔗、花卉、水果种植,以及水产养殖和禽畜饲养等产业全面发展的“三高”农业生产格局。鱼窝头村、长莫村和天益村的鳗鱼场,万洲村、大简村、小乌村等村的花木场,为当地增加了大量的经济收入。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和优化中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正朝着小康目标迈进。2000年,鱼窝头镇农业总产值35980万元,比上年增长8.47%;农村人平收入6316元,劳平收入1007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3.5%;人均储蓄存款9295元,比上年增长5.6%。  

鱼窝头镇稻田鱼窝头镇农业用地面积48731亩,其中耕地面积37607亩,果园2444亩,鱼塘面积8680亩。2000年,水稻全年播种面积46702亩,平均亩产435公斤,稻谷总产量20321吨;常年蔬菜面积4076亩,冬种板田菜面积5000亩,蔬菜总产量24944吨;果蔗面积6219亩,平均亩产7690公斤,总产量47828吨;花卉和草坯1200亩;水果种植面积2444亩,其中香大蕉1498亩,柑橙60亩,杂果886亩,水果总产量3651吨;糖蔗159亩,平均亩产8638公斤,总产1373吨。水产品总产量7163吨,其中塘鱼产量6895吨。生猪饲养量6422头,上市总肉272吨;三鸟上市量218万只。鱼窝头镇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1995年以来,各级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完成第一期至第五期32.9公里标准水利堤围建设;完成鱼窝头涌上游水闸、小乌急流涌水闸、长莫白石涌水闸、细沥涌水闸、含珠涌水闸、万生涌水闸等6座水闸建设;在建的下联围万洲水闸,预计2002年投入使用。同时,抓好农田标准化建设。1997年起,在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建设项目,先后对细沥、万洲、天益、马克等村农田进行标准化改造,受益面积1.2万亩,并建成占地面积为2500M2的农机服务中心,为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鱼窝头镇-经济发展

农作物香蕉鱼窝头镇有耕地47058亩,都是冲积滩涂经人工围垦而成的沙田。土壤肥沃,河涌交错,有利于发展农副业生产。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1163人,约占九成。水稻、甘蔗,约占种植面积的八成以上,其它经济作物有香蕉、大蕉、果蔗、花生、黄豆、柑、桔、橙、马蹄和蔬菜等。1949年前,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占有,耕作粗放落后,大都只种植水稻,以单造、挣稿为主,产量不高,平均年亩产仅200公斤左右。1949年后,经过土地改革、合作化,挣稿改翻耕,不断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实行科学种田,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从1950年到1978年的28年间,水稻平均年亩产从300公斤增到718公斤,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2500吨;甘蔗平均年亩产从3.5吨增到7吨。这期间,鱼窝头已成为番禺县的重要粮糖生产基地。1958年被国务院定为南方粮糖高产基地。经济作物,50年代主要发展香蕉、大蕉、果蔗。产品远销省外及港澳、东南亚等地。这期间,细沥村生产的白蔗(果蔗)以其质优、茎粗、色绿、肉脆、清甜而名噪香港市场。60年代种植水草、香茅草、黄麻、红麻、黄姜、马蹄等作物。1961-1962年分别从新会县、海南岛等地引进柑、桔、橙种苗,在东深、万洲、长莫、鱼窝头等村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从广宁、怀集等地引进青竹种苗,绿化了鱼窝头镇的堤围。70年代开始,利用甘蔗地间种花生、黄豆等农作物;冬种小麦、油菜籽、蔬菜籽和马铃薯等作物;利用“五边地”种植黄麻红麻,1978年种植了黄麻红麻1250亩,产年麻皮10万公斤,黄麻红麻种籽43150公斤。万洲、长莫等村利用甘蔗地间种芝麻800亩,年产芝麻17365公斤。80年代种植茉莉花和培育水杉种苗,茉莉花为镇茶厂配制花茶提供原料,水杉苗为绿化提供种苗。   

贝类水产禽畜饲养业向以饲养生猪、鸡、鸭、鹅为主。1949年前,当地农民一般以家庭饲养自给为主。1949年后,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生猪、三鸟的饲养量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富民政策深入民心,农民除搞好责任田外,积极饲养家禽家畜,实施科学养殖和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991年全镇生猪饲养量为23645头,上市量为11633头;三鸟的饲养量为955280只,上市量为702629只;其它如鹌鹑、田鸡、白鸽等饲养也得到发展。鱼窝头镇地处珠江口,河涌交错,具有发展水产业的良好条件,是鱼、虾、蟹及各种贝类水产繁衍生息的好地方。1949年前,水产业生产以河涌捕捞为主。但渔民居无定所,生产工具落后,水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1949年后,镇的水产业也相应得到发展。50年代镇成立渔业生产专业队(注:70年代后并入新垦渔业公社)发展江海捕捞业,同时大力发展淡水塘鱼生产。1991年,鱼窝头镇有鱼塘面积2223亩,塘鱼总产77.1吨。[1]

鱼窝头镇-农田水利

鱼窝头镇鱼窝头村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农田基本建设,尤其是水利建设。鱼窝头镇在1949年前堤围单薄低矮,水窦也是一些简陋的木窦。“初三十八,高低尽刮”。遇上台风和大潮水,低围田经常受涝而减产失收。1949年后,历年不断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鱼窝头镇49.4公里长的堤围用土加高加固。全部按珠基水位+3.2米达标,共用土方48万立方米;砌石堤39.5公里,共用石方10.7万立方米;抛石堤165条,共用石方3.5万立方米;沉放空箱9个,水泥船7只,建造钢筋水泥水闸24座,节制闸4座;在干堤上建造水泥明窦36个,水泥暗窦129个,电动排水站9座;全面整治了镇内的河涌,并开挖人工河涌8条连接鱼窝头镇的河涌成为网络,大大提高防洪、防咸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50年代末全面规划整治了围内农田的排灌系统,平整了农田,以每块15-30亩左右为标准,以便耕作、排灌和使用农业机械。

相关视频

《我爱吃蔬菜》from东涌镇鱼窝头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