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鸢尾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鸢尾蒜(学名:Ixioiirion tataricum)是石蒜科鸢尾蒜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蒴果;种子小,黑色。花期5-6月;生于山谷岩或荒草地。鸢尾蒜的花大而美,稀少的蓝紫色花显得十分可爱,适宜观赏。[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球形,长1.5-2.5厘米,直径达2.5厘米,外有褐色带浅色纵纹的鳞茎皮。叶通常3-8枚,簇生于茎的基部,狭线形。

花茎春天抽出,高10-40厘米,下部着生1-3枚较小的叶,顶端由3-6朵花组成的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缩短呈伞状,下有佛焰苞状总苞,总苞片膜质,2-3枚,白色或绿色,披针形,长可达3.5厘米,顶端渐尖呈芒状,花茎除顶端着生花序外,有时下部叶腋内也能抽生1-3朵花;花梗长、短不一;小苞片较小,膜质;花被蓝紫色至深蓝紫色;花被片离生,倒披针形或较狭,长2-3.5厘米,宽3-7毫米,顶端近急尖,中央有3-5条肋;雄蕊着生于花被片基部,2轮,内轮3枚较长,外轮3枚较短,花丝无毛,近丝状,花药基着;子房下位,近棒状,3室,柱头3裂。蒴果;种子小,黑色。花期5-6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砂地或荒草地上。采收和储藏:夏季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喜阳光充足、温暖的环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分布范围

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也分布于小亚细亚中西伯利亚巴基斯坦

法国的国花是鸢尾科的香根鸢尾,它体大花美,婀娜多姿,与百合花极为相似。鸢尾与百合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科类,虽然一眼看去,似乎两者都有六枚“花瓣”,殊不知鸢尾花只有三枚花瓣,其余外围的那三瓣乃是保护花蕾的萼片,只是由于这三枚瓣状萼片长得酷似花瓣,以致常常以假乱真,令人难于辨认。此外,鸢尾的“花瓣”一半向上翘起,一半向下翻卷,而百合花的花瓣却一律向上。另有一些鸢尾的花心深处还长有三枚由雌芯变成的长舌形瓣儿。由于欧洲人常把鸢尾花称作“百合花”,故不少人以为法国的国花是百合花。近代汉语里经常把fleur-de-lis翻译成“金百合”,正确的翻法还应该是“鸢尾花”。

鸢尾养殖方法

多采用分株、播种法。分株春季花后或秋季进行均可,一般种植2-4年后分栽1次。分割根茎时,注意每块应具有2-3个不定芽。种子成熟后应立即播种,实生苗需要2-3年才能开花。栽植距离45-60cm,栽植深度7-8cm为宜。亦可以进行促成栽培。

  1. 栽植:地栽,也叫盆栽。常作露地栽培。以排水良好、适度湿润的上壤为宜。栽植前应施入腐熟的堆肥,亦可用油粕、草木灰等为基肥。植株栽植深度,在排水良好的疏橙土壤上根茎顶部低于地面5厘米,在黏土上根茎顶部则要略高于地面,以利植株生长。
  2. 温度与光照:鸢尾喜日光充足,亦稍耐阴。可露地栽培。适应性强,一般正常管理便能旺盛生长。
  3. 浇水与施肥:植株栽植前可施入基肥,每年秋季施肥1次,生长期可追施化肥。浇水视情况而定,露地栽培生长期每周浇水1次,随着气温的降低浇水量逐渐减少。冬季较寒冷的地区,株丛上应覆盖厩肥或树叶等防寒。

主要价值

鸢尾蒜性强健,花大而美,稀少的蓝紫色花在夏季显得尤为清秀可爱。适作园林地被植物,切花也甚宜。

鸢尾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别名

乌园(《别录》),乌鸢(《纲目》),扁竹(《植物名实图考》),蓝蝴蝶(《广州植物志》),亦利麻(《广西中兽医药植》),扇把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土知母(《四川中药志》),冷水丹、蛤蟆跳缺(江西《中草药学》),铁扁担(苏医《中草药手册》)。[2]

药用部位

为鸢尾科植物鸢尾的根茎。

成份

叶含维生素C很多。花含恩比宁。根茎含鸢尾黄酮甙、鸢尾黄酮新甙A、B、香荚兰己酮二葡萄糖甙。

功能主治

消积,破瘀,行水,解毒。治食滞胀满,症瘕积聚,臌胀,肿毒,痔瘘,跌打损伤。

  1. 《本经》:"主破症瘕积聚,去水,下三虫。"
  2. 《别录》:"疗头眩。"
  3.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臌胀病。"
  4.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疗痔疮及狂犬病。"
  5. 《中国药植图鉴》:"敷肿毒。"
  6. 江西《中草药学》:"通便泄热,活血法瘀。"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3~1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选方

  1. 治食积饱胀:土知母一钱。研细,用白开水或兑酒吞服。(《贵阳民间药草》)
  2. 治喉症、食积、血积:鸢尾根一至三钱。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3. 治水道不通:扁竹根(水边生,紫花者为佳)研自然汁一盏服,通即止药。不可便服补药。(《普济方》)
  4. 治跌打损伤:鸢尾根一至三钱。研末或磨汁,冷水送服,故又名"冷水丹"。(江西《中草药学》)

【宜忌】体虚者慎服。[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