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鵝湖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鵝湖書院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鵝湖鎮境內,地處鵝湖山北麓,距河口鎮約15千米,1957年被列為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鵝湖山上有湖,多生荷花,故名「荷湖」。東晉時龔氏居山蓄雙鵝,育子數百,羽翮成乃去,改名「鵝湖」。唐大曆年間,大義禪師駐山中,在山麓建仁壽院,後因山名而改稱鵝湖寺。佛門稱禪師為「信州鵝湖大義禪師」或「鵝湖大義禪師」。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呂祖謙、陸九淵、陸九齡等人在此聚會講學,史稱「鵝湖之會」。後人在此建「四賢祠」。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改名為「文宗書院」。元皇慶二年(1313年),增建「會元堂」。明景泰年間又重修擴建,並正式定名「鵝湖書院」。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新築山門、牌坊、大堂、泮池、拱橋、碑亭、御書樓等建築。

陸游、辛棄疾楊廷麟、蔣士銓等人都曾到此遊覽。

簡要介紹

鵝湖書院位於江西鉛山縣鵝湖山麓,山為武夷支脈,因山上有鵝湖得名。 具體位於原鵝湖寺西側,距河口鎮15公里。與吉安白鷺洲書院、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齊名,並稱為「江西四大書院」[2]

歷史沿革

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在此聚會講學。四子歿,信州刺史楊汝礪築「四賢祠」以資紀念。淳祜十年(1250),朝廷命名為「文宗書院」。明景泰四年(1453)重建時,稱「鵝湖書院」。書院建築背山面畈,占地約5400平方米。八百餘年來,遞廢興,建築規模幾經變動。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修建後的基本布局為:院牆前臨照塘,牆內左義門、右義門。建築共六進:一、頭門;二、青石碑坊;三、泮池,池上有雕欄石拱橋,泮池兩各有一碑亭;四、儀門,三楹,兩翼有廡廓;五、會元堂,五楹;六、御書樓。東西兩廓各有讀書號房20幢。1957年,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1959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遭「紅衛兵」的破壞。1983年,省文化局撥款重修,並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05月25日,鵝湖書院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書院占地8000平方米。書院前面有石山作屏,山巔巨石覆蓋,石尖聳立,千姿萬態,突兀崢嶸。左右兩側山勢合抱,重峰疊巒,蒼翠欲滴。其左側山頂,還有飛瀑傾瀉而下。書院所在的山谷小平川,更是古木參天,曲徑流泉,幽靜無比。

視頻

鵝湖書院 相關視頻

鵝湖書院宣傳片
鵝湖書院:傳承家風的好課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