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皮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鸡皮果 |
基本信息
药材名称:小叶黄皮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假黄皮、鸡皮果(《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芸香科黄皮属植物小叶黄皮的枝、叶、果。黄皮属全世界约25种,中国有10种。
原植物:小叶黄皮Clausena indica(Dalz.)Oliv.(Piptostylis indica Dalz.),又名细叶黄皮(植物分类学报)。
形态
小乔木。枝圆柱形,暗灰色,无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15;叶柄通常无毛,基部略增大;小叶片纸质,斜的长圆状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12cm,宽1.5~3cm,先端短尖或渐尖,钝头或微凹,基部楔形,两侧不对称,表面深绿色,具光泽,背面黄绿色,两面无毛或嫩时上面中脉上被疏少微柔毛,全缘或具细小圆锯齿;小叶柄长2~4mm,无毛。
顶生圆锥花序,花轴无毛;花蕾圆球形;花单性,细小,白色,芳香;萼5深裂,萼片卵形,细小,端稍尖;花瓣5,覆瓦状排列,细小,长圆形,长约3mm,无毛;雄蕊10,排成2轮,外轮5枚与萼片对生,通常较长,内轮5枚与花瓣对生,较短,插生于花盘基部四周,花丝中部以下增宽,无毛,花药广椭圆形;子房近圆形,4~5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粗短,柱头与花柱等长。果圆形至长圆形,长1~2cm,横径8~14mm,淡黄色,光滑无毛;果皮薄,有粗大透明腺点,果肉可食,每果有种子1~4。种子扁球形,长6~12mm,种皮薄膜质,2子叶等大,绿色。花期2~3月,果期5~6月。
生境与分布
全系栽培。分布于广东南部、广西西南部及云南南部。
化学性质
附根含6-甲氧基庚非林(6-Methoxy-heptaphylline)、山黄皮定(Clausidine)、呋喃醌(Furanoquinone)、山黄皮檀香烯(Clausantalene)。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46。
药性 功效:果实有消食化痰,健胃,去风湿的功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