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丘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麻丘镇隶属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地处江西省南昌市东部,东与塘南镇接壤,南与幽兰镇、武阳镇以抚河故道为界,西南与青山湖区罗家镇毗邻,西和北与昌东镇隔瑶湖相望。距南昌市八一广场14千米,总面积65.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麻丘镇共有户籍人口66102人。

1955年,设麻丘区;1984年,改为麻丘乡;1997年,撤乡设麻丘镇;2003年4月,麻丘镇从南昌县成建制划归高新区管辖。截至2020年6月,麻丘镇辖3个社区、1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麻丘街1号。

截至2019年末,麻丘镇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7个。[1]

建制沿革

民国初年属东乡,后属二区。

1950年2月属九区,1955年3月改为麻丘区。1958年9月属卫星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名为麻丘人民公社,1961年5月复称麻丘区。1968年10月撤区并社,原麻丘区属的鲁溪、麻丘、武溪3个公社合并为县属的麻丘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为麻丘乡,1997年5月撤乡设镇至今。

行政区划

2014年末辖麻丘1个居民委员会,广安、长江、鲁溪、刘城、麻丘、厚溪、宝塔、巷上、杨桥、南岗、高胡、乐圩、新龙、库前、武溪、金凤1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33个村民小组,122个自然村,133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区位环境

麻丘镇西抱瑶湖,东接塘南,南靠抚河,北连滁槎,位于东经116°03′04″~116°05′7″,北纬28°34′30″~28°44′10″。地处县境东北部,东与塘南镇接壤,南与幽兰镇、武阳镇以抚河故道为界,西南与青山湖区罗家镇毗邻,西和北与昌东镇隔瑶湖相望。镇人民政府驻刘城村,电话区号0791,邮政编码330086,距县城19千米,从南昌市中心城区到麻丘10分钟路程。

自然环境

属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1月平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29.8℃,年平均降水量1596.3毫米,年平均日照1934.7小时,全年无霜期276日。拥有1级空气1级水质。

地形地貌

地处赣抚平原,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8米。

水文条件

流经境内最大河道为抚河故道,境内河道长8.62千米,流域面积15.16平方千米。境内另有麻丘河、南岗河、乐圩河、新龙河、金凤河5条河道,全长24.1千米。境内河道总长32.72千米。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火灾、雷电、春寒、洪涝、大风、冰雹、干旱、高温逼热(干热风)、虫灾、冰霜冻、寒露风等。

人口

2017年,常住人口53260人 。[2]

经济概况

2014年该镇财政总收入20796万元,比上年增长37%;一般预算收入10041万元,比上年增长54%

第一产业

麻丘镇耕地面积3817.72公顷,其中水田3573.03公顷、水浇地39.51公顷、旱地205.18公顷。,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盛产柑橘,禽蛋、水产品、珍珠等。乡镇企业有建材、铸造、农机、五金、食品、棉纺、日用化工、粮食加工等厂。 2014年农业总产值38113万元,粮食产量4.36万吨,蔬菜产量1.15万吨;生猪饲养量2.79万头,牛饲养量0.46万头,家禽年饲养量21.8万羽。

第二产业

南昌高新区对麻丘的功能定位是"打造工业制造业基地"。2006-2008年间,麻丘镇抢抓住机遇,在城市规划发展中找准定位,加快发展步伐。具体是围绕"一个目标",即把麻丘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文明小城镇;推进"二个对接",即与南昌市的城市规划对接,与高新区的特色产业对接;发挥"三大优势",即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四大产业",即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高效农业和物流仓储、商贸等第三产业。按照麻丘发展总体规划,预计至2010年,集镇面积将达到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0000人左右。2006年开始在乐温高速以西,沿昌万公路两侧,扩展、规划建设一座3平方公里的新城镇。为顺应江西省产业转移的大趋势,麻丘镇将依托政策优势、该地的低成本劳力优势以及各种资源优势,大力打造新型工业园区,筑巢引凤。

第三产业

瑶湖大酒店、大昌大酒店、聚贤大酒店、江平大酒店、德财旺饭庄等一批中高档酒店生意兴隆;顺心塑料包装厂、南昌顺心食品有限公司、南昌三维饲料加工厂、南昌百树教育集团麻丘高级中学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麻丘。到2008年,镇内形成了"南有武溪萝卜批发市场,北有麻丘商贸城"的市场体系。武溪萝卜批发市场开设店铺70多家,摊位200多个。商贸城新开铺面350多个,摊位230多个。集镇形成了餐饮、服装、小商品、小百货一条街,市场繁荣,购销两旺。集镇临街店面利用率达90%以上,家俱城、家电城、批发部、五金店及摩托车销售行等呈现出"品种齐全,行业多样,商贸繁荣,百业兴旺"的喜人局面。在特色街、专业市场的辐射带动下,拓展了一批相关、相连的经营项目,促进了全镇第三产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3]

