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鸟脚下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鸟脚下目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鸟脚下目(Ornithopoda)是群鸟臀目恐龙,它们起初是小型、二足、快速奔跑的草食性动物,后来种类与体型都逐渐变大、变多,直到它们成为白垩纪世界里最成功的草食性恐龙之一,并成为北美洲的优势物种。


简介

它们在演化上最主要的优点是咀嚼方式的进展,是爬行动物里最复杂的咀嚼方式,可与现代哺乳类相比,例如牛。它们在鸭嘴龙科时达到顶峰,而与其他恐龙一起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灭绝。所有大陆都发现了它们的踪影,虽然在南极洲发现的化石还未命名,而它们在南半球通常是罕见的。

鸟脚下目意为"鸟的脚部",在希腊文里ornis意为鸟,pous意为脚;这名称指的是它们脚掌的三个脚趾,类似鸟类,但许多早期物种有四个脚趾。它们的其他特征是没有护甲、发展出角质喙状嘴、修长的耻骨最后延展超过肠骨、下颌没有洞孔。许多鸟脚类恐龙的肋骨两侧,有多块薄的软骨骨板,其功能未明;有些骨板在化石化的过程中保存下来。已在棱齿龙、奥斯尼尔洛龙、帕克氏龙、小头龙、奇异龙、Macrogryphosaurus的化石发现这些骨板。

评价

早期鸟脚类身长只有1米,速度可能很快。它们有僵硬的尾巴,如同兽脚类恐龙,在它们奔跑时可协助维持平衡。较晚的鸟脚类更演化得以四足吃草;它们的脊柱成弯曲状,类似现代地面草食性动物的脊柱,例如野牛。当它们演化得当吃草时更为弯曲时,它们变成半四足动物;奔跑时仍以二足方式,能轻易接触到树的顶端;但当行走或吃草时的大部分时间是采四足方式。棱齿龙科的分类有很大争议,棱齿龙科原本包含非禽龙类的二足鸟臀目恐龙,但系统发生学研究认为棱齿龙科是个并系群,唯一的可确认属只有棱齿龙。[3]。

更晚的鸟脚类更为大型,但并未达到长颈、长尾蜥脚类恐龙般的巨大体型,部分蜥脚类恐龙被鸟脚类取代;最大型的鸟脚类,例如:埃德蒙顿龙与山东龙,身长并未达到15米。

历史上,大多数未确定的二足鸟臀目恐龙被划分到鸟脚下目。其中大多数以重新分类为基础头饰龙类;有些则建立起它们的分类,如肿头龙下目。[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