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皮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麻皮蝽 |
ma pi chun |
中文学名:麻皮蝽 拉丁学名:Erthesina fullo (Thunberg)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半翅目 科:蝽科 属:麻皮蝽属 |
昆虫名,属于半翅目,蝽科。分布于中国的内蒙古、辽宁,陕西、四川、云南,广东、海南,沿海各地及台湾,黄河以南密度较大;寄主有苹果、枣、沙果、李、山楂、梅、桃、杏、石榴、柿、海棠、板栗、龙眼、柑橘、杨、柳、榆等及林木植物。刺吸枝干、茎、叶及果实汁液,枝干出现干枯枝条;茎、叶受害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提前脱落;果实被害后,出现畸型或猴头果,被害部位常木栓化,失去食用价值,对产量及品质有很大损失。[1]
形态识别
体长20.0~25.0 mm,宽10.0~11.5 mm。体黑褐密布黑色刻点及细碎不规则黄斑。头部狭长,侧叶与中叶末端约等长,侧叶末端狭尖。触角5节黑色,第1节短而粗大,第5节基部1/3为浅黄色。喙浅黄4节,末节黑色,达第3腹节后缘。头部前端至小盾片有1条黄色细中纵线。前胸背板前缘及前测缘具黄色窄边。胸部腹板黄白色,密布黑色刻点。各腿节基部2/3浅黄,两测及端部黑褐,各胫节黑色,中段具谈绿色环斑,腹部测接缘各节中间具小黄斑,腹面黄白,节间黑色,两例散生黑色刻点,气门黑色,腹面中央具一纵沟,长达第5腹节。
生活史及习性
此虫河北、山西1年发生1代,江西2代,均以成虫子枯枝落叶下、草丛中、树皮裂缝、梯田堰坝缝、围墙缝等处越冬。次春寄主萌芽后开始出蛰活动危害。山西太谷5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此时可见到若虫,7~8月间羽化为成虫。据江西南昌报道:越冬成虫3月下旬开始出现,4月下旬至7月中旬产卵,第1代若虫5月上旬至7月下旬孵化,6月下旬至8月中旬初羽化;第2代7月下旬初至9月上旬孵化,8月底至10月中旬羽化。均危害至秋末陆续越冬。
成虫飞翔力强,喜于树体上部栖息危害,交配多在上午,长达约3h。具假死性,受惊扰时会喷射臭液(其成分为:2-可溶性环己烯巴比妥(2-hexenal),2-辛醇(2-octe-nal),2-葵烯酰(2-decenal)等。)但早晚低温时常假死坠地,正午高温时则逃飞。有弱趋光性和群集性,初龄若虫常群集叶背,2、3龄才分散活动,卵多成块产于叶背,每块约12粒。
防治技术
1.冬、春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前,清理园内枯枝落叶、杂草、刮粗皮、堵树洞,结合平田整地,集中处理,消灭部分越冬成虫。
2.在成、若虫危害期,利用假死性,在早晚进行人工振树捕杀,尤其在成虫产卵前振落捕杀,效果更好,同时还可防治具假死性的其它害虫如象甲类、叶甲类、金龟子类等。
3.危害严重的果园,在产卵或危害前可采用果实套袋防治法。此项防治措施可结合疏花疏果进行,制袋可用农膜或废报纸,规格为16 cm×14 cm,用缝纫机缝或模压。
4.结合其它管理,摘除卵块和初孵群集若虫。
5.越冬成虫出蛰完毕和若虫解化盛期或卵高峰期用药喷树,防效很好。使用的药剂有:2.5%敌杀死乳油或功夫乳油8 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或来福灵乳油8 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8 500倍液,5%氯氰菊酷乳油或2.5%天王星乳油85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或三硫磷乳油或马拉松乳油或杀螟松乳油1 500~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或乐果乳油1 000倍液,40%地亚农乳油或40.7%乐斯苯乳油1 500倍液,均有良好防效。