社会事业

交通和通信

境内公路主要有昌万公路、南峡线、武泾线。通往余干、万年、景德镇乃至浙江沿海的省二级公路--昌万公路穿境而过,并与京福高速公路乐温段在境内交汇,是连接105国道和206国道的重要干线公路。

境内高速公路有京福高速公路、德昌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乐温高速公路。乐温高速公路最大规模的乐温、昌万互通立交和监控中心设在麻丘。境内原有的南峡线、武泾线,麻丘已成为南昌市东面的公路交通枢纽。由于这些重要公路网络和瑶湖大桥的修建,使南昌市的东大门已彻底打开,麻丘在此中的区位优势凸显。电信、供水、供电等已形成网络,南昌市35千伏和110千伏两大供电网覆盖全镇,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艺术

2014年末有镇文化广播电视站1个,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7个,各类图书室16个,藏书6万册。

教育

2014年末有幼儿园3所、小学15所、初中2所,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4年末有镇卫生院1个,麻丘中学卫生所1个,村卫生所16个,住院床位100张,专业卫生人员58名。

体育

2014年末有学校体育场17个,7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广播电视

2014年末有线电视用户6000户,入户率50%。

社会保障

截止于2015年6月底,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7户,人数36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5户,人数1034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7人;敬老院1家,床位8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5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1015人。

供电

供电企业协成供电所(含麻丘、塘南两地)总容量8.6049万千伏安,直供客户2.344万户。2014年完成供电量5374.2599万千瓦小时,其中麻丘镇用电量2291.78万千瓦。

城区道路

2014年末,城区道路总长度20公里;道路铺装面积60万平方米。

给排水

安置区内供自来水约4000人。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1.5万米。

园林绿化

瑶湖郊野公园,覆盖面积约1500亩。

民生工程

2009年麻丘镇民政办切实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解决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要求,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民生工程。

"和谐抓民生",做好民生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执政党执政为民的宗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麻丘镇民政办结合区域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在区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居民民生问题,使居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009年年初,麻丘镇民政办确定了2009年的目标任务,涉及城乡低保、基本医疗保障、拥军优属、救灾救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等方面。麻丘镇民政办以及下属的17个村、社居委,通过"解民忧、促和谐"这个窗口,切实将百姓事宜梳理的井井有条。

城乡低保工作对低保户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清理和审核了城镇低保,并做到及时落实低保资金和物价补助的发放。同时低保资料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低保资料全部录入南昌市社会救助信息网。广泛开展了拥军优属活动,及时落实了国家各项优抚政策,提高了在乡老复员军人、十四类参战人员、义务兵的各项待遇,并对优抚对象开展危房调查,年节时进行走访慰问。为改善困难群众有病不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对困难群众大力实施了医疗救治。

南昌高新区麻丘镇大力推进"村官廉政"工程建设,突出"四个抓手"、严把"四个关口",着力打造清廉的村官队伍。

廉政建设

2007年以来,麻丘镇以思想教育为抓手,把好村官廉政关,依托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利用农闲时机深入农村组织召开"村官"廉政座谈会,设立廉政书角及廉政录像播放点,培养廉政文化氛围;以选拔培养为抓手,把好村官 "入门"关,积极尝试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有关做法应用到对村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去,严格选拔任用程序,并积极拓展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途径;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把好村官行为规范关,加强村级民主政治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以案件查处为抓手,把好村官"出口"关,畅通纪检信访渠道,重视对村官信访举报信件的调查处理,确保村官队伍的纯洁性。

历史文化

历史典故

许多文人墨客在麻丘留下丰富的文物遗址,麻丘镇宝塔村东南隅高耸的蜚英塔,是明朝万历十四年进士周著所建。周著因在平息四川奢崇明叛乱中战功显赫,官迁左布政使,明熹宗御准他于天启元年兴建此塔。传说当时途径此地"文官下轿,武将下马"。建于东汉时期的刘城庙,是三国时扬州刺使刘繇和吴国名将太史慈训练水军的屯兵之地,到2008年已有1800多年历史。刘城古庙与长港古渡、厚浦渔歌、龙桥活水、万溪桥木、普济晨钟、大雄梵刹、二圣神灯合称"瑶湖八景"。鲁溪花园、东鲁书院因清朝光绪年间鲁溪魏紫侯、魏建侯兄弟双双考中进士而名噪一时。此外,还有三国遗址周瑜墓、黄盖墓、吕蒙岗等古墓群,元末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的古战场遗址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毅元帅纪念室等。

名称来历

因原傍河种有芝麻,故名麻丘,1968年改为麻丘。又因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兵在瑶湖渡口岸边煨芋头充饥,不等芋头熟透便吃,食后连说"麻口,麻口",故麻丘有"麻口"之别称。[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