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鹭鸶草(学名:Diuranthera major Hemsl.)是百合科、吊兰属的植物,根稍粗厚,多少肉质。叶条形或舌状,长17-67厘米,宽1.3-3.2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明显变窄,边缘有极细的锯齿,质软。花葶直立,高30-85厘米;子房每室具4-11枚胚珠(通常为7-8枚)。花果期7-10月。 [1]
鹭鸶草分布于中国四川(南川、木里)、云南(大理、昆明、马关、蒙自、思茅、文山)和贵州(册亨、安龙、贵定)。生长于海拔1200-1900米的山坡上或林下草地。
鹭鸶草的根可以入药,味甘,性平。散瘀止痛,止血生肌。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 中文名:鹭鸶草
- 拉丁学名:Diuranthera major Hemsl.
- 别 名:土洋参、鹭鸶兰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百合目
- 亚 目:百合亚目
- 科:百合科
- 族:吊兰族
- 属:鹭鸶草属
- 种:鹭鸶草
- 命名者及年代:Hemsl.,1902
植物学史
鹭鸶草又名鹭鸶兰。鹭鸶兰一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鹭鸶兰,云南圃中多有之。叶如萱草,翕而皱。夏抽葶,开花六瓣六蕊,瓣白蕊黄,间以细须,志谓之鹭鸶毛,以其洁白纤细如执鹭羽……”据以上所述产地、形态及其附图,均与鹭鸶兰相符。
形态特征
鹭鸶草根稍粗厚,多少肉质。叶条形或舌状,长17-67厘米,宽1.3-3.2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明显变窄,边缘有极细的锯齿,质软。
花葶直立,高30-85厘米;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疏生多数花;花白色,常双生,逐一开放;花梗长6-12毫米,上具一明显的关节;花被片条形,均具3条脉,长20-23毫米,宽2-3毫米,外轮3片稍窄于内轮3片;雄蕊叉开,花丝长8.5-12毫米;花药长13毫米,多少呈丁字状,基部的尾状附属物长2.5-3毫米,先端极锐尖;子房每室具4-11枚胚珠(通常为7-8枚)。花果期7-10月。蒴果具3裂片。种子近圆形,种皮黑色,具斑点。
主要价值
鹭鸶草的根可以入药,味甘,性平。散瘀止痛,止血自生肌。度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无危(LC)。
植物文化
鹭鸶草花语:连梦中也思念你。[2]
近种区别
小鹭鸶草(Diuranthera minor (C. H. Wright) Hemsl.)和鹭鸶草相似,但较小。叶长15-35厘米,宽7-11(-18)毫米;花梗长6-7.5毫米,上具一明显关节;花被片长2厘米,宽3.5毫米(外轮)或6.5毫米(内轮),均具5条脉;花药长约8毫米,基部的尾状附属物长1-1.5毫米,先端钝圆,向上钩起。花果期8-10月。
南川鹭鸶草(Diuranthera inarticulata Wang et K. Y. Lang)与鹭鸶草和小鹭鸶草相似,不同处在于其花梗上无关节,外轮花被片具5条脉,内轮花被片具3条脉。
生长环境
鹭鸶草生长于海拔1200-1900抄米的山坡上或林下草地。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沙土较好。
分布范围
鹭鸶草分布于中百国四川(南川、木里)、云南(大理、昆明、马关、蒙自、思茅、文山)和贵州(册亨、安龙、贵定)。
栽培技术
栽植:鹭鸶草一般于秋季倒苗后或早春未发芽前,结合收获,挖起全株。从根茎的自然分叉处掰,分成小丛,每丛有芽2-3个。在整好的地上,开1.3厘米宽的畦,按行、株距各约26厘米开穴,深7-10厘米,每穴栽苗1-2丛,盖土压紧,再盖松土与地面齐平,最后施人畜粪水,促使生长。
田间管理:鹭鸶草栽后每年在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锄土要浅。春、秋季中除后各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
采收加工:鹭鸶草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