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麦收纪事(张慧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麦收纪事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麦收纪事》中国当代作家寇玉苹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麦收纪事

我重新站在这片生我养我的黄土地上,望着眼前这片在熏风中翻滚着的金色麦浪。蓝天上,万里无云,艳阳高照,几只鸽子正在空中飞翔,咕咕地鸣叫着,飞向远方。远处,几家农户已经开始了麦收工作,轰鸣着的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往穿梭,我的思绪却信马由缰,飘向远方,飘回过去的时光……

也是一个麦收的时节。

“今年赶上好年景了,风调雨顺。麦子茎杆粗壮,麦穗颗粒饱满,看样子,麦子要大丰收了。”父亲深吸了一口烟,掐灭了将要燃尽的烟头,转过身来,对坐在田埂上的二大爷说着。

“嗯,平原上年年春旱,今年却不然,而且几场大雨过后,麦子也没有铺倒在地上。”二大爷的脸上现出了喜色。麦子铺倒在地上,就会减产,这点我知道。

村里,炊烟正袅袅升起,房屋、树木、街道和胡同全都笼罩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从耄耋老人到垂髫少年都知道,今年的庄稼要丰收了。街上匆匆而过的人们,兴高采烈地打着招呼,一颦一笑中充满了兴奋和欣喜,大家心照不宣。

在县城里工作的姐夫和姐姐们回家来了,他们在家中住了下来,要收麦了,家里需要劳动力。我的心情格外好,倒不全是为了麦子丰收,而是因为麦收时节,姐姐们会给父亲和我带回来许多零食。要知道,我可是家里的老幺儿哟。

收麦的日子终于到了,学校放了麦假。我的任务是在家里烧水,负责往田里送开水。我把水烧开后,然后用勺子来回搅动,待水凉后装入水壶,然后往地里送。

“趁天凉,出活计。”母亲说着,黎明时分,她就叫醒了哥姐们。这时,她已经做好了早饭。我一个人留在家中做作业,母亲和我约定,让我八点钟时往地里送饭。

挂钟的铃声响了八下,我如约去了田里。田野中,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收割麦子,头上全顶着白毛巾。单从衣着上,近视的我极难在如潮的人群中分辨出家里的人。

这是二大爷家的麦地。二大爷身材高大,体壮如牛,生产队未解体那会儿,他在生产队里当饲养员。两头公牛打起了架,没人敢向前吆喝制止,眼瞅着这两头牛会拼个两败俱伤。二大爷急了!这可是生产队的财产,他冲上前去,一把抓住两头牛的犄角,两头牛竟被他摁在地上,前蹄刨着地,后腿乱踢蹬,再也动弹不得。人们拥上前去,扯开了两头牛。二大爷立了大功,从此也多了个“气死牛”的绰号。因为力气大,他收麦子的镰刀也是特制的,比普通镰刀宽三倍,一镰跨三垄麦子,所以我能认出他来。他家麦地的东边,便是我家的麦地了。

父亲他们已经收割了一亩多地的麦子,大哥正在忙着往车上装麦子。天太热,必须把麦子及时晾晒到打麦场里,要不然麦粒就会散落在地里。我把饭放在田埂上就想溜,父亲喊住了我,让我驾车子。我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听从了父亲的话。

天气真热!太阳公公变了脸,发威一般毒辣辣地注视着人间,我的额头上汗津津的,汗衫很快地被汗湿透了,黏糊糊地粘在身上,很不舒服,呼吸也有些急促,真的像语文课本里说的那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像个大人似的叹了口气,然后用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用嘴努力地向上吹着气,仿佛这样能使我的脸上凉快一些。

大哥驾着车子,我在一旁拉着绳子,我俩努力地向打麦场方向前进。大地像蒸笼一般热,体质本来就差的我更是热得一塌糊涂,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像烈日下拉人力车的骆驼祥子似的努力,眼前金星直冒。总算到了打麦场,卸完车之后,我一动也不想动了,大哥怕把我累坏了,就让我回了家。

收麦的第三天,我家的麦子已经割完了,但还有一亩多麦子没往打麦场里运。广播上说,下午有暴雨,我也不再宅在家里学习,就去了麦地里帮着父亲他们收麦子。这时,五叔来了。

五叔是个矮子,一双眼睛看人时叽里咕噜地乱转,让人一看便知,他是个精明人。他是来找父亲帮忙收麦的,他家里孩子小,不能干活,家里地又多,眼看天要下雨了,他就来求助父亲。

“那我们的麦子怎么办?还有一亩多地没往打麦场上运呢。”母亲不乐意了。她知道,五叔五婶是那种精明但不聪明的人,有些不太厚道。

五叔的眼里溢出了泪水。父亲瞪了母亲一眼,母亲为难地看了父亲一眼,就不吭声了。父亲领着两个姐夫去了五叔的麦地,人多力量大,五叔的麦子很快就收完了,运进了打麦场。可是,我家一亩多地的麦子,却泡在了雨水中,父亲和哥哥姐姐们冒着雨,把淋湿的麦子运到打麦场里,五叔却不见了踪影。

“小五这人不行,忒不实在!我说不帮他,你偏要帮,怎么样?他不管我们了吧?”母亲生气地嘟囔着。父亲的脸色很难看,瞬间变得煞白煞白的,母亲立刻知趣地打住了话题。

那场暴雨让父亲感冒了好几天,打了好几天吊瓶,却不见五叔的人影,父亲叹了口气:“我这个堂弟,我算是白疼了他一场。”

那年麦收季节,阴雨连绵,等到麦子运回家中时,全都生了麦芽,新麦做成的馒头吃起来黏糊糊地粘牙。村里的人们都泄了气,哭丧着脸,失望极了。

我知道了父辈们的不易,不愿再像父亲那样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在田野里劳作一生。老师告诉我,知识改变命运;老师还说,人不可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我听了老师的话,拼命地学习。

两年后,我顺利地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后来,我高中毕业了,进了省内一所知名的师范大学。毕业后,我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

作者简介

张慧峰,山东省成武伯乐第一初级中学地理教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